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旅游
黄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槐塘双坊
槐塘双坊明、清黄山市歙县槐塘双坊包括龙兴独对坊和丞相状元坊。龙兴独对坊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为纪念元末明初槐塘人唐仲实和朱元璋对话而建。明末进行了大的修复改建,清中期进行了维修,近期又对牌坊四周石基进行了加固维护,本体状况基本完好。槐塘双坊四柱三间五楼,坊阔8.63米,白麻石(砂岩…
歙县徽州古城城墙
歙县徽州古城城墙位于歙县徽城镇,时代为隋—清。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东北与绩溪县和浙江省临安市交界,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毗连,西南与屯溪区、休宁县相邻,西北与徽州区、黄山区接壤。徽州古城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建于…
岩寺文峰塔
岩寺文峰塔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北郊的原入村口又称水口塔或岩寺塔,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在通往岩寺高速入口的公路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塔的全貌。该塔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寺文峰塔始建于明嘉靖23年(即公元1544年),为里人郑佐倡建,历时十五载。郑佐,字双溪,徽州岩寺人(所以上文称里人,乡里的意…
贞一堂
贞一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渚口村。始建于明,1673年重建,1910年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67平方米。徽州民国第一祠,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大门两侧有黟县青石鼓一对,雕饰有龙凤呈祥、隐瞒送子等图案。进门为前进,左右两厢,中为通道。过天井即为正厅,正厅有108…
舒余庆堂
余庆堂黟县屏山村建于1600年前后(明万历年间),占地480平方米。大门朝南,正面是水平型高墙。用水磨砖砌成的双柱三楼大型贴墙牌坊,高约10米,砖柱宽50厘米,呈梭形。月梁砖雕细致精美,简朴大方。两层楼檐,层层挑起,承以斗拱,整个牌坊造型的主从、疏密,互为拱托比衬,相得益彰。高大的石库门坊里,是方砖…
梓坞祠堂
坞祠堂明休宁县板桥乡该祠堂为“梓里思昭公之家庙”。该祠堂是休宁保存较为完整的祠堂,是研究明代徽州雕刻及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梓坞祠堂时代为明,位于休宁县板桥乡。该祠堂为“梓里思昭公之家庙”。三进三开间,通进深30米,通面阔15米,总面积450平方米,前后三进依次为“敬德堂”、“享堂”、“寝楼”。该…
天心堂
天心堂位于歙县瞻淇村。建成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幢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住宅。天心堂以布局典雅、雕刻精美著称,现为歙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心堂大门没有花砖门罩,粗扩大方。进大门为门厅,月梁两端置丁头拱,左右为厢房。天井左右为廊,右廊置楼梯。中厅宽敞,两侧厢房较狭。后厅靠边墙留小天井,两侧为廊屋。楼上天井栏杆…
吾爱吾庐民宅
吾爱吾庐是关麓八大家中老大汪令銮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150余年历史。书斋式建筑,门口题额为清末书法家赵之谦所题,典出陶渊明《读山海经》“仲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由门口进入,有一正方形庭院,约四十平方米左右,中有石板甬道直通正厅,四周建有回廊,靠三面墙壁的14根主柱为空嵌暗柱…
尚宾坊
尚宾坊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明。建于1476年。双柱单间三楼,白麻石质。南面额坊镌京闱乡贡进士江衷之门10字,月梁镂鲤鱼纹饰图案,上枋镂双凤朝阳图,栏板镌尚宾二字,北面月梁镂牡丹纹饰图案,额枋镌风云庆会四字,上枋镂双鹤翔云图形。八角柱护斗板八出,栏板上下四出云朵。其转角处用斜拱和枫拱,保存了中国金元…
休宁登封桥
登封桥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年代为明。登封桥坐落在休宁县,为登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的必经之地。桥亦因此成为吉祥之地,俗谚称登封桥上望一眼,--远瞩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桥被洪水冲毁,片石不留,黟县西递村人胡学梓独资重建。民国年间,由县民捐输大米三万斤…
黟县韩氏宗祠
