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市旅游
嘉兴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戴墓墩遗址
戴墓墩遗址位于平湖市乍浦镇建利村戴墓墩自然村,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聚落址,地表包含少量商周时期遗物。遗址原有高墩,高于现有地表约2.5米,在取土后留下的零星小土堆剖面可见明显地层,现已基本被平。遗址于1958年农民取土时发现,经考古钻探,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93年至1994年修建东西大道时…
吴家浜遗址
吴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来龙桥村吴家浜自然村,北临吴家浜,现已填掉一部分,西南为河,东为田与村庄。据出土文物判断属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晚期,面积约33000平方米。1981年试掘发现,地层堆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耕土扰乱层,厚约30—40厘米,发现少量的近代砖瓦和青瓷片;第二层为文化层,分上层…
三步两爿桥
三步两爿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利民行政村(原石佛寺自然村)东南角,据地方志记载为明建,由聚秀桥和常丰桥相连组成。其中聚秀桥南北走向,常丰桥东西走向。聚秀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16.21米,桥面宽2.27米,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净跨6米,矢高3.61米。桥两侧有石栏板,南北两侧分别有石阶11级和10…
云岫庵
云岫庵座落在鹰窠顶山腰,海拔150米,庵名出自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名句,形象地点出了云岫庵世外桃源的意境。云岫庵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初,建庵伊始,即供奉观音大仕。一千多年来,庵曾五废五兴,明代中叶为鼎盛期。当时普陀山屡遭倭乱,曾有僧尼渡海前来避难。民间传说,观世音菩萨…
西水驿碑
西水驿碑位于嘉兴市区斜西街西端环城西路西侧、京杭运河环城段东岸。坐西朝东。据《嘉兴市志》记载,嘉兴地处要冲,“南通八闽,北连三吴,旁及江右”,驿站建立较早。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于嘉兴城西门建安运站,至宋发展为嘉驿站。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嘉兴路水驿站。明初称西驿站,后屡毁屡建,宣德年间重…
马厩庙大桥
马厩庙大桥位于平湖市曹桥街道马厩村,南北跨于赵泾港上。明代已有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重建。三孔石拱桥,全长39米,宽3.1米,中孔矢高5.2米,拱跨10.1米,边孔矢高2.8米,拱跨6米。石桥采用薄墩连拱技术,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南北各有石阶37级。设条石栏板和方形素面望柱,石桥最高处栏板…
长安闸
长安闸包括上闸、中闸、下闸、水澳和长安坝。是中国大运河上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长安闸始建于唐代,北宋形成复式澳闸。长安闸是宋代江南运河交通和军事上的重要枢纽,是大型船舶平稳顺利进出上下河的重要水工设施(上下河水位高差1.5-2.0米)。水澳分为上澳和下澳,是为上闸室和下闸室输送水、储存水、水量循环利用…
双魁巷
双魁巷位于秀城区东北部,紧靠古运河,全长54米,宽2.5米,石板路面,是典型的明、清里巷建筑形制。双魁巷建于1917年,当时绍兴宋传箕在“洋关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此建有嘉兴海关故称“洋关”)购置一亩土地建造此巷,隐喻“鸳鸯”和“一花双魁”。据说宋原计划开设青楼,后因故未成,遂作民居。巷…
徐志摩旧居
徐志摩旧居位于海宁硖石街道干河街38号,名“安雅堂”。据载房建于1926年8月,是志摩的父亲徐申如为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而建造的。旧居为二进加厢房中西合壁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通面阔13米。前厅及厢房底层有中式廊檐,抱头梁、罗锅椽,雕梁画栋,雅致玲珑。厅内地面铺彩色水泥地砖,是当时从德国进口的洋货,颇为…
海盐海塘(敕海庙段)
海盐海塘(敕海庙段)位于海盐县,年代为明、清。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又称“鱼鳞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东部沿杭州湾一带。此段海塘南至南台头闸北侧,北至城北路口,长约2300米,是钱塘江海塘的重要构成部分。鱼鳞塘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浙江水利佥事黄光升创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
占鳌塔
位于观潮胜地公园内的占鳌塔,又名镇海塔,是一座为潮神而建造的楼阁式佛塔,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至今已有380多年历史。它是典型的中国式宝塔,也是中国浙江沿海的古塔中是最为精致的。占鳌塔高40米,周围25米,平面呈六边形,外观七层,内为八层,砖身木楼,造型极为壮丽。登临占鳌塔观一线潮,是海宁潮观赏的…
施家墩遗址
