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
宜昌市旅游
宜昌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肖家山墓群
肖家山墓群位于枝江市七星台镇肖家山村,东周、汉、晋代墓群。包括肖家山墓地、杨家山墓地、谢家山墓地。肖家山墓地位于七星台镇肖家山村二组,面积约10万平方米,墓葬分布密集,已发掘23座东周、汉、晋时期墓葬。杨家山墓地位于七星台镇肖家山村三组,面积1.3万平方米,采集标本有泥质灰陶豆柄、器口沿、器腹片等,…
归州城遗址
归州城遗址位于秭归县归州镇。明、清代遗址。归州城是明清时期秭归县治所在地,整体形似葫芦,俗称“葫芦城”,以红砂岩条石沿山势起伏而筑。现存城墙是嘉庆九年(1804)所建、光绪年间重修。三峡工程蓄水前,可见长度约1500米的城墙和“迎和”、“景贤”两座城门。三峡工程兴建后,两座城门被搬迁至茅坪凤凰山,城…
赵家湖古墓群
赵家湖古墓群位于当阳市河溶镇赵湖村东。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赵家湖墓地、金家山墓地、郑家洼子墓地、李家洼子墓地、杨家山墓地组成。1973年至1979年发掘294座中、小型竖穴土坑墓。墓葬形制有一椁一棺、无椁并棺、无椁单棺、无椁无棺四类?,葬式均为仰身葬。237座墓出土随葬品,按质地划分有陶器、铜器、锡…
板庙
板庙位于榛子乡板庙村南部20米处兴保公路上,板庙村即因此而得名。该建筑坐南朝北,面积约14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硬山顶,有穿斗式构架。建筑有前、后殿,中有并列两个小天井。该建筑始于明代,清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重修,民国七年即1918年整修。该建筑为小青砖小青瓦,后殿正中彩绘有一巨大麒麟,栩栩如生。…
杨守敬墓
杨守敬墓,位于宜都市花庙乡龙窝村。1915年,杨守敬在北京去世,第二年遗体归葬于此。原墓1960年被毁。现墓为1987年当地政府重建。墓呈半圆形,底径2•5米,封土高1•7米。墓前立三厢碑一座,碑东向,高3•1米,宽1•95米。碑首刻杨守敬遗像,碑阳刻…
夷陵圆通寺
圆通寺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界岭村。始建于元代,清康熙、光绪年间重修。现仅存山门、主殿及数通碑刻。山门,面阔三间14.3米,进深一间7米,抬梁式构架,硬山布瓦顶。门额嵌石匾,阴刻楷书“圆通禅寺”。后殿,为寺主体建筑,面阔三间14.85米,进深三间11.86米,抬梁式构架,悬山布瓦顶。殿前有石经幢一对…
鸣凤塔
鸣凤塔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龙舟坪村,清代石塔。清同治二年(1863)至四年(1865)知县景汇、陈维模率乡绅刘文源、方可儒、李芹芳、李植达等人修建。八角七级楼阁式,通高27.5米,塔基边长4米。塔门面南,拱形,高2.2米,门额嵌楷书“鸣凤塔”石匾。二层以上每层交错设二拱门,余壁设龛浮雕坐佛。…
秭归楚王城遗址
秭归楚王城遗址位于秭归县郭家坝镇楚王村东南100米,东周遗址。地处长江南岸山顶上,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址平面近椭圆形。残存城垣约100米,底宽3米,残高4·2米左右,其中部有宽约2·5米的缺口。城内西北部有一不规则形台基,残高3米,面积约3600平方米。城内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夹砂红陶,…
兴山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位于兴山县峡口镇建阳坪村。清代建筑。四合院式布局,面阔三间13.5米,进深16.37米,由门厅、堂屋、厢房、天井组成。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硬山青瓦顶,两山设如意山墙。正立面采用灰塑牌楼装饰贴面。祠内存有“王氏宗祖历代昭穆位”碑和王氏第十一世王尧祚墓碑二通。该祠堂历史沿革清楚,对于研究当地民…
石门洞石刻
石门洞石刻石门洞位于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干溪村,又名龙王洞,为宜昌八景之“灵洞仙湫”,明初被太祖朱元璋“敕赐灵济”。洞口朝南,宽76米,高22米,深75米,因自然力作用而形成三级阶梯状。洞内现存明、清、民国时期碑刻40余通。其中以“列岫丛青”碑、“游石门洞记”碑和“重建灵济殿记”碑等最为著名。该洞是明…
桃源塔
桃源塔位于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冲村,清代砖塔。坐北朝南,六角七级楼阁式,高约15米。塔门面南,拱形,门楣上方刻“古桃园”三字,落款:“陈姓、黎姓修建于清同治三年”。门内有阶可上至第六层,除第一层设大门外,每层在不同的方位各开一小窗。塔顶六角均吊有铜铃。该塔是目前秭归仅存的两座古塔之一,保存较为完好,为研…
鸣凤山摩崖石刻
鸣凤山摩崖石刻位于远安县鸣凤镇凤山村。明、清代石刻。共10余处摩崖石刻,散落鸣凤山间。多数摩崖石刻文字镌刻于红砂质山体上。重要的石刻有刑部苏爷爷遗鞋处、沮江赤壁、仪明岗、“鸾凤常鸣甲寅暮春邑人简而可题”、龟蛇二将、华真洞、指路碑,飞岑叠翠。玉台流霞、寿、麈寰蓬岛、多子岩、观音帽、白云深处等14处。该…
盐井寺河神亭
