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旅游
马鞍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霸王祠
AAA
霸王祠也称项亭、项王亭、楚庙、项羽庙,在和县乌江镇东南约一公里的凤凰山上,离县城20公里。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时就墓葬了项羽的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后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国家AAA级景区、省级文…
陋室
陋室为唐代长庆四年(824),著名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建。有铭,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并勒石成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大城墩遗址
大城墩遗址位于含山县城西北约15公里仙踪镇境内,遗址为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9—198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四次发掘,共揭露面积550平方米。大城墩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还是古代的兵工场,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包含有相当于仰韶、龙山、二里头时…
华阳洞
褒禅山华阳洞位于含山县城东北环峰镇华阳行政村境内,山高481米。古称华山,当地人叫褒山。主要为石灰岩、花岗岩峰林地貌,其中最著名有灵芝山、起云峰、鳌鱼岭等大小山峰。有史记载,褒禅山的开发始于唐贞观年间,主要是祭祀活动。最早慧褒和尚结庐,死后弟子宋高僧中会建褒禅寺。南宋哲学家叶适任沿江制置史,曾来寺求…
林散之墓
林散之墓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街道牛渚社区采石风景区林散之艺术馆内,采石风景区大门右侧约80米处。1989年林散之先生辞世后,与其妻合葬于马鞍山市采石镇的小九华山。1996年马鞍山市政府投资将林散之夫妇合葬墓迁入采石风景区林散之艺术馆内的“江上草堂”之左,建成墓园。墓园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中间是…
烟墩山遗址
位于九华路中段的烟墩山遗址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已发掘出土石器、陶器、原始瓷器、玉器、青铜器等近400件,发掘出9座墓葬、7处建筑房基、8处灶址、30个灰坑以及大量的红烧土。烟墩山遗址是5300年前的人类居住遗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2003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局部抢救性发掘…
琉璃瓦窑址
琉璃瓦窑址分南北两窑址,隔姑溪河相望,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南窑位于青山东麓姑溪河南,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西侧有一座现代窑厂,西部有取土现象,南窑址原烧制琉璃制品,遗址上采集的标本有瓦当、筒瓦、屋脊兽等,釉色有红、黄、绿色等,筒瓦上有“万字一号”至“万字十九号”戳记,并有调官、上色、风火人…
青山六朝墓群
青山六朝墓群东倚青山,朝向西边的开阔地带和青山河。墓葬地势相对较高,周围沟壑纵横,杂草丛生,原生环境破坏严重,保存一般。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为配合马芜高速建设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单室和多室六朝砖室墓葬20余座。其中M20、M23、M24均为“凸…
宋山古墓
宋山古墓是1998年5月4日公布的安徽省省文物保护单位。时代为三国·吴,位于马鞍山市雨山乡。1987年省考古听对此墓进行了发掘、该墓由甬道.前室、两个耳室、横室、通道和一个单后室组成,结构复杂。墓全长近18米,墓砖侧面印有模印阳纹吉语“富贵万世”、“富宜贵至万室”和五铢钱纹。墓内出土青瓷器30余件,…
黄山塔
黄山塔位于当涂县城北五里的黄山之巅,始建于南朝刘宋,现为赵宋遗物,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塔西为陡壁,南为山顶、树林,北为树林,山上林木葱葱,松柏苍翠。2004年4月,该塔根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恢复原状”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维修,2005年5月,维修竣工。黄…
和县万寿塔
万寿塔位于和县历阳镇高庄行政村,距县城5公里又名念徐塔此塔在《直隶和州志》和《历阳典录》上无记载。据传,一说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做寿所建,一说宋代所建;但省文史馆曾考察过,认为三国时期的可能性较大,很有价值。塔砖木结构,高28米,七级,外正六方形,以石铺基。每级外以砖木挑檐,每方间砌佛龛和拱门,佛龛内…
五担岗遗址
五担岗遗址位于安徽马鞍山霍里镇丰收村,是当地文物部门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的。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文化遗址。该遗址紧邻著名的濮塘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地貌多样,古遗址有明显的“湖熟”文化风格,有典型南方气质,与当时的中原、江淮文化不同。五担岗遗址总面积10万平方米,村落里有多…
金柱塔
金柱塔位于当涂县姑孰镇宝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长江口的南岸,距县城2.5公里,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该塔根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修旧如旧,恢复明代古塔原貌”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维修,2008年元月,维修竣工。金柱塔…
济美坊
济美坊坐落于马鞍山市当涂县湖阳乡大邢村大巷正中,东临烟波浩荡的石臼湖。该石坊为双柱牌楼式,高7.63米,坊的正背面坊额正中镌刻两的楷书大字“恩荣”,两面横匾上均有“济美坊”三字。在坊的背面横匾两恻刻书有“直隶太平府知府丁懋儒、同知陈所敏、通判胡汝砺、推官刘垓、当涂县知县张宏纲,为弘治丑科进士江西布政…
仙踪江淮桥
仙踪江淮桥位于安徽省含山县仙踪镇,始建于明嘉靖庚子年(公元1540年),距今有450多年,江淮之间大旱,仙踪老百姓捐款修建江淮桥。桥体与引桥长53米,宽约6米,下有三个拱券,桥墩两侧均有分水墩,桥面左右各有栏杆护柱42根,都有雕刻纹饰,该桥造型古朴,结构合理,券下条石按镶嵌式传统制式,是典型的明代建…
漕川佘氏祠堂
佘氏祠堂座东朝西,原为三进,一进在“文革”中被拆毁。现二、三进保存完好,尤以二进建筑考究,气势恢宏,其梁柱有镂雕、浮雕、彩绘人物、花草、禽兽、缠枝、祥云等图案,雕刻细腻精美,形象栩栩如生,该祠堂是徽派建筑文化和江北建筑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为研究这一时期南北文化交融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现为省级文物…
叶家桥
明代桥梁,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横跨丹阳河,连接新市、丹阳两镇,在当博公路修建之前,是当涂至溧水官道上的重要桥梁。桥为青石结构5孔拱桥,长44米,高8.5米,桥面中部作花轿顶状。建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清代和民国年间曾重修3次,工艺精细,气势磅礴,有“当涂第一桥”之称。横跨丹阳河,…
博望袁氏宗祠
博望袁氏宗祠位于马鞍山市博望区滨湖行政村袁家自然村。年代为明、清。2019年,博望袁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外5米,建设控制地带:本体外10米。…
当涂天子坟
当涂天子坟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年代为三国。2019年,当涂天子坟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园艺晋墓群
园艺晋墓群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年代为六朝。南起小坝村,北至姑溪河边,东临高岑山河,西至青山脚下,面积约2平方公里。从该处发掘了数十处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瓷器、陶器、青铜器等,集中反映了当涂六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现尚存大量六朝墓葬。2012年,园艺晋墓群被安徽省人民政…
走遍马鞍山市
安徽省旅游景点
当涂县旅游景点
雨山区旅游景点
含山县旅游景点
和县旅游景点
博望区旅游景点
花山区旅游景点
马鞍山市文物古迹
马鞍山市4A级景区
马鞍山市十大景点
全部马鞍山市旅游景点
马鞍山市特产
马鞍山市美食
马鞍山市地名网
马鞍山市名人
马鞍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鞍山市A级景区名录
马鞍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马鞍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马鞍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马鞍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