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楼区旅游
鼓楼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泰桥
安泰桥唐天复元年(901),王审知筑罗城,南扩至利涉门,在门外护城壕建利涉门桥,后名安泰桥。石拱桥,单孔,跨11米,宽6米。桥岸均用规整条石砌建。《榕城景物考》载:“唐天复初,利涉门为罗城南关,人烟锈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萧管从柳阴榕叶0-。”宋宣和年间(1119-1125),陆藻任福州太守时…
桂斋
桂斋在荷亭西北侧,原为皇华亭故址。新建的“桂斋”由前后两院组成,北院为桂斋正厅和“林文忠公读书处”组成,庭院西侧有游廊和碑亭。南院为假山鱼池,有六角亭及石拱桥各一。桂斋东面院外为禁烟亭,建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六月,平面正方形,四角方形混凝土柱,西式叠涩檐口,攒尖顶,是1949年前留下的唯一…
萨镇冰墓
萨镇冰附葬于其父萨怀良墓中,墓位于福州市西郊火峰山南麓(今172医院后山坡上),坐北向南,如意形,面宽5.65米,深11.3米。二层墓埕,三合土夯筑。墓碑为青石,高62厘米、宽84厘米。碑面镌刻:“雁门,清怀良萨公乔梓寿域,光绪乙酉年孟冬吉旦立。”楷书,字径9厘米。墓柱对联:“天留福地,世被恩泽。”…
金斗桥
金斗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西口,是联接仓门街、通湖路的通道。桥为石结构,总长10.2米,桥宽3.7米,跨度为4.7米。桥面由四条长5.4米、宽0.75米、厚0.20米石板条铺成。桥东向有台阶七级,西向八级。望柱6根,栏板4块,栏板上有石刻“古金斗桥”。1992年以“琼河七桥”之名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
福州观音桥
观音桥在福州市鼓楼区西门安泰河与文藻河(即大航桥河残留)交汇口西。北通文藻北路,南接驿里。旧名虹桥,据《榕城考古略》载:因桥旁祀有观音大士,故名观音桥。单孔石拱桥,桥长8.50米,宽5.10米,跨度5.00米。桥面横铺石板15块,南端石阶四级,北端两级。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板六块(长度为2.4米和1.4…
高峰桥
高峰桥位于福州府城西门外陆庄河上,北通柴巷,南连高峰里。桥为石构平梁桥,长13.90米,宽3.64米,跨度7.50米,桥面直铺七条石坂。桥栏杆由四对望柱和六块石栏板组成,栏板长1.80米,上浮雕仙鹤、鲤鱼、麒麟、花草等图案。桥的两端有石台阶,南端四级,北端八级。桥的西侧南岸有一株古榕,向河中心倾斜,…
琼河七桥
琼河七桥、河七桥(1992年公布名),位于安泰河上,是唐五代罗城护城河上的桥梁。包括金斗桥、馆驿桥、双抛桥、高峰桥、板桥(老佛殿桥)、安泰桥、观音桥等(该名单已核实),均为石构平梁桥或单孔拱桥,栏板上有建造年代和桥名等题刻。古时西水关潮水经此分南北交流,与东潮汇合,为古时福州的特-一。1992年公布…
石塔会馆
石塔会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下殿里乌塔南侧,坐南向北,四面围墙。大门开西侧,正中门额为“石塔会馆”青石匾,门前有一对高一米余青石刻石狮。现有会馆主要的建筑是戏台,面对乌塔,面积约60平方米,台中四根方形石柱,刻有对联“集今古大观,时事各异;得管弦乐趣,情文相同”等。台顶藻并斗拱层层重叠,顶刻画有山水楼台…
欧冶池
欧冶池在福州市区北部,鼓屏路东冶山路南,旧福建省财政厅大院内。相传为春秋时期著名冶炼家欧冶子铸剑处,故名,一称剑池。池旁有冶山和剑池后等古迹。据宋朝梁克家《三山志》记载:“此池乃欧冶子铸剑之地,然无所稽考。州虽有剑池寺,唐元和中(西元806-820年),僧惟干浚池,得铜刀、剑环数枚,犹有冶灶在竹林间…
西湖“重立潘敏惠福文襄浚湖河二碑记”碑
西湖“重立潘敏惠福文襄浚湖河二碑记”碑位于西湖内西南角、大梦山景区内,立于清道光元年十二月(1821)。碑花岗岩石质,高270厘米,宽117厘米,厚24厘米,碑额篆书为“重立潘敏惠福文襄浚湖河二碑记”,下刻清乾隆年间潘思榘撰《重浚福州西湖碑记》、福康安撰《重浚福州会城湖河告成碑记》,及道光年间重立碑…
七穿井
