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酒泉市旅游
酒泉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酒泉皇城城址
酒泉皇城城址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乡皇城村内。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44米,南北宽291米,面积101.3万平方米。黄土夯筑,城墙高3—7米,厚3米。城上四角筑墩台,城外西南角和东南角各筑了望台一座。相传蒙古王子曾驻此城,随有皇城之名。据《元和郡县志》、《新唐书》记载考之,该城系汉代乐涫县、唐代禄…
石包城遗址
石包城遗址位于肃北县石包城乡龚岔村西1.5公里。建在山岗上。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50000平方米。城墙用片麻岩和花岗岩块砌成,基宽4.5米,残高4.5--6.5米。四角有角墩,北墙有马面1座,南墙开门。南墙外有围墙,向西延伸160米形成瓮城。城内有房址。采集有网格纹灰…
祁家湾墓群
祁家湾墓群位于敦煌市七里镇新区西500米。又称“双墩子墓群”。是一处汉唐时期遗址和墓葬共存的遗存。面积约1700万平方米。家族墓葬有茔圈,茔圈口有土坯砌筑双阙。1985年曾清理墓葬117座,全部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多为平面长方形单室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有壶、罐、案、仓、灶、井、屋等,另有铜器和木器。…
酒泉古城门
酒泉古城门 位于酒泉肃州区仓后街。《重修肃州新志·城池》载:“福禄城,谢艾所筑。”唐永徽年间由肃州刺史王方翼主持修葺,此城门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展筑东城而重开城门时包在新城墙中。1964年发现于清代城墙内。残券门高6.7米,宽9.75米。门洞宽4.2米,深3.35米,高4.8米,两侧门墩各宽…
百齐堡遗址
百齐堡遗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广至乡洮砚村,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主要用来屯兵屯粮。遗址平面大致呈正方形,东西长154米,南北宽149米,面积2.3万平方米。墙体夯土版筑,顶部筑有女墙,四角筑外圆内方角墩,东侧开城门,外筑有瓮城。城址内房基、水井、街道遗迹清晰可见,四周散落有青砖、筒瓦、瓷片等遗…
赵家水磨遗址
赵家水磨遗址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高闸沟村南1公里。属四坝文化。分布于讨赖河(北大河)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1米。采集有夹砂红灰陶片、泥质红陶片及彩陶片,多施紫红色陶衣,彩陶纹样有平行线纹、网格纹、三角纹,器形有双耳罐、钵等。并采集有石臼、单孔石斧、石纺轮及骨匕等。遗址保存较好,…
西域城城址
西域城城址位于酒泉市玉门市玉门镇东渠村一组东渠村西南,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105米,西墙残长88米,南墙长152米,北墙长153米。城墙夯土版筑,墙高9米,底宽7米,夯层厚0.1米。南墙中间开门,门外瓮城风蚀严重,形状不清。四角有角墩,西北角墩较大,墩横截面为圆形,墩内每隔约0.8米有一层木筋。西域…
阳关遗址
阳关遗址位于敦煌市南湖乡南工村西1公里。俗名“古董滩”。面积约550万平方米。暴露有黄土夯筑房屋残基以及窑址、墓葬。地表采集有五铢钱币、铁农具等。墓葬分布于南湖乡北工村东8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地面封土为3--6座一组不等的排列次序,应为家族墓地。已暴露的墓道,多数东向。地表散见绳纹灰陶片。遗址…
冥安县城遗址
冥安县城遗址位于安西县桥子乡东南6公里的南岔大坑。现存城墙周长2160米,开西门。西北角套一小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75米,开东门。城址内外遍布陶片,主要有灰陶、红陶及褐色陶,另有铁器残片、铜器残片以及五铢钱等。因地势低洼,雨水汇流于此,墙体受蚀严重,多处塌毁。该遗址是安西县现存规模较大和时代较早…
崔家南湾墓群
崔家南湾墓群位于酒泉市总寨镇三奇堡村南2.5公里。是一处魏晋时期的大型墓群。面积400万平方米。地表有石块堆筑覆斗形和圆丘形封土堆70多座,墓道以东南向为主,个别西向。曾发掘画像砖墓2座和土洞墓1座,画像砖彩绘朱雀、飞廉、翼虎、吏卒等。出土银质“裨将军之章”、铜熨斗、尺和铁剪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
长沙岭墓群
长沙岭墓群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北桥子村东北10公里。是一处汉墓群。面积约1260万平方米。有墓葬781座,其中大墓11座,小墓770座,封土平面多为椭圆形。大墓封土直径12.5--16.5、高1.2--2.5米,墓道长16--22米,宽1.2--1.6米。地表散见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墓葬保存较好,对我省…
