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旅游
平顶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叶县真武庙
真武庙位于叶县昆阳镇北关,叶鲁公路北侧。清同治辛未《叶县志》载:“真武庙,在县级北关外。自顺治至道光年间,知县许鸿翔、蔡文甲、陈德秀、鹿传洵历次重修”。此庙在解放初期仍保存完好,被誉为“中原北武当”。后来,由于修建叶鲁公路,被大面积拆毁,仅存大殿一座。“文革”时有人要破环大殿上的壁画,群众用白灰膏将…
叶县楚长城遗址
叶县的辛店、保安、夏李、常村等南部区域,有一条“龙”在山岭峡谷之上曲折盘旋,俯瞰着广袤的中原大地和江汉平原,这条“龙”就是当地百姓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土龙”--楚长城。楚长城是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最早的长城,被称为“长城之父”。楚长城既是南方部族“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军事跳板,亦是…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皂角树村、北张庄自然村、何庄村、杨沟村等。北张庄村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下设参谋处、情报处、军政处、军械处、通讯处、机要室等。根据中央关于相对稳定指挥机关驻地,以利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在中原协同作战的意图,经过慎重…
徐玉诺故居
徐玉诺故居位于鲁山县辛集乡徐营村。年代为1894年。徐玉诺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徐玉诺故居是一个用红砖院墙围起来的小院,院子坐西朝东,东面和西面各有3间瓦屋。说是故居,但院墙用的红砖却是新的。对此,闻讯专程从鲁山县城赶回来的徐玉诺的二孙子媳妇常大利说,院墙是前几年才新建的,而里面的房子尽管…
澧河石桥
澧河石桥始建于明代,距今约有600年历史。但也有人认为该桥始建于南宋,拥有千年历史。该桥南北走向,石板平铺结构,长59米,宽5米,共35孔。每孔桥面为5块石板并排铺就,每块石板长1.72米,宽0.64米,厚0.7米,石板与石桥之间用铁抓钉连固。第1、3、5块人行道上的石板为石灰岩(青石)铺设,第2、…
叶县文庙
叶县文庙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县城中心街南侧,古县城的东南隅,东南侧紧邻古城墙。叶县文庙始建于金代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总占地面积29494平方米,是叶县城区内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落之一。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孔子宣扬礼教,著书励学,到秦始皇焚书坑儒,再到…
宝丰文笔峰塔
文笔峰位于县城南2.5公里的文笔山上,内有文笔峰塔又称文峰塔,明代,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建造为六棱实心砖塔,下有六角青石塔座,上部六棱尖顶,无层、无门窗,略似华表,造型别致,风格独特,为河南省塔列中之孤例。文笔峰塔上方南侧镶嵌碑刻一方,碑文阴刻楷书,主要记述建塔主持人及捐款者…
高皇庙
宝丰县城北10公里石桥镇有一村名叫高皇庙。高皇庙因刘邦曾在此地驻扎而得名。从宝丰到洛阳的古道要经过高皇庙,高皇庙村北有北汝河渡口,南有黄土岭作屏障,北有北汝河作天险,西有虎狼爬岭连绵接伏牛山。出,可以掌握主动;守,可以游刃有余,退,可隐进山区,所以,该村时常成为英雄豪杰聚居之地。高皇庙旧时有寨,寨为…
中山寨遗址
中山寨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7.5公里的纸坊镇中山寨村及周围,遗址依山傍水,地势北高南低,面积75万平方米。遗址依山傍水,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呈丘形,中心部分高出地面约5米。纸坊乡中山寨村就位于遗址中心。村旁渠边断崖上的袋形灰坑,夹杂着大量红陶片、黑陶片、石器等,连绵不断,地表还散存有数量颇多的彩陶…
来安寨
来安寨位于汝州市寄料镇郭沟村。年代为清。 2016年1月22日来安寨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来安寨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镇郭沟村西南山顶之上,面积40860平方米。来安寨的基座始建于明代晚期,后因匪患日益严重,当地富豪为躲避战乱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在原有基础上构筑而成…
元次山碑
元次山碑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高中院内。为唐代刺史、诗人元结(719~772年)墓碑。碑铭原立于鲁山县城北青条岭泉坡元结墓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将碑移于此并建保护亭。碑亭为方形攒尖顶灰筒瓦顶建筑,元次山碑位于亭内。元次山碑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63岁时为好友元结亲手撰写…
