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旅游
苏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七都广福桥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广福桥位于七都镇隐读村,其西堍为浙江湖州地界,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重修。江苏省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之桥由当时江苏省吴江县和浙江省乌程县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合建,从桥上题刻中可得知,当时由95人捐银99两4钱。桥拱形单孔,由武康石(紫石)、青石和少许花岗石构筑,…
樊村泾遗址
樊村泾遗址在太仓城厢镇樊泾村小区西,上海西路北,致和塘南岸。2016年1月,樊泾河北延沟通工程施工发现。经过2016年初至2017年底的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出的大型仓储遗存、居住基址、道路、桥梁基址等,系元代太仓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是目前除龙泉窑址考古之外,规模最大的一处龙泉窑青瓷遗存…
铁铃关
苏州铁铃关铁铃关,又称枫桥敌楼,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巡抚御史尚维持为抵御倭寇而建。据方志记载,自公元1554年起,倭寇烧劫阊门、枫桥一带,一年后,又从浒墅关窜犯枫桥。苏州军民英勇奋战,终于全歼寇贼。为了保卫苏州城,加强枫桥至阊门一带的防卫,建起了枫桥敌楼--铁铃关。当年与枫桥敌楼同时建造…
楞严经石刻
楞严经石刻位于吴中区光福镇司徒庙。狮林寺位于光福下绞村凤凰山西麓,相传建于南宋。当时,香火极盛,庙宇宏大。清乾隆帝至江南巡视到玄墓山,途径狮林寺小憩,手书狮林寺御额。光绪年间,住持定元法师时曾中兴一时,后日渐衰败。民国期间尚留金刚殿三间、大雄宝殿五间、观音殿五间、飞锡堂三间以及厨房等用房二十余间。文…
盛泽中和桥
中和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王家庄街,跨市河。始建年代未详。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东西走向,单孔梁式结构,全用花岗石砌筑路。中宽2.65米,堍宽3.05米,长18.50米,高3.70米,跨度5.50米。两桥台各有一拱形汇水孔,上有眉额,南为“波月”、“媚川”;北为“悒秀”、“梯云”。两侧桥联…
王锡阐纪念馆(王锡阐墓及祠)
王锡阐纪念馆(王锡阐墓及祠)座落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西圩(今震泽中学旁),这里树木翠郁葱茏,环境肃穆幽静。清乾隆《震泽县志》记载:“处士王锡阐在十都镇西圩。”墓修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即王锡阐逝世后第二年。顾炎武赠诗有“白云满江天,高士今何处”之句,故墓碑题刻为“高士王晓庵先生之墓”。道光七…
戒幢律寺
戒幢律寺位于苏州阊门外虎丘路西园弄18号。别名戒幢律寺,俗称西园。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始名归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寺内五百罗汉堂为中国四大罗汉堂之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安徽九华山西园寺位于神光岭南半山腰,全国重点寺院。始建于明代,原名景德堂,清康熙六…
余家当铺
余家当铺原名立三堂,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古镇社区典当里。余爱山在明万历年间(1619年)从安徽的休宁县到千灯吴家桥经商,通过父子两代创业,积蓄后成为富翁,并在此建造徽派建筑群,沿街设店铺、当铺,往里延伸为住宅等。“余氏典当”是由余爱山的第二代传人余尚德于清顺治年间在千灯镇上营建的徽派建筑群。余宅朝东落西…
翁氏丙舍
瓶隐庐(翁氏丙舍)属于翁同龢墓附属建筑。在西门外虞山鹁鸽峰麓谢家浜,本是翁氏先人墓庐,翁同龢晚年因力主光绪亲政变法被慈禧削职归里后隐居于此,直至病逝。丙舍,指墓庐,翁氏丙舍为清同治年间翁同龢及其次兄翁同爵所建,背虞山面尚湖,内有屋舍、庭园、假山、池塘、茅亭、树木、颇具山水园林格局。初创简陋,后渐扩充…
垂虹桥遗迹
垂虹桥素以“江南第一长桥”闻名遐迩,位于吴江市区东门外,旧名利往桥,俗称长桥,始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年),其时为木结构,有一座名曰“垂虹”的亭子翼然立于桥心。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重建,为85孔,大德八年(1304年)增至为99孔。泰定二年(1325年)易石重建,为62孔,桥中间有三大孔凸起…
陆慕御窑址
