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旅游
佛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周鉴井
周鉴井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苏岗居委太平山麓。井为圆形,井栏高约0.5米,外井径0.7米,深1.5米。鸭屎石构造。由于泉水不断涌出,村民珍惜泉水,又在井边砌了一个井径近5米的半圆形水池,并凿一小孔引水入池。周鉴井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因修建旧寨塔的需要而开凿。目前井水仍清澈甘甜,大批村民到此取…
北街古村落
桑麻北街五巷2号民居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桑麻村北街。清代建筑。为三间两廊式布局的岭南民居,正屋后带有后厨。正屋坐西北向东南。总面阔10.1米,总进深13.2米。硬山顶,龙舟脊,镬耳山墙,灰塑瓦当,青砖墙,开猫儿窗,麻石门框,红砂岩石门框,存有趟栊门。民居建筑风格和整体形制较完整,后厨山墙成半只镬…
塔坡庙
位于祖庙街道辖区福宁路东京果街1号,建于东晋隆安二年(398年)。为罽宾国(今克什米尔)僧人达毗耶舍“结茆讲经”的塔坡岗“经堂旧址,后来信徒建寺,取名“塔坡寺”。若干年后僧人离去,该寺年久失修而毁。唐贞观二年(628年),居民在塔坡岗挖出经堂的三尊铜佛,就地重建塔坡寺,立有“佛山”石榜(原件藏于市博…
锦岩庙
锦岩庙在顺德大良镇北区锦岩,现锦岩公园内。店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等年间,均有重修。庙向东北,面阔三间,进深两座,左右各为东西偏殿。右侧还有碑屋、楼房、长廊等建筑,依山修建,典雅庄严。庙的前殿类庑殿式顶,后殿为硬山顶抬梁式木架构,五架梁配以驼峰斗拱。天井间有两小廊,四檩卷蓬顶,檐口滴…
昌教乡塾
昌教乡塾位于顺德区杏坛镇昌教村。清同治丙寅年(1866年)创建,光绪戊戌年(1898年)重建。坐西向东,三间二进,总面阔22.34米,总进深24.95米。青砖墙,阶砖铺地。砖雕、木刻、壁画保留完好。头门是白石平台,白石门框,门框上有白石匾一块,刻有“昌教乡塾”,上款为“同治丙寅(1866年)岁创建”…
良教祠堂群
良教何氏家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良教外工村。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7),现存清代建筑风格。坐东南向西北,面阔三间12.1米,进深三进40.9米。硬山顶,素胎瓦当,青砖墙,麻石脚。头门前设三步廊,雕花梁架。两根麻石方前檐柱,四方出戟柱础,有人物挑头。虾公梁,石狮、异形花卉斗拱隔架。门枕石和石门…
西海抗日烈士陵园
为纪念抗日战争“西海大捷”和抗日战争牺牲的革命烈士,顺德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决定在珠江纵队广游二支队所在地建立西海抗日烈士陵园。1980年,县政府拨款50万元,扩建西海烈士陵园。扩建后的陵园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物包括纪念碑、烈士墓、革命文物陈列馆、接待室等。文物陈列馆内陈列着图片、文献、…
东华里古建筑群
东华里古建筑群位于佛山市城区福贤路。东华里原名杨伍街,是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杨姓和伍姓两大家族的姓氏命名。街首的伍氏宗祠就是当年所建。乾隆年间,迁入骆氏家族,族中的骆秉章任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把北侧宅第装修成清代的府第,杨伍街易名为东华里。清末,招氏家族买进南侧的连片住宅,加层扩建,建招氏宗祠、招雨田…
龙潭龙母庙
龙潭位于顺德区杏坛镇,元朝末年(约1368年),当地乡民基本丰衣足食,生活丰裕,遂感开庭有助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深感“龙母之恩”,皇恩浩荡,遂集资筹建万民敬仰的“龙母庙”,其建造之规模,与悦城龙母庙近似,其间经过600多年的历史沧桑,又经明清几代重修,形成现有的龙母庙,所以,俗传“龙化于此”,故称龙…
湖山胜迹门楼
湖山胜迹门楼位于南海区西樵山白云洞,年代为清。门楼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曾多次重修,占地面积20平方米,是一座砖木结构、镬耳封火山墙、硬山顶建筑。是往云泉仙馆及飞流千尺瀑布的通道。原南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探花桥
探花桥位于南海区九江下西翘南村,年代为明。该桥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陈子壮中探花后,往九江下西探望其外祖父朱讓时所建,清代重修。桥为平铺花岗石板桥,长11.3米,宽1.85米,高2米,桥的两边设有望柱栏板,桥栏中间刻有“探花桥”三字。陈子壮(1596-1647),字集生,号秋涛,谥文忠,南海…
云泉仙馆
云泉仙馆位于南海区西樵山白云洞,年代为清。云泉仙馆原名攻玉楼,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南海石岗李攻玉创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扩建为云泉仙馆,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修。仙馆为二进歇山顶建筑,有大殿、前殿、钟鼓台、祖堂、墨庄、帝亲殿等。整组建筑依山而建,气势磅礴,精湛别致的木石雕刻、陶塑衬托…
