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游仙区旅游
游仙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宋哲元墓
宋哲元墓位于绵阳市东2.5公里的宫乐山宝盖峰下。坐北向南,占地约2000平方米。宋哲元(1885一1940),著名抗日将领,原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1940年5月病逝于绵阳城。墓地曾受毁坏,1978年重建、整修,1979年对外开放。由园林和墓莹两大区域组成,园内筑有高4米余的石质方柱形神道碑,碑的正面…
圣水寺摩崖造像
圣水寺是2009年7月公布的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公布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坐东向西,背靠山崖,前临高坎。前石墙砌12层条石,每层尺厚,计一丈二尺高。中劵拱石门,宽2.1米,高约2.5米,额阴刻“青石流辉”四字,有联:“密密石丛盘古径;涓涓云窦泻寒流。”额意境足,联出北宋张士逊《题…
柏林王家旺天主教堂
柏林王家旺天主教堂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1913年。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柏林王家旺天主教堂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柏林镇洛水村王家湾,由法国传教士柏立山主持修建,坐东向西,由礼拜堂、神父楼和经书学院组成,呈凹字形布置,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为中西合璧…
石堂院石刻题记及摩崖造像
石堂观,又名石堂院,位于魏城镇绣山村3组,坐北向南,七石悬空,峥嵘雄奇,唐宋清各代题刻分布其间,观之奇,赏之雅,是魏城八景之一。同治《直隶绵州志》载:“石堂观,治东六十里岷峨岭下,创自李唐,明末毁于兵燹,康熙中里民任作斌重修,乾隆五十一年僧源明培修。”198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2012年被公布…
飞龙山革命战斗遗址
飞龙山红军战斗遗址位于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飞龙村六组。其中,在位于山顶的飞龙山战壕里,红军击退了反对势力5次发起的进攻。1935年3月底,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成功,红军主力剑指绵阳、江油。为阻击国民党军田颂尧部溃逃部队重新来犯,以掩护主力部队发起中坝战役,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奉命沿飞龙山一带山脉布防…
北山院摩崖造像及刻经
北山院建筑相当宏伟,殿内有就山势开凿的石刻大佛一尊,大佛为半身,仅头部就高4米、宽4.5米,两侧有十八罗汉。殿后石壁摩崖造像也极为壮观。北山院所在地魏城,历史悠久,西魏建县,唐属绵州,处在四川通往北方的重要驿道金牛道中段。因此,北山院自建成后,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到宋神宗时期,当朝政府曾拨专…
白蝉朱家梁子崖墓
白蝉朱家梁子崖墓(游仙区)保护范围:崖墓分布范围向东外延50米至一碗水村四社朱孝先堰塘坡,向南外延30米至一碗水村四社朱俊平林地小梁子,向西外延20米至一碗水村四社大梁顶,向北外延50米至一碗水村四社朱玉藻林地松树梁。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50米至朱孝先林地小梁子坡,向南外延150米至朱俊…
魏城文风塔
文风塔位于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东约1公里的塔子梁。此塔系魏城驿丞李番为倡导文风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而建,故名。塔为六面体密檐式建筑,形如笔颖,通高13层25米,是风雄伟壮观。塔身置于条石建成的基座之上,基石的地宫落入土中。该塔1层4.53米,边长4.65米,壁厚1.36米,南面有一塔门进入塔室。…
李杜祠
李杜祠在绵阳市东2公里的芙蓉溪东岸。后人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都来过绵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为清澈的芙蓉溪,祠后为葱茏的富乐山。现存大门、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占地6亩,工部词为单檐悬山式抬梁木结构建筑,面积120.96平方米。水榭体量较大,为单檐歇山式顶…
走遍游仙区
绵阳市旅游景点
游仙区文物古迹
游仙区4A级景区
游仙区十大景点
全部游仙区旅游景点
游仙区特产
游仙区美食
游仙区地名网
游仙区名人
游仙区A级景区名录
游仙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游仙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