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旅游
洛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回洛仓城遗址
回洛仓始建于隋大业年间,是隋炀帝在洛阳周边设置的“国家粮仓”,其主要功能是为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回洛仓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小李村、马坡村以西,310国道从中横穿。2013年1月,“浮出”地面的整个隋朝回洛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回洛仓内各个仓窖的大小基…
史家湾遗址
位于洛阳市西郊史家湾村东的台地上,东西宽约270米,南北长12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南部断崖下的涧河由西南向东北环流而过,隔河与王湾遗址相望,相距不足一公里。该遗址没有进行过发掘。据勘探得知,在遗址东部距地表0.3米以下,有大面积的居住面,土质坚硬,夹以杂物,该遗址南北长60米,东西宽约40米…
寺河南遗址
寺河南遗址位于孟津县城关镇寺河南村东北,瀍河南岸丘陵台地上。遗址西临沟,北、东两面临瀍河,南接邙山丘陵坡地,土质疏松,土色黄红。2000年8月1日,孟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1月13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寺河南遗址东西长370米,南北宽273米,面积…
邵雍故居(邵雍祠堂)
邵雍故居又称邵雍祠堂,位于洛阳师范学院以北,是北宋哲学家、易学家邵雍的故居。大门原本的朱红已脱落,门上横书“安乐窝”三个大字,邵雍自号安乐先生。大门右边黑色的牌子上写着“先贤邵康节故居”。邵雍故居在北宋末年已衰落,到金代被改为“九真观”。直到明朝景泰年间,河南知府虞廷玺将其修复,清代亦有复建。然而保…
汝阳观音寺
观音寺坐南朝北,前低后高,走进门去,依次可以看到一座硕大的山门,高耸的钟楼,三间大的头殿、二殿、三殿(正佛殿),精致的石砌“一步三空桥”,左右对称的迎旭阁、横霞阁及两孔石窑。东面窑里的石雕佛像,额题是“何须面壁”,两侧挂着“莫向他山借石,还来此地做人”的一副对联,所含禅机耐人寻味。西面窑额题“圣泽日…
金山庙
金山庙位于洛宁县陈吴乡洛宁金山庙村,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曾对其重修。该庙宇坐北朝南,现存大殿、耳房、石狮、门楼、石碑等。大殿面阔五间,悬山式,柱子均为石质,檐下五踩单昂斗拱十一组,其中柱头科六组,平身科五组,昂面为扁五角形,蚂蚱头呈龙头形,使用了减柱法,金柱直接穿过五架梁,整个大殿雄伟壮丽,殿东有…
洛宁坡头遗址
洛宁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20多处,主要分布在洛河两岸乡(镇),另外,河底、东宋、下峪等乡(镇)也有分布。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禄地遗址、西王村遗址、唐坡遗址、坡头遗址、古村遗址和寨子遗址等,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最大面积20万平方米,文化厚层一般为1—3米。多年来,考古专家和学者曾多次对遗址进行过…
孟津新庄遗址
新庄遗址位于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西北,黄河南岸丘陵台地上。遗址东西两面临沟,北临黄河故道,南部与丘陵台地相连,土质疏松,土色褐黄。1975年7月28日,洛阳市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新庄遗址面积约61394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在遗址的地表和断崖上可采集到丰富的仰韶和龙山文化遗物。 …
马东村泰山庙
马东村泰山庙位于马店乡马东村,为清代建筑,整体建筑坐北面南,现仅存卷棚式前殿、献殿、正殿和后殿,山门和戏楼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学校时被拆毁。前殿、献殿和正殿分布紧凑,且前殿与献殿呈垂直布局,较为特殊。前殿为一卷棚加歇山式建筑,筒板瓦覆顶,面阔三间,一斗三升斗拱二十四朵,平板枋下设垂花柱,整个建筑活泼…
北冶瓷窑遗址
北冶瓷窑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北冶乡北冶村,2007年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洛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分布范围广,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20米,面积24000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依山面水,南部紧邻村道,北为居民区,在地表散布窑具、瓷片及部分大小不一的红烧土等遗物。出土标本较多,制作工艺…
洛出书处碑
