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旅游
郑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唐垌遗址
唐垌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唐垌村南部,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面积约200000平方米。复查该遗址时,在遗址中部冲积沟的崖壁上发现有文化层和灰坑,并从中采集有标本,主要以泥质灰陶和夹砂陶为主,纹饰以绳纹和素面,可辨器形有甑、尊、鬲、甗等器物。从器物上看和以前发现的稍有改变,面积也稍有扩大,…
秦氏家庙
秦氏家庙位于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东,坐北向南的两进四合院建筑,共有房屋7所,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前院均为一层,后院正楼三层,两厢楼均二层,由秦恭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创建,后改为本村家庙到1950年在民国年间,曾做过完全小学、棉花、食品加工厂等。20世纪90年代有恢复为秦氏家庙。该院落布局…
古荥公社影剧院
该影剧院建于1958年,当时古荥人民公社党委接上级通知,毛主席来郑要视察古荥公社(后因故取消),故动员公社泥瓦匠边设计边施工,用一周时间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物,时称“古荥人民会堂”。会堂坐南向北,面阔34米,为仿苏建筑模式;大厅进深9米,主会堂阔24米,深47米(包括主席台12米)。是上世纪五十…
业王野岗遗址
业王野岗遗址位于黄店镇业王村西南100米处的南北向高岗上,该遗址为商代聚落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350米,面积210000平方米,南临家族墓,东距黄店-冯堂公路200米。采集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鼎、碗、豆、盆和瓮。由中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2007年首次发现…
东史马民居
东史马民居地处郑州西北部郊区的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位于郑州市西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沟赵乡东史马村内。宅院南北44.5米、东西22.5米,进门有门楼山屏1座,山屏为木门雕花。民居分为前后两个院落,均为硬山灰瓦式建筑。前院房3座 ,前回廊,木门雕花纹,四角有砖雕,客厅内有雕梁彩画。后院房…
郑庄公墓
郑庄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王岗村东500米,坐北朝南,地处三面临河的台地上,东距溱水、南距洧水各1.5公里,柳溪环其左。墓冢高大,高10米,周长125米,夯土筑成。郑庄公,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曾联合齐、鲁,击败宋、卫,兼并许国,并使郑国在中原逐渐取得霸主地位。公元前701年卒,…
河西马遗址
河西马遗址位于新密市曲梁镇河西马村五组东侧,东邻寺河,南临溱水河,遗址处于两河相汇的高台地上,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75米,面积31500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兽骨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夏、商时期的聚落遗址。河西马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
马村红光寺
马村红光寺始建于汉代,占地约4730平方米。西门前有石羊、石狮各一尊。寺院本体建筑现存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处,为清代中晚期,有近代维修痕迹;留存明清三代石刻13通,其中大石碑7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碑记载,该寺初建于汉代初期,“刘项争锋,红光出现,就高祖时创建也”;汉砖65块,大部分保存…
新密白龙庙
白龙庙位于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的柏崖山和熊耳山峡谷中。该庙坐北朝南,始建于金大定元年(1161年),明、清曾多次续修,建筑面积1528平方米。现存建筑12座,有山门、乐楼、卷棚、龙王殿、后宫、东西配殿、李公祠和关帝庙等组成,皆硬山式灰瓦顶。庙内现存金至清代碑碣39块。白龙庙历史悠久,为密县八景之一,…
宋家楼院
宋家楼院位于新密市东南刘寨镇宋寨村东头组宋大铁路北侧约100米处。坐北朝南,大部分为二进院落,据宋氏族谱记载,始建于明未,至清初时规模宏大,后经战火毁坏,已远不如过去,后代一直沿用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现存房舍13所,有东西排列三个院落和宋氏家祠组成,建筑形式为四合院,其中以…
荥阳县衙
荥阳县衙位于荥阳市索河街道,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荥阳县衙始建于北魏,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迁荥阳县治(今古荥镇)至大栅城(今荥阳老城)。1949年后,荥阳县衙一直作为县政府的办公场所使用。后来,成为荥阳卫校。荥阳县衙大堂一期维修工程自2016年3月开始,已基本完成大堂主体、卷棚、月台等建…