字祖庙
字祖庙位于南海区西樵山白云洞,年代为清。该庙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简村堡捐资创建,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改为奉祀仓颉(相传为黄帝史官,汉字创造者)的“字祖庙”,前身为“云溪书院”。是两进抬梁架、硬山顶建筑,瓦檐饰有砖雕人物花草图案,天井独具匠心,置一四角攒尖顶亭门廊柱,均有名人墨客所撰…
南海白云古寺
南海白云古寺位于南海区西樵山白云洞,年代为明。该寺始建于明正德丁卯年(1507),初名“宝震庵”,清乾隆甲辰年(1784)重建,改名“宝震寺”。嘉庆已卯年(1819)改名“白云宝震寺”,光绪丙子年(1876)改名“白云古寺”。古寺奉祀如来佛,依山而建,是一座进深35米,宽13米,三进、砖木结构、硬山…
华平李氏大宗祠
华平李氏大宗祠位于南海区狮山小塘华平村,年代为清。该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同治年间重修。三进院落式,抬梁与穿斗木构架,硬山顶建筑,占地936平方米。为同胞三翰祠,李可端、李可藩、李可琼兄弟三人先后封翰林荣归后建。原南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奎光楼
奎光楼位于南海区西樵山白云洞,年代为明。奎光楼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简村堡捐资重建,后经多次重修。是一座方形三层四角攒尖顶建筑,占地16平方米,高15米,为进出白云洞的通道。科举时代是学子用以供奉魁星,祈求文运昌盛的场所。原南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光分亭
光分亭位于南海区西樵山白云洞,年代为清。该亭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建于逍遥台上,占地面积56平方米,抬梁木构架,歇山顶建筑。逍遥台,旧名曝书台。康有为青年时期在西樵山白云洞时,每天登上逍遥台或高声朗读,或徘徊远望,或低声吟哦。原南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沥三眼桥
大沥三眼桥位于南海区大沥盐步河东,年代为明。该桥建于明末,清代重修。为红砂岩石砌筑的墩拱式石桥,长28.2米,宽3.2米,两墩三孔,拱桥的桥面和壁拱用红砂岩石砌成,拱壁、桥墩、以花岗岩为基底。原南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漖表李氏大宗祠
漖表李氏大宗祠位于南海区大沥黄歧漖表,年代为民国。位于南海黄歧漖表,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民国十三年(1924)建成。原为四进五间硬山顶建筑,现存三进五间,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2平方米。近代以来,漖表李族人才辈出。如解放前任国民党海军司令的李南田先生,曾任上海市市长的李建希…
黄歧梁氏大宗祠
黄歧梁氏大宗祠位于南海区大沥黄歧黄歧村,年代为清。位于南海黄歧黄歧村。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现存建筑为清代三进五间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296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66.6平方米。…
走遍佛山市
广东省旅游景点
顺德区旅游景点
南海区旅游景点
禅城区旅游景点
三水区旅游景点
高明区旅游景点
佛山市文物古迹
佛山市红色旅游
佛山市名人故居
佛山市博物馆
佛山市十大祠堂
佛山市十大古村
佛山市4A级景区
佛山市十大景点
佛山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佛山市旅游景点
佛山市特产
佛山市美食
佛山市地名网
佛山市名人
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佛山市A级景区名录
佛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佛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佛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佛山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东省十佳国家级森林公园
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四大名山
广东四大名刹
广东四大名园
广东十大最美湿地
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100处重要红色革命遗址
第一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第一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第二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