盐井寺河神亭位于长阳县渔峡口乡盐井寺中部。坐西朝东,六角三层楼阁式石亭,底边长1.8米,通高6米,角檐飞挑,蹲兽柱础,三层塔式顶。下层两柱浮雕盘龙,四柱刻对联,中部嵌乾隆十一年(1746)碑,高1.98米,宽0.86米,厚0.16米,碑文楷书12行325字,记盐井寺得名由来及新修文昌玉皇阁经过和寺庙…
任家垄遗址
任家垄遗址位于当阳市脚东乡绿林山村南300米新石器时代、周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暴露出灰坑、红烧土。采集有石凿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黑陶次之,纹饰有弦纹、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缸、壶等,属石家河文化。周代陶片有夹砂红陶绳纹鬲足、泥质灰陶盆口沿及豆柄等残片…
汉土疆界碑
汉土疆界碑位于五峰县红渔坪乡漂水岩村谢家坪乡竹桥村。2通,形制铭文相同。刻于雍正三年(1725)。大理石质,圭首,方座。通高2米,宽0.8米,厚0.23米。楷书,额题“汉土疆界”4字,正文28行1700余字,记汉族土家族-区界线、历来纠纷及解决方法。系湖广总督府、湖广荆州府为使汉土疆界“永息争端”而…
青龙寺碉堡
青龙寺碉堡位于五峰县仁和坪镇杨柳池村。民国时期,国民党七十九军抗日和国民党区长向丹池为防卫所建。碉堡占地面积40.3平方米。分三层,均为青石块和条石垒筑而成,略呈方形。面阔6.4米,高7米,墙厚0.60米。墙体二层均有呈梯形的射击孔瞭望窗,顶部有哨垛。它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遗存。(第…
麋城遗址
麋城遗址位于当阳市两河乡麋城村富里寺南1·5公里,东周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城址平面略呈椭圆形。夯筑城垣,墙底宽约18米,顶宽5-10米,残高6米,南、北两面各有一缺口。城内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有少量泥质黑陶;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盂、豆、罐等。(第三批)…
夷陵盘古庙
盘古庙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古村坪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道光二十二年(1842)维修。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布局,面阔三间10米,进深15.8米。穿斗式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该庙是湖北省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纪念“盘古”的宗教建筑,对于研究湖北史前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五批)…
金湖墓群
金湖墓群位于枝江市仙女镇金湖村,东周时期墓葬。由青冢和青隆包墓组成,均有圆锥形白粘土封土堆,其中青冢封土堆残高6米,底径59米,面积4404平方米;青隆包封土堆残高4.5米,底径40米,面积1615平方米。该墓群应为东周时期楚国贵族墓群,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渔洋关苏维埃政府旧址
渔洋关苏维埃政府旧址(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胜利路13号)。保护范围:东抵钟岭老岩脚、北抵原交管站墙边、西抵胜利路路边、南抵黄国安民居排水沟。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东向外延伸至钟岭路边,东北自旧址公厕向外10米,北向外延伸至工行老宿舍墙脚,南延伸抵黄国安民居墙脚。…
走遍宜昌市
湖北省旅游景点
夷陵区旅游景点
远安县旅游景点
枝江市旅游景点
长阳县旅游景点
当阳市旅游景点
兴山县旅游景点
五峰县旅游景点
宜都市旅游景点
秭归县旅游景点
西陵区旅游景点
点军区旅游景点
猇亭区旅游景点
伍家岗区旅游景点
宜昌市文物古迹
宜昌市红色旅游
宜昌市名人故居
宜昌市博物馆
宜昌市4A级景区
宜昌市十大景点
全部宜昌市旅游景点
宜昌市特产
宜昌市美食
宜昌市地名网
宜昌市名人
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宜昌市A级景区名录
宜昌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昌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度湖北省旅游度假区
2020年“与爱同行惠游湖北”优质服务景区
2020年“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最具人气景区
2021年度湖北省旅游度假区
湖北省2022年最美城市公园
2022年湖北省旅游休闲街区
2022年度湖北省旅游度假区
2022年湖北旅游名街
第二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2023年湖北旅游名街
第三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