桧阳书院
桧阳书院位于新密市城关镇东街村的老城后街,坐北朝南,始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后多次重修,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三进院落布局,现存有大门、斋舍、讲堂、自习室和耳房等建筑。院内存有清乾隆四十年“重建卓君庙新建瑞春书院合记”和道光三年(1823年)“桧阳书院神龛记”碑碣两通。桧阳书院布局合理,保…
养钱池冶铁遗址
养钱池冶铁遗址位于新密市牛店镇养钱池村,遗址地处沁水河两岸的一道横沟中,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在遗址范围内发现大量的冶铁矿渣、坩锅及少量钱范,同时还发现有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等字样方孔钱币。养钱池遗址是一处宋代冶铁遗址。该遗址面积较大,文化堆积较厚,出土文物丰富…
梁惠王墓
梁惠王墓位于中牟县官渡镇韩庄村西南500米处,该墓南北长98米,东西宽65米。墓冢高出地面4米,俗称“老虎谷堆”。北距陇海铁路50米,西距310国道—东湖渡假村公路60米。清• 乾隆十五年《中牟县志》云:“梁惠王墓在县东30里韩庄西南一里处,周围二亩,高一丈五,形如偃月”。由中牟县文物保…
于庄遗址
于庄遗址地处郑州东南部郊区的黄土高原前缘向沙丘岗地过渡地带,东南临黄淮大平原。遗址区地势相对较为平坦,较之周边稍高。在地表采集有陶片,中部尚留有一土台,面积约50平方米,断面暴露有文化层,厚0.8米,红褐土,土质较硬,遗物较少,包含有陶片等遗物。其它地方因未钻探,文化层厚度不祥。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
梨园河遗址
梨园河遗址地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部倾斜。在东、北部断崖剖面发现有灰坑和文化层分布。文化层厚1.30米,黄褐土,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等。灰坑填土为黑灰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及红烧土块等,土质较松,遗存丰富。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红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
焦城古城址
焦城遗址位于黄店镇八里村,呈方形,原城墙周长共计1580米,地面部分城墙现存长610米,宽2-5米,高1-5米,,夯土层厚0.15米,夯窝清晰;西临生产路,南临小清河,中部有一条村际公路东西向穿过。“竹书纪年”载:“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伐郑,围焦城,不克。”,据初步考证,此处即为古焦城。城址的发…
曹古寺遗址
曹古寺遗址地处郑州东南部的沙丘岗地,东南为黄淮大平原。遗址区地势较平缓,中部较之周围稍高,由东南向西北部稍微倾斜。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遗址区建有一座砖窑场,因取土发现较多的陶片,后来废弃。在遗址区中部地表采集有陶器残片、石器等,陶片陶质有泥质陶、夹砂陶,陶色有灰陶、红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
穴道墓
穴道墓又称常公墓,群众俗称“黑大寿坟”。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石河村,原墓冢高大,坐北朝南,墓前神道原有神道碑、石坊,“文革”中被毁,现仅存石人、石羊列于神道两侧。据《密县志》记载:常公墓在县西常村保,元统三年(1335年)孙鹏翼立神道碑。常公仕官参知政事,姓名、籍贯失考。该墓对于研究元代墓葬形制…
玄帝庙碑刻
贺岗玄帝庙碑刻位于中牟县大孟镇贺岗村玄帝庙前,占地约100平方米,计有石碑15通,竖置,阳面向南,碑文记载了玄帝庙始建、重修之事。其中14通保存完好,字迹清晰,一通残损。立于明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由中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2007年首次发现,2009年6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
走遍郑州市
河南省旅游景点
登封市旅游景点
巩义市旅游景点
新郑市旅游景点
新密市旅游景点
荥阳市旅游景点
中牟县旅游景点
惠济区旅游景点
二七区旅游景点
金水区旅游景点
管城区旅游景点
中原区旅游景点
上街区旅游景点
郑州市文物古迹
郑州市红色旅游
郑州市名人故居
郑州市博物馆
郑州市4A级景区
郑州市十大景点
郑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郑州市旅游景点
郑州市特产
郑州市美食
郑州市地名网
郑州市名人
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郑州市A级景区名录
郑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郑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郑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清湖景区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郑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