陆慕御窑址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御窑社区(原陆慕镇御窑村),由两座姊妹窑组成。古砖窑为清朝晚期,始建年代要更早一些,砖窑拱形门尚保留历年维修的痕迹,据调查曾为清皇室烧制过金砖。窑为双窑连体窑,南北座向,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35米,南北长33米,占地1255平方米。外部为连体结构,内部窑膛和烟囱各自…
楞伽寺塔
楞伽寺塔俗称上方塔,位于石湖上方山顶。进入上方山森林公园大门左拐,至山脚拾级而上,便到了楞伽塔院,而楞伽寺早废。塔始建于隋大业四年(608年),由吴郡太守李显所建,因“树因之最,无过起塔,崇福之重,讵甚建幢”,故“在郡城西山顶上营造七层宝塔,以九舍利置其中,-外重,石椁周护,留诸弗朽,遇劫火而不烧,…
仲雍墓
仲雍墓在城区北门大街西侧的虞山东岭之上,墓坐西朝东。四周巨石嵯峨,古柏林立,整个墓区占地约2160平方米。墓冢封土直径4.5米,高约2米,外设罗城和拜台,内竖明、清间所立“商逸民虞仲周公墓”等碑刻三通。墓道沿山势曲折而下,长达400多米。自北门大街上山,依次有清乾隆年间所建四柱三间冲天式石坊三座。在…
陈去病故居
陈去病故居同里镇三元河畔,有一条石板小街三元街,往西不远处,便是陈去病故居。大门面街临河,罩墙高耸,环静幽静。陈去病故居是一处古朴平常的清代居名,占地一千三百六十四点平方米,门楣上方原有“孝友旧业”匾额,进门见有半亭、家祠旧迹,百尺楼、浩歌堂等建筑,历经风雨沧桑,垣几近残危房。进门朝东有一月洞门,楣…
潘世恩宅
潘世恩宅位于城区临顿路钮家巷,原名留余堂,又称太傅第。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潘士恩宅原有房屋三路六进,后部园林仍以凤池园为名。如今园已废毁,尚存住宅三路四进,占地2135平方米,建筑面积1484平方米。历史沿革:潘世恩历乾嘉道咸四世,在朝五十余载,官至三公,位极人臣,为清代汉臣中所罕见…
木渎古松园(蔡少渔旧宅)
山塘街鹭飞桥东五十步有古松园。其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宅内各处建筑古朴雅致,雕刻十分精细,有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园有一株明代罗汉松,苍翠虬劲,姿态优美,古松园即因此松而名。古松园为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所建。蔡少渔祖籍洞庭西山,原在上海做洋货生意,发达回乡…
吴晓邦旧居
吴晓邦旧居位于太仓市沙溪镇白云路。吴晓邦旧居为西洋式两层小楼,建造于1927年。1927年至1928年,吴晓邦回家乡太仓县立初级中学乙部任教时在此居住。2000年,吴晓邦旧居开放,有吴晓邦生平事迹展。吴晓邦(1906~1995),沙溪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实践者,舞蹈表演艺术家、理论家…
苏州章太炎故居
章太炎故居位于苏州市锦帆路38号。章太炎1932年起多次来苏州讲学。1934年,购得锦帆路新式洋房一所,定居苏州,在此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章太炎居苏时,正值日本侵华日紧,他多次发表抗日声明,曾北上面见张学良,促其出兵抗日。1936年6月病逝于苏州寓所,灵柩暂放在章园的防空洞内。1955年4月灵柩…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
江苏提刑按察使署位于苏州古城内道前街170号。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清雍正八年建。提刑按察使是主持一省司法谳狱的官吏,为朝廷三品大员,俗称臬台,其地位仅次于巡抚(抚台)和布政使(道台)。清道光三年三月林则徐来苏接任江苏提刑按察使,时年39岁。民国时期江苏提刑按察使署被江苏高等法院占用,救国“七君子”…
志仁里民国建筑
志仁里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北角阊门内下塘,东接仓桥浜,西至浒溪仓,全场166米。这里处于深巷之中,并不容易寻到。从仓桥向北约200米左右,可以看到风格异于四周的一群建筑物,这里便是志仁里。写着“志仁里”的门牌有十九个,这些风格、规模不一的民国建筑排成了三排,从南至北先是一排带有石库门的平房,中间部分为二…
走遍苏州市
江苏省旅游景点
姑苏区旅游景点
吴江区旅游景点
吴中区旅游景点
常熟市旅游景点
昆山市旅游景点
张家港市旅游景点
太仓市旅游景点
虎丘区旅游景点
相城区旅游景点
苏州市文物古迹
苏州市红色旅游
苏州市名人故居
苏州市博物馆
苏州市十大祠堂
苏州市4A级景区
苏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苏州市旅游景点
苏州市特产
苏州市美食
苏州市地名网
苏州市名人
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苏州市A级景区名录
苏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四大铜钟
姑苏雕楼三奇葩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