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旅游
佛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三水革命烈士纪念碑
三水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三水森林公园纪元塔西侧纪念广场内。为纪念三水革命英烈,激励后人,三水区委、区政府于2002年底筹划兴建三水纪念广场,2003年4月落成,占地约3000平方米,环境优美,绿树成荫。三水革命烈士纪念碑由三水西南公园迁至纪念广场,碑高19米,由平台、碑座、碑身组成…
佛山霍氏宗祠
佛山 霍氏宗祠 位于佛山市石湾澜石镇。是一组四座并列,总面积2484平方米的大型祠堂类建筑群组,由“霍勉斋公家庙”、“椿林霍公祠”、“霍氏家庙”、“石头书院”组成,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清嘉庆年间重修。主体建筑平面布局都是有头门、前座、中座的四合院。各进均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其…
合兴当铺
合兴当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委会内。清代建筑。坐北向南。面阔12.68米,深9.5米,高五层共24.50米,占地约121平方米。平顶,青砖墙,红砂岩墙基高3.6米。墙上开四排红砂岩石猫儿窗。当铺大门存有铁门框。楼内部两条巨大的砖柱直通楼顶,每隔一段夹以麻石。依柱用木砌楼板,以木檩条承托…
爱日桥
爱日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古粉牌坊前200米,是通入古粉村的重要通道。明代建筑。桥为单孔石拱桥。东南-西北走向,长13米,顶宽3.4米,高3.6米。以红砂岩条石横联式砌筑桥拱,券顶稍尖。桥面横向铺砌白条石。鸭屎石桥栏,重修时加入麻石。望柱上饰有宝珠。栏板为鸭屎石质。栏板上阳刻“爱日桥”…
罗氏宅第
罗氏宅第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沙浦海珠巷1号右侧。为著名粤剧乐师罗家树及粤剧名伶罗家宝的故居、旧居。民国建筑,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砖混结构楼房。坐东南向西北。宽7.7米,长12.4米,高两层半。青砖墙,正面饰石米。麻石门框,地铺阶砖、花阶砖。女儿墙上灰塑瑞兽、二楼阳台、窗楣上的拱形灰塑,精致细腻…
李子长墓
李子长墓在南海市西樵山云路村。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貌保存。墓壁为石砌,墓堂以石灰砂铺面,半月形。墓地面积40平方米,依山势坐南向北。墓后有“李山后土之龙神”和“崇祀乡贤”碑刻,有番禺甘学篆书“名儒风高”横额。碑楷书“大明高士抱真子李子长先生之墓”,墓碑是南海霍韬撰文、陈本城书丹、甘学题…
四基天主堂
四基天主堂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四基居委新圩路清波直街9号。清光绪二十七(1901)年始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七年(1928)重建。由五座房屋组合成一庭院,包括玫瑰堂、头门、招待所、告解室2个。教堂仿哥特式建筑风格。坐西北向东南,混凝土结构,高四层,高耸尖顶上置十字架。门窗上部呈拱形,置彩色玻璃。堂…
德云桥
德云桥原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德云圩的河涌上,现迁移至碧江社区民乐公园。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南北走向跨越碧湖上。为单孔石拱桥,长20.5米,宽3.2米。桥拱由麻石横联式砌筑。桥身麻石构造,上阴刻“德云桥”行楷大字。桥面由13块麻石并排砌筑,素面栏杆围护。桥两端以16级…
南村牧伯里民居群
南村牧伯里一巷4号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沙滘南村牧伯里一巷4号。清代建筑风格。主体建筑三间两廊式布局。坐东南向西北,金字硬山顶,青砖墙,红砂岩石脚。麻石窗框,铁窗枝,窗楣有拱形山水灰塑。街门向西,小屋檐素胎瓦当,雕花封檐板,花鸟砖雕墀头,墙楣花鸟壁画,麻石门框、门额、门槛,趟栊门,两扇木门,三级…
御波桥
御波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三洲居委文明东路。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为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跨越何家涌。全长16.3米,顶宽3.10米。花岗岩桥墩。以麻石条石横联式砌筑桥拱。七块青石板砌成桥面。桥两边以麻石台阶上落。北面栏板阴刻“御波桥” 三字,落款为“光绪十一年乙…
克勤堂建筑群体
克勤堂民居群西面屋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仙塘村朝阳农场朝阳大街。晚清建筑。坐东南向西北,面阔10米,进深11米。为典型的三间两廊式布局的岭南民居。硬山顶,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墙上开红砂岩猫儿窗。正屋为高大红砂岩石门框。克勤堂是清代仙塘村一赖姓人创立的商业品牌,经营山货、丝织品等。后赖姓在仙塘广盖豪宅…
李众胜堂祖铺
