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驻扎地暨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光裕堂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驻扎地暨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光裕堂位于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建于1926年,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一进带两耳房两护厝建筑,建筑面积375平方米。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2000多名战员进驻三民乡开展革命活动。在此期间,红九军团指挥…
永安文庙
永安文庙,始建于明景泰六年(1455),清代以前的四百多年间,始终是祭拜孔子的圣殿,也是全县唯一的官办儒学。民国初期,永安县第一座新式国民教育学校诞生在这里。抗战期间,省政府办公厅、省立永安师范相继在此落户。建国以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文庙一直是永安专署、永安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据永安县志记载,文庙…
岭上街红军标语墙
红军标语墙旧址位于泰宁县杉城镇红卫行政村岭上街两侧民居墙体。1933年8月至1934年2月,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总部移至岭上街陈家大院内期间,红军总政治部和红军积极开展宣传活动,用党和红军的政策动摇、瓦解敌军,用墨汁在沿街墙壁上 书--写布告、标语。红军在岭上街两侧民居墙体上 书--写“红军万岁”、“打…
工农红军西际物资转运站旧址
工农红军西际物资转运站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年代为1933年。简介:原为余氏祠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清乾隆重修,坐北向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前坪、前堂、天井、正堂、边厢、回廊和后轩组成,正堂面阔七间,进深七柱,明间抬梁…
叶炎煌故居——联芳堂
叶炎煌故居——联芳堂位于大田县华兴乡京口村,年代为清至民国。简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悬山顶,占地面积为68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由北至南依次为门庭、内雨坪、下堂、天井、正堂及两侧护厝。叶炎煌1909年11月,出生于联芳堂,1919年,举家迁到厦门…
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
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位于宁化县淮土乡上街镇凤山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由红军街(凤山村24-30号、31-33号、23、34、39、3、17号等7处古民居)和五通庙、王宅、红军井、红军看病所等四处建筑构成。1931年至1934年期间,红十二军、红三军团第四师等多支部队驻扎在凤凰山今凤山村等…
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
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年代为1932年。简介:由张氏家庙(下祠)、三圣庙、维藩桥与玉屏德润亭组成。1929年,石碧村建立党小组,村民纷纷入农会、闹暴-动-、建政权、当红军、支前线、打土豪、分田地,积极投身革命。1932年8月,红军独立第七师成立,第二年在石碧村张氏宗祠设立红…
罗炳辉旧居
罗炳辉旧居罗氏家庙位于清流县里田乡里田村。1930年6月至1931年1月间,罗炳辉曾多次率领红12军进入清流里田、田口、长校一带活动,并先后帮助建立起荷坑、下谢、长校、江坊、黄石坑等乡苏维埃政权和里田区苏维埃政权。在此期间,他曾多次入驻里田罗氏家庙,并在此领导开展对敌斗争和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及分田分…
南山马氏宗祠
清流县赖坊马氏宗祠赖坊南山马氏宗祠位于南山村中部偏南,是一处建于明代中期的祠堂建筑,祠中供奉福建马氏入闽始祖马发龙灵位。这是一座具有典型明代风格的木构建筑,由山门(又称“风水门”)、围墙、大坪、正堂、左右配厝等几部份组成。正堂坐西朝东,堂门外“八”字开。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互混结构,除应有…
杨时墓
杨时墓位于将乐县城南郊的乌石山麓。杨时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著名哲学家杨时,史称“南渡大师”,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由于世居将乐县龟山下,所以自号龟山,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元丰四年(29岁)至河南颖昌拜见程颢、程颐,以师礼事,皈依程门,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成了后人尊师重教的典…
万寿岩遗址
万寿岩遗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约500米处,是中国南方典型的洞穴类型旧石器时代遗址。1999年9月至2004年,共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在船帆洞内发现的4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等重要遗迹,为国内首次发现、世界罕见。该遗址的发现,把福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了18.5万年,特别是对闽台…
