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淀定慧寺
目的地介绍定慧寺在海淀区四季青镇罗道庄村。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后多次重修。初名善法寺,后改云惠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赐名定慧寺。寺呈四合院式布局。定慧寺坐北朝南,门额及天王殿额皆康熙帝御书。明清两代多次重大修缮。另在寺北有清代太监李莲英墓及雍正年间的关帝庙。位置:位于海淀…
金土城遗址
金土城遗址位于丰台区凤凰嘴村一带,金土城最高处约3米,断断续续,绵亘约百余米,金天德三年(1151年)至五年,海陵王完颜亮将旧燕京城的东西南三面城墙向外扩展,其东北角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西北角在今羊坊店东黄亭子,东南角在永定门车站以南四路通,西南角即今丰台区凤凰嘴,天德五年从上京会宁府迁都至此,改名…
蔡庄土城遗址
蔡庄土城遗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南尚乐镇蔡庄村。1959年发现。土城范围北至蔡庄500米,南至板城1500米,西至北庄500米,东至王家碾1000米左右(板城、北庄、王家碾今属河北省涞水县)。城大体呈正方形,长、宽各约300米。仅存东、西、南3面,北城墙早年被河水冲毁。东南、西南两城角保存…
北京贤良祠
贤良祠在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l03号旁门。清雍正八年(1J730)建。祠坐北朝南,面积约740平方米。大门3间,中轴线上依次为碑亭,左右各一,为六角攒尖亭,内立清世宗宪皇帝御制贤良祠碑。仪门3间,门前左右列石狮,仪门左右又各辟一侧门。正殿3间出轩,东西庑各3间,后屋5间,东西配房各3间。贤良祠是祀王公…
淳亲王府
目的地介绍淳亲王府位于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淳亲王名允祐,清康熙皇帝第七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封为淳郡王,于雍正元年(1723)再晋封淳亲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咸丰十年(1860),王府成为英国使馆。原府邸街门面临御河,其建筑布局分为3路,中路是宫殿式绿琉璃瓦顶建筑,前为宫门5间,大殿5…
北新仓
目的地介绍 北新仓在东城区北新仓胡同甲16号。为明、清两代粮仓。 元代时,东直门一带曾为河道,明中期,仍可漕运,在此先后设立海运仓、北新仓储存漕粮。故南门为海运仓,北门为北新仓,结构呈“日”字形。明代初期官仓有严格的收支制度,收、放粮的容器也有严格规定。明代北京官仓,除用于政府各项开支外,还将…
西什库教堂
西什库教堂旧址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1984年西什库教堂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位于西什库大街33号,建于清初,时…
北京于谦祠
于谦祠在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原有门匾书“于忠肃公祠”,于谦(1398一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土木之变”后,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率军民保卫北京城,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罪”于天顺元年(1457)将于谦杀害,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特诏追认复官,将其故宅改为忠节…
嵩祝寺及智珠寺
嵩祝寺及智珠寺在东城区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原为并排的3座大寺庙:东为法渊寺,中为嵩祝寺,西为智珠寺。是明代的汉经厂和番经厂遗址。法渊寺,前后共五层殿:山门殿、天王殿、无量殿、大雄宝殿和后殿。现已废。智珠寺共有六层殿宇。第一层为山门殿和钟鼓楼,第二层为天王殿3间,第三层为重檐四方殿,第四层为后殿(又…
铁瓦寺
铁瓦寺位于房山区河北镇政府院内,因殿顶满铺铁瓦而得名。铁瓦殿座北朝南,北靠青山,面对大石河。寺院内古柏苍翠,寺后清泉汨汨流淌,景致优雅。泉水长年不断,顺暗沟流入大石河。山门的额楣上嵌匾:楷书“铁瓦禅林”;进山门,两旁各有配殿两间,均厚檐、清水脊;正殿是始建于大明正德年间的铁瓦殿,为清康熙32年重修。…
护国寺金刚殿