白朗墓
白朗墓位于平顶山市石龙区大刘村西、关庄北山之阳。白朗墓系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规模最大的旧式义军领袖白朗之墓,墓呈圆形,高1.5米,周长25米。土、石、水泥结构。墓前有一高2.5米的石碑,镶嵌于典雅别致的碑楼之中。墓冢北依黑虎山,南眺玉带河(关庄河)。198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
塔里赤墓碑
塔里赤墓碑,元代,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赵庄乡官衙村西南三堆山之阳。该碑通高4.1米,宽1.15米,厚0.36米。圆首上刻二龙戏珠,龟趺。额阴文篆书“大元临汝郡公神道碑铭”。墓碑为至治三年(1323年)其子广西道宣慰使都元帅万奴所立,察罕篆额,宋民望撰文,姜元佐书丹。碑文楷书28行,满行71字…
汝州大张遗址
位于汝州城西北7。5公里处大张村的黄土台地上。北依山坡,西近荆水,地势北高南低,遗址高出河床近3米,总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断崖上灰坑时隐时现,地表灰层相连,遗物颇为丰富。遗址内陶、石器并存。石器均系河卵石精磨而成,有石斧、石凿、石刀、石铲等;陶器以泥制红陶为主,夹砂陶次之,还散存着部分泥…
万安西寨
万安西寨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大峪镇梁窑村西南山顶,又称龙头寨。石寨平面呈椭圆形,东西40米,南北65米,总面积2600平方米。寨墙高约10米,通身用方形青石垒砌而成,南、北两方各辟一拱形寨门,北门上部镶碣石一块,上刻 “瞻嵩”、“少室作屏”、“龙头寨”,南门上同样镶碣石一块,刻有 “望汝”、“万安西石寨…
马秃塔儿墓
马秃塔儿墓是中原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蒙古族贵族墓葬。墓址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荆山村北。墓前元代墓碑、华表及神道至今仍存,墓碑书法浑厚有力,河南省仅有,全国罕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作为中原蒙古族鼻祖,马秃塔儿在元朝时期就颇具影响,以马秃塔儿墓为核心的蒙古族风情园是集民族团结…
前后户遗址
前后户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前、后户村西侧,荆河东岸台地上前后户遗址东西300米,南北800米,面积240000平方米。1974年临汝县文化馆、1984年汝瓷博物馆先后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发现遗址北部为裴李岗文化,南部为仰韶文化。根据采集到的标本,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遗址是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
侯湾小安桥
侯湾小安桥位于汝州市焦村镇邢村村。年代为明。2016年1月22日侯湾小安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侯湾小安桥,建于明代,为三孔石桥。该桥南北横跨在魏河上,桥面通长28米,宽6.5米。小安桥在魏河的河床上用不规则的条石砌成两圭形桥基,由于河床淤积,现桥基高出河床约0.7米。三孔…
李渡口村传统民居
李渡口村传统民居位于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西北,是十三个村筑起来的寨,李渡口现存历史建筑四合院(局部)20座,有建筑60余间,主要位于中心街两侧,中心街东西长约230米,街道两侧排列着众多大小商号建筑(大多已毁),部分保存完好,现多作为民宅使用。寨内明清建筑连片成群,建筑格局以四合院为主,以两进和三进院…
太仆遗址
太仆遗址位于郏县城西北太仆寨。面积约6万平方米,包括太仆寨全部及其四邻。 遗址灰层内含丰富,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和龙山文化以至商周文化,1963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陶器有:鼎、罐、甗、陶纺轮。陶质为:红陶、灰陶、夹砂陶、蛋壳陶。石器有石凿、石镰、石斧。纹饰有绳纹、网纹。另外还出土有…
走遍平顶山市
河南省旅游景点
汝州市旅游景点
鲁山县旅游景点
宝丰市旅游景点
叶县旅游景点
郏县旅游景点
舞钢市旅游景点
新华区旅游景点
石龙区旅游景点
湛河区旅游景点
卫东区旅游景点
平顶山市文物古迹
平顶山市红色旅游
平顶山市名人故居
平顶山市博物馆
平顶山市4A级景区
平顶山市十大景点
全部平顶山市旅游景点
平顶山市特产
平顶山市美食
平顶山市地名网
平顶山市名人
平顶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平顶山市A级景区名录
平顶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平顶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平顶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清湖景区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