黟县韩氏宗祠位于黟县宏村镇万村,建于明万历年间。进深39米,宽22米,占地约85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庄严肃穆。祠堂分三进,上厅为三层楼享堂,中厅为把堂,下厅为敞厅,前低后高,两个天井,石板铺地。东西两侧山柱不靠壁,祠前有小塘,俗称“绣球”,整幢祠堂成“扑地狮滚绣球”状。内部斗拱为二跳五踩式,曲梁硕…
休宁钟鼓楼
钟鼓楼它是休宁县城的标志性建筑。至正年间的钟鼓楼,史称当时的休宁县尹唐棣集富户14人集资重修钟鼓楼,至正五年(1345)六月破土,次年十一月竣工,其时钟鼓楼为两层楼阁建筑。明崇祯十四年(1641)毁于火,知县朱统钰重建,改为三层楼阁。清顺治六年(1649)邑令翁人龙重修,拆去顶层,复改为两层,下层垒…
雄村五石坊
雄村五石坊包括大中丞坊、四世一品坊、鲍氏墓坊、宗二公墓道坊、余庆堂门坊。五座牌坊在布局、建筑结构、石料选择等方面各有不同,都能体现出它们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但很有历史价值,而且显示出雄村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中丞坊:立在遗址“崇功报德祠”正前方,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
苏雪痕宅
苏雪痕宅属明代中叶砖木结构民宅。该宅平面为凹字形,一脊两堂(前、后堂),二层楼房。通面阔三间,天井两傍有廊,楼梯设于左廊内,楼下明间为客厅。两傍为卧室;楼上明间原有香火座,两傍为卧室。楼下低,楼上高,甚为明显。楼面是在梁上架阁栅,上铺楼板,阁栅断面为方形,间隔30公分,梁架皆穿逗式,用断面狭长的木材…
歙县许氏宗祠(敦睦堂)
许氏宗祠(敦睦堂)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明。许氏宗祠的前进与后进已于“文革-”期间被拆毁改作小学教室,但主体建筑中进享堂仍完好健在。中进享堂的古韵较之皖南许多名祠,诸如歙县呈坎罗家祠堂、黔县西递胡家祠堂、本县龙川胡氏宗祠等,不能相比,许祠的中进享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占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抬梁硬…
歙县鲍氏宗祠
蕃村鲍氏宗祠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竣工落成,占地680平方米,是当地保存完整的清代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鲍氏宗祠坐西朝东,三进三开间,都采用木栅栏护祠外套。两边八字墙,磨砖对缝,“万字”花纹嵌入其中,上有葵花砖雕修饰,下为“虎门纹”,上下均有石基护祠,祠内卷篷轩顶、雕梁画栋。享堂分三格分…
慈光阁
慈光阁古称朱砂庵,原为法海寺,明嘉靖间(1522—1566),玄阳道士居此,题额“步云亭”。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普门僧来此,改法海禅院。神宗敕封“护国慈光寺”,皇太后赐以佛经、佛像、袈裟、锡杖、钵盂等物,盛极一时。曾是徽、宣两州禅林之首。清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和尚(弘仁)和国画大师石涛均曾居此…
汪华墓
汪华墓位于安徽省歙县城北3公里的云岚山。俗名“汪墓祠”。唐永徽二年(651)营建,墓依山南向,根据地形建有巨大的环形扶手,中为圆形封土,墓前原有拜台、神道、翁仲、牌坊等均毁于文革。墓地依山南向,正对府城,左右冈峦屏护。墓前右为享堂,二进五开间,飞檐高瓴,壮丽堂皇,现仅存遗址。左为家庙,两进,有左右廊…
歙县王氏故宅
王氏故宅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大北街100号。该宅始建于清代,主楼为三开间三进深二天井二层木结构建筑。南北开间平均为9.26米,东西进深为20.67米,门前坦开间为9.05米,进深为3.35米,后院开间13.29米,进深为8.48米,厨房开间为3.83米,进深为5.92米,偏房开间为2.78米,进…
黄山古观景亭
黄山古观景亭,初始于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居黄山,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后,寺院亭阁数量渐多。亭阁集揽胜、休憩、避雨诸多功能于一体,更兼点缀景观效应,是景区观光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据黄山旧志记载,黄山曾有历代亭阁40余处。以此推算,平均约1.5公里山路即建有一处亭阁。然时至…
走遍黄山市
安徽省旅游景点
歙县旅游景点
黄山区旅游景点
黟县旅游景点
祁门县旅游景点
休宁县旅游景点
徽州区旅游景点
屯溪区旅游景点
黄山市文物古迹
黄山市红色旅游
黄山市名人故居
黄山市博物馆
黄山市十大祠堂
黄山市十大古村
黄山市4A级景区
黄山市十大景点
黄山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黄山市旅游景点
黄山市特产
黄山市美食
黄山市地名网
黄山市名人
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山市A级景区名录
黄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