三个墩遗址及墓群
三个墩遗址及墓群 位于玉门市花海乡。是长城沿线的烽燧遗址。在花海乡范围内共有三个墩,三个墩即3号墩,与2号、1号墩相距约5公里、10公里。遗址现存烽燧和长城。墩呈方锥体,残高2米。长城残高2.3米,宽1.3米。均以黄土夹柽柳条夯筑而成。出土有铜箭头、五铢钱、绳纹陶片等物。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长城建…
阿尔格力太岩画
阿尔格力太岩画位于肃北县城东南148公里沟口两边的崖壁上。面积为266平方米,共分15组画面,有图像50幅,主要是早期的游牧人、骆驼、大角羊和野牛等形象。凸刻而成。保存较好。这些岩画是春秋、战国至西汉期间生活于这一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对研究这期间居于河西走廊的乌孙、月氏等古代西域民族提供了重…
浪柴沟遗址
浪柴沟遗址位于安西县东巴兔乡东北6公里的浪柴沟山涧。山涧两边台地上分布有汉代陶窑遗址10处,其中东岸9处,西岸1处;石灰窑5处,其中东岸1处,西岸4处;渡槽1处,长340米;瓮棺葬1处,保存均较完整。该遗址是一处集矿床、窑址、作坊、墓葬为一体的遗存地,这对研究汉代手工业生产,尤其是陶器生产具有重要价…
昌马岩画
昌马岩画位于玉门市昌马乡南、北山岩石上,已发现7处。多为单线条,凿刻而成,亦有刻出轮廓后再在中间平涂研磨而成的。内容多为羊、狗、豹、马、骆驼及狩猎图等。其中有一块2平方米的青石面上,共刻有21只动物,轮廓清晰,笔法古朴,形象粗犷生动。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地区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 …
下河清墓群
下河清墓群位于酒泉市下河清乡西3公里。是一处汉墓与晋墓共存的墓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地表可见平面呈方形夯筑封土堆13座,1956年发掘砖室墓葬24座,其中两座为画像砖墓,出土器物有陶壶、罐、灶和“大泉五十”钱等物。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晋考古和河西汉晋史及美术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转嘴子南窑址群
转嘴子南窑址群位于酒泉市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南6.1千米处的沙漠腹地,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1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5500平方米,遗址范围内共有窑址12处,地表有大量灰陶片,纹饰为绳纹,器形为壶、罐。该窑址群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初步判断为汉代窑址群。…
大泉驿遗址(又名苜蓿烽燧遗址)
大泉驿遗址(又名苜蓿烽燧遗址)位于瓜州县布隆吉乡双塔村双塔水库大坝西3.5公里处的疏勒河北岸,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6米,东西宽4.5米,高5.7米,烽体底部借助风蚀台地修筑,上部夯土版筑,中间夹有原木,夯层厚14—16厘米。烽燧南侧连有坞障,地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8米,东西宽7.95米,烽…
乱古堆墓群
乱古堆墓群位于酒泉市金佛寺镇红寺村东北2公里。是一处汉代与晋代墓葬共存的大型墓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地表可见砾石垒筑的封土堆200多座,平面呈圆形和方形,曾暴露有砖室墓,出土有灰陶仓等。地表散见残砖、灰陶片。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晋考古和河西汉晋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沙州城遗址
沙州城遗址位于敦煌市七里镇白马塔村内。面积约81万平方米,城平面略呈方形,边长900米,城墙为黄土夯筑,南墙残存长408米,基宽11米,残高3米。西南面有一烽燧,高16米,顶部边长3米,后代屡有维修。城内曾出土有石磨、铁犁。对研究敦煌唐代史有一定价值。…
走遍酒泉市
甘肃省旅游景点
敦煌市旅游景点
肃州区旅游景点
瓜州县旅游景点
金塔县旅游景点
玉门市旅游景点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酒泉市文物古迹
酒泉市红色旅游
酒泉市博物馆
酒泉市4A级景区
酒泉市十大景点
全部酒泉市旅游景点
酒泉市特产
酒泉市美食
酒泉市地名网
酒泉市名人
酒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酒泉市A级景区名录
酒泉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酒泉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