笋帮公栈
笋帮公栈,亦称笋帮公业,位于永安贡川镇胜利巷43号,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笋业同业公会旧址。笋帮公栈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占地97.15平方米,座南朝北,硬山顶,整幢建筑由门厅、大厅、东西廊及厨房等组成。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次间后檐与东西廊相连,东侧防火墙砖烧制有笋帮公业的印记,以示房界,…
舒曹红军桥
红军桥位于清流县林畲乡舒曹村背芜自然村与子竹坪自然村交界处。1931年冬,在林畲驻防的红军独立第7师1团1部在完成任务从归化方向返回驻地途经该桥时,不料遭遇-民团伏击。由于事发突然,激战中,10余名红军指战员血染石桥,英勇牺牲。为了缅怀烈士英灵,当地村民就将此桥命名为红军桥,以志纪念。红军桥是一座始…
中共闽中工委旧址西河祠
中共闽中工委旧址西河祠位于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年代为1942年。简介:始建于南宋,清初期重建,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钦点御前侍卫探花及第林宜春的旧居,后为林姓祠堂,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96平方米,占地面积812平方米,由半月池、小道、围墙、内雨坪、下堂、天井、正堂、后花台及两侧…
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后池祠、磐山祠、青松堂
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后池祠、磐山祠、青松堂位于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年代为1938—1946年。1938年5月,因抗战爆发、厦门失陷,集美学校被迫内迁,直到1946年全部迁回厦门,前后经历八年。后池祠、磐山祠、青松堂为抗战时期“第二集美学村”的学校、宿舍。后池祠,始建于明,清末重建,坐西…
岩前百阶塚
岩前百阶塚年代:元座落地点: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简介:王九三与妻陈氏合葬墓,面积近20000平方米。墓由坟面、背围拢、天池(墓室上坪)、百级台阶坡道、享堂、堂下大埕,神道、木牌楼、楼前坪、半月池及祭扫便道、排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冢依宋制,砖砌数重,坟前砌阶百级,俗称“百阶塚”。王九三(1228~…
御帘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张氏大祖厝
御帘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张氏大祖厝位于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数年后因流寇焚毁,清康熙已末年(1679)重建。御帘村是土地革命时期东方--战三明的主要集结地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敌后方。彭德怀、杨尚昆率领东方军以明溪依托攻克沙县期间,曾设司令部于御…
将乐擂茶具窑址群
将乐擂茶具窑址群位于将乐县古镛镇胜利村五马山窑址、将乐县古镛镇玉华村廖厝山遗址、将乐县古镛镇玉华村横窠岽窑址、将乐县安仁乡武宿村良坊自然村良坊窑址,年代为五代—现代。简介:由五马山窑址、廖厝山窑址、横窠岽窑址和良坊窑址等四处窑址组成,从五代北宋初、经明代、清代至现代,以烧制有擂茶的主要器具——擂钵等…
红三军团政治部旧址科坑厝
红三军团政治部旧址科坑厝位于尤溪县梅仙镇梅营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两进院落,占地面积约956.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2平方米。1934年8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九军团罗炳辉军团长率部从大田入尤溪街面,经七口路过此地,在科坑厝墙壁上用毛笔书写“只有苏…
碗碟墩窑址
碗碟墩窑址位于将乐县万全乡竹舟村八担自然村,年代为宋。简介:窑址主要分布于金溪北侧以碗碟墩为中心的四座山坡上,窑址面积约35000平方米。主要产品有青瓷、青白瓷和酱釉瓷,器形有碗、碟、盏、执壶、谷仓罐、炉、盒、杯等,窑具有垫座、匣钵等。产品胎质洁白细腻者和青白釉带乳浊者居多,亦有少量呈影青色。青釉瓷…
走遍三明市
福建省旅游景点
清流县旅游景点
大田县旅游景点
三元区旅游景点
宁化县旅游景点
建宁县旅游景点
泰宁县旅游景点
将乐县旅游景点
永安市旅游景点
尤溪县旅游景点
明溪县旅游景点
沙县区旅游景点
三明市文物古迹
三明市红色旅游
三明市名人故居
三明市博物馆
三明市十大祠堂
三明市4A级景区
三明市十大景点
全部三明市旅游景点
三明市特产
三明市美食
三明市地名网
三明市名人
三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明市A级景区名录
三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三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三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三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