洛出书处位于河南省洛宁县西20公里的长水镇,这里是黄河最大支流洛河---出峡入川交界地。河洛文化之源---洛书就出在这里。该处,现在洛书之标志---刻有洛出书处四个大字的汉魏时期和清雍正二年的两通遗存大碑,此碑恰在洛河上下游分界处,上游多系深山峡谷,下游一马平川,为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其西侧为龙头山,…
魏明帝高平陵
高平陵是三国魏文帝曹丕长子魏明帝曹睿及其皇后一一明元郭皇后的陵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工业区茹店村东南700米处的霸陵山下,据(《三国志.魏书.明帝记》)。曹睿,字元仲,生于建安10年(公元205年),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被立为皇太子,黄初七年五月丁巳即皇帝位,帝位15年,於景初三年(公元2…
新安城隍庙
新安城隍庙位于新安县魏郡大街广场西13号,坐北朝南,现存大殿1座,面阔3间12米,进深3间8米,四面起坡,面覆绿色琉璃筒瓦及黄色琉璃筒瓦,后檐共八攒斗拱:二攒转角斗拱,二攒柱头科斗拱,明间二攒,补间、次间各一攒平身科斗拱,斗拱为重翘重昂七踩斗拱,歇山式建筑。据《礼记》中记载,古代天子在十二月举行祭祀…
林森桥旧址
林森桥旧址,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新生村洛河滩。由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修建,1936年2月15日开始动工,1937年8月建成。该桥南北走向,桥长380米,桥面宽近7米,是洛阳至韶关、界首、至嵩县的公路通过洛河的重要桥梁。1940年洛河涨水,将桥北段冲毁100多米,同年10月修复,1941年完成通车。1944…
程氏旧宅
程氏旧宅北靠崤山,南临渡洋河,占地20亩,共有宅院5座、祠堂1座。该宅是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敕封骁骑将军程福亮的故居,程福亮是宋代名人程颢、程颐的第二十二代孙。程氏旧宅结构严谨,气势宏伟,建筑布局以祠堂为中心,由5座宅院组成。西侧有两处宅院,保存较好:一处为二进院落,前由面阔5间的正房、面…
十方海会普同之塔
十方海会普同之塔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白河镇五马寺村塔坪组。为密檐式六角古塔,共七层,每层高1.8米,高12.6米,该塔正面镶有塔志铭,上刻《十方海会普同之塔》嘉靖壬寅(1542)。塔上有陶制原殿式门楼,卷尾龙吻,坡脊均为简瓦饰状。其密檐每层各方均有八个升状陶斗,托起十一个陶拱。其上又以十二个陶制小斗…
中原清真寺
中原清真寺位于洛宁县回族镇中原村,始建于清代,现存有山门、南北耳房、南北厢房、献殿和正殿。山门坐西朝东,面阔一间,硬山式建筑。南耳房面阔三间、北耳房面阔四间,南北厢房均面阔六间,硬山式建筑。南北耳房和厢房木结构均为早期构件,砖墙后翻修。正殿和献殿均为坐西朝东,面阔均为三间,硬山式建筑。寺内现存古碑三…
洛阳文峰塔
始建于宋代,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建。明清时附近还有一湖泊和一庙宇(现已废毁),塔、湖、庙交相辉映,形成了当时河南府城内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景点位置洛阳市老城区老城东南隅东和巷东端…
下村遗址
下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五头镇小庄村西河东岸二级台地上,地势北高南低。分布范围广,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米,在地表发现有较丰富的陶片等遗物。遗址周围的断崖上暴露有大面积的灰坑,包含物较为丰富,文化层厚度3米左右,遗物有泥质陶和夹沙陶,以泥质陶为主;陶色有灰陶、红陶、褐陶和彩陶;纹饰有绳纹…
孔子入周问礼碑
位于瀍河区下园街至东关大街入口处之北侧,碑正中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字。由东关大街北侧原文庙旧址处迁此。碑为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河南府尹张汉书丹,洛阳县令郭朝鼎刻立。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等载,东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孔子偕南宫敬叔由鲁(山东曲阜)适周(洛阳),问礼于老子(…
走遍洛阳市
河南省旅游景点
洛龙区旅游景点
栾川县旅游景点
偃师区旅游景点
老城区旅游景点
新安县旅游景点
嵩县旅游景点
孟津区旅游景点
洛宁县旅游景点
伊川县旅游景点
西工区旅游景点
宜阳县旅游景点
汝阳县旅游景点
瀍河区旅游景点
涧西区旅游景点
洛阳市文物古迹
洛阳市红色旅游
洛阳市名人故居
洛阳市博物馆
洛阳市十大祠堂
洛阳市4A级景区
洛阳市十大景点
全部洛阳市旅游景点
洛阳市特产
洛阳市美食
洛阳市地名网
洛阳市名人
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洛阳市A级景区名录
洛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洛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洛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清湖景区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