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涟源市旅游
涟源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世业堂
世业堂,位于湖南省涟源市三甲镇铜盆村,始建于清嘉庆初年,道光28年挂匾。由举人梁治达主修,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座北朝南,石基砖木结构,由前堂、正堂、可以居、左右厢房、护卫墙、上下马石、水井、停尸堡等组成,天井院落组合型格局,世业堂绘雕工艺精美。颇为罕见的是,“世业堂”院落…
谭家花屋
欢迎来到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谭家花屋参观指导(或游览)。游客们也许你见到这处近现代建筑物有些不以为然,心里也许在问一栋普普通通的民宅国家为何要对它进行保护呢?先听我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个世纪30年代末,日军入侵华北,一时间战火纷飞,狼烟四起,“偌大的华北容不下一张课桌”,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几近瘫…
乐恺堂
乐恺堂位于涟源市金石镇桃林坝村桃林湾,是清代“翰林父子”谢振定、谢兴峣的祖居地,也叫“谢家大屋”。2011年,“乐恺堂”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桃林湾现在的三进九厅“乐恺堂”大屋是湘中地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之一。乐恺堂是清康熙17年(1678年)谢添荫、谢添弦兄弟修建的,堂名“乐恺”,取父…
湘军名将故居群
湘军名将故居群(含老刘家、存厚堂、光远堂、德厚堂、师善堂、云桂堂、锡山堂)涟源市杨家滩俗称杨市,是湘中地区有名的千年古镇,曾是湘乡、邵阳、安化交界处的交通要地,境内巍巍龙山高耸入云,涓涓孙水蜿蜒东流。据史记载汉代涟道故城就在今杨家滩地区,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形成了集镇,到近现代,这里更是人文荟萃,名人辈…
湘安古道
这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名称“湘安古道”,起点湘(潭),终点安化梅城。这条古道虽然蜿蜒曲折,三尺来宽,却是古代大梅山地区进出的主要通道。此古道未见县志、族谱记载。其名,根据仍残存于古道上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复修半排上乐善亭碑记》,当地人现称呼该道路为“湘安古道(湘乡至安化)”。现存完整古道…
新车桥
在涟源市蓝田镇东郊的温江,有一古风雨桥,名新车桥。始建不详,从古碑中可知,该桥曾多次补修。清咸丰六年(1856年)重修,长35米,宽5.6米,石墩、木梁、木板路面,柱式木结构,重檐小青瓦屋面,上覆亭廊,桥廊柱子上挂联数幅,桥北柱联曰:“春秋浩气光青史,日夜温泉下大江”。1989年,涟源市政府将该桥公…
涟源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始建于清代,石基砖木青瓦结构,四合院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370.4平方米,风火墙及牌楼式大门突出,纵向中心轴线上有乐楼、主堂、享堂、关公堂,厢房和杂房均衡配置。祠内有碑文和族谱等文献资料,对研究地方历史和家族文化的人文历史发展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杨市镇彭氏人口约有两至三万。彭氏是一…
李聚奎故居
李聚奎故居位于今涟源市龙塘镇新石桥村,始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故居坐北朝南,东西两端前后突出厢房,呈对称长五间形制,砖木结构,占地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共有1厅(堂)12房,另有猪舍、牛栏、柴房等杂房。条石为基,青瓦为盖。正堂屋设木制神龛和鼓楼。故居现保存较好的是正堂屋和东边…
罗云故居
罗云故居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00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罗云故居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卧云亭
卧云亭位于涟源市斗笠山镇天井村大坳岭,始建于1905年,由娄星区万宝镇晚清先贤邓起玉捐资修建。相传,邓起玉自幼家境贫寒,16岁去安化县东坪谋生,从老家娄底万宝洞冲湾出发,4天400多里路,身无分文,和他一起出发上路的只有随身的三个桐叶皱粑。途径大坳岭,邓起玉吃了一点皱粑充饥,没有水喝,因劳累在路旁的…
红旗居民点
红旗居民点(共产主义示范村)位于湖南省涟源市山甲乡玉屏村,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墙上到处写着毛主义语录,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同类建筑全国都十分少见,文物价值极高。 4500平方米。共6栋平行的平房。1958年涟源县红旗公社拆除300多间正屋、40多间堂屋建集体宿舍和公共食堂,与次年底完工。建筑…
走遍涟源市
娄底市旅游景点
涟源市文物古迹
涟源市名人故居
涟源市4A级景区
涟源市十大景点
全部涟源市旅游景点
涟源市特产
涟源市美食
涟源市地名网
涟源市名人
涟源市A级景区名录
涟源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