施家墩遗址位于海宁长安镇兴福村。属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于1973年省文管会调查时发现,并对土墩进行局部清理,出土了原始青瓷豆、罐、簠等30余件遗物。历年来采集的标本有印纹陶片和夹砂红陶的鸡冠耳、牛鼻耳等。2009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施家墩遗址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后获知,遗址中心墩大部…
王坟遗址
王坟遗址位于海盐县西塘桥街道西塘社区,由高墩及四周农田组成,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94年8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海盐县博物馆联合对王坟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证明高墩为崧泽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墩顶有良渚文化早期墓葬和祭祀坑,随葬品有石器、玉器、陶器等,陶器组合以鼎、豆、罐为主。墩底…
雀幕桥遗址
雀幕桥遗址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雀墓桥村赵浜自然村,占地面积约45000平方米,南北300米,东西150米。该遗址在1972年造桥时曾发现过一组良渚文化陶器,1982年二普时地区文物普查队发现塌方,经省文物局批准,1983年初挖探沟二条,试挖掘面积26.2平方米,两沟均位于公路以南7米左右的高地北…
大往遗址
大往遗址位于姚庄镇展幸村东北的大往圩。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至商周马桥文化时期遗址。遗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为约3万平方米。1985年、1991年曾进行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堆积时间跨度较长,文化层厚度在1米以上,属马家浜文化的器物有腰沿釜、牛鼻式器耳,石斧等;属崧泽文化的器物有弦纹陶瓮、豆盘、瓦形鼎足等…
高家洋房
高家洋房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紫阳社区紫阳街191号,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庭院面积660平方米。洋房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通面阔30米,通进深40.48米,平面布局呈“回”字型,每层南、北各有六室,东、西各有五室,檐高8.65米,屋顶铺设洋瓦,墙面粉刷水泥,廊道由5个拱门…
鱼池汇桥
鱼池汇桥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古窦泾村曹家兜,又名广福桥。建于民国十年(1921)。系七孔有栏石板桥,东西横跨鱼池汇港。全长39.4米,桥面宽2.2米,底宽2.6米,矢高3.2米。中间桥柱为墩式,其余桥柱为条石竖置式。桥面由4块条石平铺而成,东西各有8级台阶。桥侧共有16个天磐石,并刻有花纹。桥栏…
皇坟山墓葬群
皇坟山墓群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九里村,西距里仁桥500米,南临新塍塘,北靠木桥港村2组农田,东距秀洲大道100米。从出土文物情况分析,系东汉土墩墓葬群,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土墩,南北长80米,东西长60米,面积约4800平方米,像座小土山,当地俗称“王文山”(当时的调查人员误听作皇坟山,后公布文保单…
塔塘桥
塔塘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余新社区余新铸造厂西侧,西距乍嘉苏高速1000米。据《嘉兴府志》可知,建于清同治年间。系单孔石拱桥,东西跨海盐塘。全长45.93米,桥面宽3.45米,桥底距水面8米,拱跨14米。桥落坡呈喇叭状,东落坡喇叭口宽4.38米,西落坡喇叭口宽4.76米。桥身东面两侧各有3个天盘石…
盛家埭遗址
盛家埭遗址位于海宁盐官镇安星村盛家埭自然村。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距今约4500年。于1978年3月发现,同年4月进行试掘,清理土坑墓1座,墓内出土随葬品9件,器物有鼎、簋、双鼻壶、圈足盆等。1989年中日联合考古队进行考古调查,采集标本有夹砂红陶“T”字形鼎足,泥质灰陶簋、单把壶、圈足盆、双鼻…
走遍嘉兴市
浙江省旅游景点
桐乡市旅游景点
嘉善县旅游景点
海宁市旅游景点
南湖区旅游景点
海盐县旅游景点
平湖市旅游景点
秀洲区旅游景点
嘉兴市文物古迹
嘉兴市红色旅游
嘉兴市名人故居
嘉兴市博物馆
嘉兴市4A级景区
嘉兴市十大景点
全部嘉兴市旅游景点
嘉兴市特产
嘉兴市美食
嘉兴市地名网
嘉兴市名人
嘉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嘉兴市A级景区名录
嘉兴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嘉兴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嘉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嘉兴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浙江省三大名湖
浙江五大佛寺
第一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十大人文古道
浙江十大风情古道
浙江十大经典古道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七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