七穿井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井楼门,水井圆形,直径4.10米,深8.40米。井面盖四块大石条,在石条夹缝间凿七个井口,故名七穿井。但是民间传说里与临水夫人斩杀蛇妖投入井中,再起塔镇压,故讹名“七星井”。现井边尚存有二块唐末五代雕刻的石塔刹,民间称之“石烛”,可能是古代开元寺的遗存。现盖有七星井庙亭(七星井…
黄钟瑛墓
黄钟瑛墓位于鼓楼区洪山镇的金牛山北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海军总长兼总司令黄钟瑛的家族墓,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988年因建设迁建于原墓后约700米处,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原墓为花岗石和三合土结构,9个墓室,五层墓坪,三重护墙。封土前立墓碑及供桌,两侧竖碑刻。墓占地面积2000平…
沈葆桢墓
沈葆桢墓,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国光社区梅亭村火烽山南麓。沈葆桢墓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墓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坐北向南,三合土夯筑,前方后弧,平面呈“如意”形。有四层墓坪,面阔10.9米,进深20.5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前立墓碑,高0.85米,宽0.60米,…
隆武帝行宫遗址
隆武帝行宫遗址位于鼓西路137-139号通湖新村内,现只余遗址、破屋和一道残墙。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西元1645年)六月,清兵陷南京,福王死难。明大臣黄道周、归降海盗郑芝龙等于福州拥戴唐王朱柽八世孙朱聿键为帝,建号“隆武”,以南安伯府为行宫,改布政司为行殿,建行在太庙、社稷及唐国宗庙,升福州为天兴…
八旗会馆
八旗会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道山路。据记载明中使园“高台曲池,花竹清幽”,有夕佳阁(即夕佳楼)、蒹葭草堂、水云亭、宾莲塘、山镜堂、阆风楼、鱼我桥诸胜。奉直会馆为八旗旅闽京官要员住宿之所。主座建筑前后五进,主要建筑有厅堂、戏台、厨房、库房、花园、花厅、假山、鱼池、亭台楼阁等,建筑面积约5000余平方米。现…
双抛桥
因本桥位于大航桥河与元帅庙河的交汇处,桥下河水一头通元帅庙河,一头通白马河,两河在此汇流,白马河涨,潮水汇合于此,故名合潮桥。又因本桥呈曲尺形跨越两条河流,故俗称双套桥,久而谐音为双抛桥;因桥附近有榕树隔河生长,树枝相连,有文人据此衍义为邱何殉情的悲剧故事。双抛桥位于杨桥路雅道巷北口,为单孔石拱桥,…
老佛亭桥
老佛亭桥位于鼓楼区光禄坊南侧,跨于安泰河(五代罗城大濠)上,南北走向,连结玉山涧。桥为石梁桥,长5.35米,厚3米,桥面由四条长5.35米,厚0.37米石条架成。有石望柱、栏板。东侧桥梁刻题识:“万历壬寅年(万历三十年,西元1602年)仲春日立”。始建五代,明万历三十年(1602)重建。旧名板桥,俗…
走遍鼓楼区
福州市旅游景点
鼓楼区文物古迹
鼓楼区红色旅游
鼓楼区名人故居
鼓楼区十大景点
鼓楼区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鼓楼区旅游景点
鼓楼区特产
鼓楼区美食
鼓楼区地名网
鼓楼区名人
鼓楼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鼓楼区A级景区名录
鼓楼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鼓楼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鼓楼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鼓楼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八批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