李众胜堂祖铺,位于岭南天地,是闻名海内外的“保济丸”的发源地。“保济丸”创始人是李兆基,起初是卖凉茶,传说得妙方,将药茶改制成药丸,取名“保济丸”。对感冒、食滞、腹痛、肠胃不适等颇有疗效,赢得众口称誉。为了扩大规模,李兆基在祖庙大街建起了这座“李众胜堂”,保济丸也名气日增,美名远扬港澳地区和东南亚。…
见龙桥
西华见龙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西华村见龙门牌坊旁。俗称“步半桥”。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西南-东北走向。长17.5米,宽3.3米。为单孔石拱桥。以红砂岩构造,横联式砌筑桥拱。桥面由十五块红砂岩铺成,每行三块,共五行。东北边11级石阶,西南边9级石阶,每阶由三块大红砂岩及三块…
北水水闸
北水水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杏坛齐杏联围顺德支流北水涌口。主闸始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1958年加建二级闸。主闸为单航道水闸,东北-西南走向,跨越北水涌。长57.3米,宽16米。麻石砌筑闸墩,木桩基础。闸墩前带三角形分水尖,旁砌筑浆砌石圆形分水尖。水泥闸门,门上置铁门框。闸面铺设水泥…
月池公祠
月池公祠 位于伦教羊额。清初建筑。坐北向南,三进两天井,总面阔18.2米,总进深为58米。有1.5米周长的木圆柱16条,八角石柱12条。 头进面阔18.2米,深10.2米,大门宽2.38米,门额石匾被水泥涂抹。首进和二进之间的天井有15米,花岗岩白石条铺砌地面。 第二、第三进基本保持完好,现作…
石龙里民居群
石龙里民居群33号民居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龙江居委石龙里。清代建筑风格,三间两廊式布局。总面阔13米,总进深11.2米。正屋坐西北向东南,灰塑龙舟脊,高大镬耳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墙,红砂岩石脚。猫耳窗,红砂岩窗框。街门向西南。麻石阶上街门,麻石门框、门槛、门额。存趟栊门。花卉砖雕墀头保存完好…
西村低地民居群
村低地中街二巷3号民居位于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沙滘西村。清代建筑。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两廊式布局。占地95平方米。灰塑龙舟脊,镬耳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墙,红砂岩石脚,猫耳窗,粗大铁窗枝。街门向北,小屋檐素胎瓦当,雕花封檐板,花果金钱纹砖雕墀头,墙楣壁画模糊,麻石门框、门额,趟栊门,两扇木门,三…
马姓回甦井
“马姓回甦井”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水藤村先扬马巷。元代提督马良佐之孙马聪开凿。传说开井后,有人在井水中下毒。马姓人将井水全部抽干,在井底放下朱砂,上压带小孔铜板,自此以后井水能除百毒,故又称“朱砂井”。 井栏、井圈均由鸭屎石构造。井口外径0.70米,内径0.53米。井栏内侧阴刻“马姓回甦井”…
冯氏六世祖祠
冯氏六世祖祠即世德堂。位于容桂马冈。道光九年(1829年)建,光绪壬午年(1882年)仲秋重修。三间三进,总面阔12.54米,总进深45.8米。硬山顶,灰塑、木雕、砖雕、脊饰原貌保持完整。 “冯氏六世祖祠”横匾由著名书法家吴道镕所写。墙壁嵌有“世德堂碑记”,此碑立于道光九年(1829年)。 …
林头郑氏大宗祠
郑氏大宗祠即树德堂。位于北滘镇林头社区。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坐西向东,三路五间四进,总面阔38.61米,总进深62.3米,面积2405平方米,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主体中座大堂、后寝及两廊基本完好。头门原为面阔五间的二层建筑,后改建为平房。头门与中座之间天井阔落,原有石牌坊,已毁。…
走遍佛山市
广东省旅游景点
顺德区旅游景点
南海区旅游景点
禅城区旅游景点
三水区旅游景点
高明区旅游景点
佛山市文物古迹
佛山市红色旅游
佛山市名人故居
佛山市博物馆
佛山市十大祠堂
佛山市十大古村
佛山市4A级景区
佛山市十大景点
佛山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佛山市旅游景点
佛山市特产
佛山市美食
佛山市地名网
佛山市名人
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佛山市A级景区名录
佛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佛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佛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佛山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东省十佳国家级森林公园
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四大名山
广东四大名刹
广东四大名园
广东十大最美湿地
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100处重要红色革命遗址
第一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第一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第二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