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忻府区旅游
忻府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兴国寺
兴国寺位于忻州市城内兴寺街。据碑文记载:兴国寺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原名圣国寺,唐圣历元年(698)敕为太平兴国禅寺,后唐长兴年间(930-933)改为兴国寺。该寺原先规模宏大,近来在维修天王殿时,发现梁上有块木板题有:“大唐敕赐忻州城太平兴国禅寺,周围有十二院。大明洪武年重修,成化年重修…
忻州寿圣寺
寿圣寺,位于忻府区豆罗镇白石村内。坐北向南,东西32米,南北85米,面积272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明、清重建加修。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戏台、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耳殿和配殿。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后廊式构架,斗栱五踩双昂,明间平身科出45度斜昂,后檐斗栱三踩单翘,原…
忻州关帝庙
城区关帝庙,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南街村关帝庙巷4号。坐北向南,东西长75米,南北宽30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清建筑。中轴上线依次有戏台、山门、关帝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钟鼓楼。关帝殿砖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装修不存。山门、关帝殿、东西配殿、钟鼓楼为清代建筑。戏…
北宋西庙
北宋西庙,位于忻府区紫岩乡北宋村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38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梁架题记,元至正二年(1342)、清康熙年间(1662—1722)、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现存过殿、正殿、东配殿、东西耳殿和钟鼓楼等。除东耳殿为新建外,余皆为清代遗构。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一斗二升…
公孙杵臼祠堂
公孙杵臼祠堂,位于忻府区新建路办事处逯家庄村东。坐北向南,东西41.8米,南北110.5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大殿题记载,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建。两进院布局,中轴线上有戏台、过殿、两侧为东西配殿,除戏台为近年新建外,余皆为清代遗构。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悬山式卷棚顶。大殿建于高0.65米的…
元好问祠堂
元好问祠堂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西街村南北大街北部84号。坐西向东,东西长40米,南北宽17.8米。创建于清道光年间,20世纪50年代及2006年维修,现存为清代。中轴线上有西大厅,两侧南北各存有碑房11间。祠堂主人元好问(1190-1257),金元时期文坛领袖,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现存西大厅面宽三…
姜涛墓
姜涛墓,位于忻府区曹张乡解村西北500米。坐北向南,墓地南北250米,东西190米,为明代墓。墓主人姜涛,字伯渊,忻府区解村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卒于正统十五年(1445)。历任浙江嘉兴府同知,直隶河间府同知,河间府知府,顺天府尹,官至户部侍郎。姜涛在位二十余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
真容寺
真容寺,位于忻府区紫岩乡紫岩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清建筑。有大佛殿、关帝殿、奶奶殿、龙王殿等。除大佛殿为明代遗存外,余皆为清代遗构。大佛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后廊式构架,斗拱三踩单翘,前檐明间设板门,两次间为直棂窗,悬山顶。关帝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
忻州铁梁桥
铁梁桥,位于忻府区庄磨镇连寺沟村西约3000米。南北走向,占地面积28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金、元建筑,跨度13米,桥身宽4.6米,矢高6.3米,桥头石狮2对。铁梁桥系单孔形石拱平桥,所有券面上的连接,均采用双腰铁加以固定,俗称铁梁桥。铁梁桥面两侧各施勾阑,其两侧存望栏8块、望柱10根,望柱…
七峰寺
七峰寺,位于忻府区董村镇孙村村北。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54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过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东西侧耳殿。除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外,余皆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斗拱五踩双昂,平身科有45度斜拱。过殿面宽三间,进深…
忻州玉清观
玉清观位于忻府区三角镇观里村西约1000米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据观内石碑记载,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明永乐年间(1403-1424),弘治十六年(1503)和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均有重修,观内现存正殿和东西偏殿为清代建筑。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偏殿东西各一…
作霖寺
作霖寺,位于忻府区合索乡南营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7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文殊殿题记载,明弘治十年(1497)和清代均有重修。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过殿、文殊殿,为清代遗构。文殊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前檐斗栱五踩双昂,装修不存。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三…
忻州五岳庙
五岳庙,位于忻府区曹张乡令狐庄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9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脊檩题记载,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一进院布局,现存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前廊式构架,斗栱三踩单昂,明间设板门,次间为直棂窗。东西配殿面宽三间,进深二椽,悬山顶。庙内村清代功德碑1通,古松1…
忻州铁佛寺
铁佛寺,位于忻府区高城乡金山铺村中。坐北向南,东西100米、南北110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大殿脊檩题记,明洪武二年(1369)重修,清代屡有修葺,现存大殿为明代遗构。大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前明间设板门。近年村人又在庙内修建龙王殿、僧房各一栋…
忻州财神庙
财神庙,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西街村财神庙巷。坐西向东,东西长55.6米,南北宽25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2007年对过殿、鼓楼、大殿进行过维修。中轴线上现存过殿、大殿、两侧存有鼓楼、偏殿。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卷棚顶悬山式。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后廊式构架,斗栱三…
福田院大殿
福田院大殿,位于忻府区合索乡北合索村南约30米。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9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元代重修,清嘉庆三年(1798)维修,现存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二椽栿对前后乳栿,通檐用四柱。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补间斗栱明间两垛,次间一垛,形制同柱头牛栱,覆莲式柱础。1…
岳云贵烈士墓
岳云贵烈士墓,位于忻府区奇村镇石家庄村。坐北向南,东西30米,南北50米。岳云贵(1932—1947),解放战争时期为石家庄村儿童团长,1947年农历十二月初九牺牲,年仅15岁。1949年后被追认为少年小英雄,并建立岳云贵烈士陵园。园内墓1座,纪念碑1通,纪念堂三间。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
蒲阁寨围困战遗址
蒲阁寨围困战遗址,位于忻府区阳坡乡蒲阁寨村。1942年,当地军民响应毛泽东”把敌人挤出去“的号召,对驻蒲阁寨侵华日军进行围困站,历经艰苦斗争,终于将日军赶走。遗址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30万平方米。遗址内现存当年日军炮楼残迹。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
游邀遗址
游邀遗址,位于忻府区董村镇游邀村南约200米处。遗址东西400米,南北500米,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文化层堆积,厚度约1.2~1.8米。1987年、1989年进行两次挖掘,发掘面积约1200平方米,采集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片,器形有豆等。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2007年6月6日,…
大保沟圣母堂
大保沟圣母堂,位于忻府区庄磨镇大保沟村中。坐北向南,东西49米,南北81米,占地面积3969平方米。清宣统二年(1910)忻州天主教杨雅各神父在此建“圣母堂”。现存有当时建造的正房5间,耳房2间,东房3间,西房3间,均为悬山顶式建筑。钟楼为1988年新建。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
走遍忻府区
忻州市旅游景点
忻府区文物古迹
忻府区红色旅游
忻府区4A级景区
忻府区十大景点
全部忻府区旅游景点
忻府区特产
忻府区美食
忻府区地名网
忻府区名人
忻府区A级景区名录
忻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府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府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府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