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海省
>
海东市旅游
海东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双二东坪遗址
双二东坪遗址位于乐都县洪水乡双塔村南旱台上,西临双塔河,东南皆有洪沟,台地面积约400×300米。旱台原来为南高北低的缓坡,后经多次平整形成多级梯田,大部文化层已裸露,尤以西南部较甚。梯田崖坎皆有灰层、灰坑暴露,遗址中还有一条灰沟。北部及西南边缘原存夯土为骨、外砌石块垒筑的石墙,上部也皆在平整土地时…
乐都西来寺
导游西来寺位于乐都县城东关。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寺坐北面南,由山门、过厅、东西两厢和大殿组成。山门面宽3间,进深1间,中为门廊,东西两旁分设泥塑四大金刚;过厅和东西两厢,为硬山式木作结构,内供观音、土地神。大殿面宽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矗立在台基上,雄伟壮观。大殿周檐斗栱繁缛,…
街子清真大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街子乡团结村,交通便利,三级油路可直达,距离县城5公里,距西宁市上140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初建于明洪武三年,清代年间和民国二十年曾有三次扩建,原有礼拜殿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可容纳1500多人排班…
五峰寺
五峰寺五峰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互助县威远镇西北15公里处的五峰乡白多脑村的五峰山上,距省会西宁45公里。四面五峰林立状如手掌而被称为五峰山,山上有寺院故称五峰寺。五峰寺始建于明朝崇祯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属于道教寺观,是中国古典式庙宇建筑。清朝时就被称为“湟中八景”之一。现在仍然是青海省有…
高家遗址
高家遗址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高家村南。遗址面积约200×200米。遗址北紧靠村庄,南临马营河,东部有一条大的洪沟,西部与耕地相连,地面散布有陶片、杂骨,东部多于西部。东部及北部大路及沟边断崖处暴露有较厚的灰层与灰坑,灰层厚达120厘米,灰坑为敞口圆形。灰层和灰坑中夹有较多的杂骨、陶片及…
张卡山遗址
张卡山遗址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乡张卡山村西。张卡山属脑山区,地势较高,遗址西北接连山地,东靠村庄、南为缓坡,面积约120×100米。遗址西北有条大水渠穿过,水渠对遗址北部有所破坏。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灰坑及残墓葬。地面散布有陶片,灰层及灰坑中夹有较多的杂骨、陶片及碎石。所见陶片皆为“唐汪式”陶…
达拉卡遗址
达拉卡遗址 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黑城乡拉公麻村南约200米处。达拉卡是一处大山余脉的山嘴台地。遗址东西为大沙沟,南连山地,北为山坡。面积约200×120米,文化堆积厚30-130厘米。地面散布有陶片、杂骨、河卵石。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灰坑,灰层及灰坑内夹有较多的陶片、杂骨、红烧土块。所见陶片皆为卡约…
尕山遗址
尕山遗址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大寺路村西南。尕山系纵横相列的几个小土包,遗址处于西部3个土包之中,面积约200×100米,文化堆积厚100-150厘米。地面散布有较多的陶片、杂骨及零星的石器,断崖处暴露有灰层和不规则的灰坑,灰层及灰坑中夹有杂骨、河卵石及陶片。所见陶片皆为卡约文化时期加砂陶双…
白土庄遗址
白土庄遗址 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德加乡白土庄村。遗址面积约80×80米文化堆积厚30×150厘米,遗址部分被压在村庄之下,地面散布有陶片,断崖处暴露有灰坑。遗址东部有一条长20余米、宽1.5 米的“V”字形灰沟,灰坑中及灰沟内有大量的陶片、碎石块、杂骨及零星石器。所见陶片皆为卡约文化遗物,可看出器…
丰台遗址
丰台遗址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红崖村,丰台遗址又名丰台(甲)遗址,面积约100×90米,遗址靠红崖村,东临沙塘川河,北有一条沙沟,原系一处缓坡地,后改为梯田。对上层覆盖土及文化层略有改动,地面散布有被改动的灰土、杂骨、陶片及零星石器,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灰层厚达到厘米,内夹较多的陶片。陶片都系…
东村遗址
东村遗址 位于平安县三合乡东村东北。遗址西南边缘压在村庄之下,现存面积约130×100米,文化堆积厚30-120厘米。耕地及水渠崖坎处暴露有灰层、灰坑遗迹,灰层、灰坑内夹 有较多的杂骨、陶片及零星石器,地面散布有灰土与陶片、杂骨等遗物。从陶器的残留口沿与器底看,陶器器形存有泥质红陶双耳罐及加砂陶…
乐都城隍庙
城隍庙后寝宫、百子宫、歇马殿保护范围:以本体为准,向外延1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外延2米。…
山城村娘娘庙
山城村娘娘庙保护范围:以娘娘庙围墙和照壁为界,各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外延50米。…
高庙八卦楼
高庙八卦楼大殿保护范围:以台基为基线,向外延3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外延5米。…
碾线岭庙
碾线岭庙保护范围:以寺院院墙为周围外扩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外延10米。…
黑古城
黑古城保护范围:以城本体及基线,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旱庄子遗址
旱庄子遗址,位于青海省乐都县雨润乡汉庄子村内。1956年8月被青海省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较大,以水渠和公路为界分为北、中、南三部分,水渠北称汉庄子北遗址,水渠南、公路北、村庄西部称汉庄子遗址,公路南称汉庄子南遗址。实际上原来是一个遗址。因修筑公路与水渠将其分割成三处。原来村庄之…
白崖子遗址
白崖子遗址保护范围:北至山脉,南至水渠,东至沙沟,西至壕沟。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蒲家墩遗址
蒲家墩遗址保护范围:东至猫沟,南至蒲家墩村,西至水磨沟,北至山脉。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晁马家墓地
晁马家墓地保护范围:南至鲁大复线旧路,东至大崖沟,西至白崖子沟,北至山脉。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走遍海东市
青海省旅游景点
乐都区旅游景点
循化县旅游景点
互助县旅游景点
民和县旅游景点
化隆县旅游景点
平安区旅游景点
海东市文物古迹
海东市红色旅游
海东市4A级景区
海东市十大景点
全部海东市旅游景点
海东市特产
海东市美食
海东市地名网
海东市名人
海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东市A级景区名录
海东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东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青海省首批省级生态旅游景区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