护国寺金刚殿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东巷,是原护国寺仅存的部分建筑之一,另有无量殿、功德殿、菩萨殿、僧房、廊庑等。护国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对应,曾是京都名刹。现存的金刚殿保存较好,为明清官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长11.3米,宽24.7米,单檐歇山式,黑…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位于化庄村东龙山,为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槽,解决当时大都(北京)的漕运,上奏元世祖引昌平龙山白浮泉,做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至元二十九年(1292)该段运河(白浮堰)建成,世祖赐名为“通惠河”。明永乐年间曾两度修复通惠河,并于此源头处…
白瀑寺
北京白瀑寺为市区一处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雁翅镇淤白村北,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始建于辽代,因背面毗邻两处瀑布而得名。这里寺内古树悠久、梯田成片、果树繁多,自然环境秀丽,寺院的环境清幽独特。该寺与佛道并存,拥有900多年的历史韵味,是一座辽代古寺,塔高10米,六角实心,下半部为密檐式,上半部为覆钵式,…
东四清真寺
东四清真寺又称法明寺。在东城区东四南大街,寺坐西朝东,有供礼拜的大殿、南北讲堂、水房、图书馆等,面积1万余平方米,大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三座拱门上刻库法体阿拉伯文《古兰经》-,刻工精美,殿后的窑殿为穹窿顶结构,院内树木葱茏,宁静肃穆。寺内文物图书荟萃,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建宣礼楼(清光…
门头沟清水双林寺
双林寺是北京市保护文物,因寺旁靠清水河,辽代古刹名为清水院,后改名双林寺,是百花山瑞云寺的下院,历经金、元、明、清修缮。该寺主要大型建筑于50年代全部拆除,现址仅存元、明时期小殿建筑各一座,都3.5米见方,悬山调大脊,砖雕鸱吻。梁架使用叉手,单层椽子,一斗二升斗拱,山花带悬鱼。是北京地区少有的具有元…
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
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位于沙滩后街55号、59号,为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其校址原为乾隆帝四女和嘉公主府空闲府第。当年,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接受康、梁的变法主张,实行新政,开办京师大学堂为新政措施之一。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现建筑保留有…
福佑寺
福佑寺位于北长街北口路东。清顺治年间建,为清圣祖玄烨(康熙皇帝)的避痘处。清雍正元年(1723)拟分给宝亲王(高宗弘历为皇子时封号)作为邸第,弘历并未迁入,登极后改为-庙,名福佑寺。外垣门西向。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为照壁(长18.5米)、东西牌楼二座(木制)、山门3间,前后有雕龙御路,左右有八字屏墙。钟…
魏太和造像
魏太和造像原位于苏家坨镇车耳营村北台地上魏太和造像亭。该造像为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造,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是北京最古造像。魏太和造像由一块花岗岩镌刻而成,为一佛二菩萨。佛像赤脚立姿,佛身高1.65米,站在莲花台石座上,佛头顶为螺旋发髻,面部慈祥、端庄,造型自然大方。石佛身边雕刻吹拉弹唱舞…
法国邮政局旧址
普普通通的一排法式洋房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100多年前的半殖民地时期,却是法国邮政局的所在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东交民巷成为西方各国的使馆区,外国人的办公、生活都离不开邮局,法国便在此设立了邮政局办理邮政业务。建筑顶部用连续的三角山花装饰女儿墙,让呆板的小平楼变得灵动了起来,六扇连续…
昌平巩华城
巩华城,是明代皇帝北征及谒陵巡狩驻跸之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十九年(1421)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随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停留之处。正统元年(1436)行宫被水冲毁。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驻沙河,礼部尚书严嵩奏请建城及修建行宫,驻兵防卫。嘉靖十七年动工修建,十九年完工…
走遍北京市
海淀区旅游景点
东城区旅游景点
西城区旅游景点
朝阳区旅游景点
房山区旅游景点
昌平区旅游景点
密云区旅游景点
怀柔区旅游景点
延庆区旅游景点
门头沟区旅游景点
丰台区旅游景点
石景山区旅游景点
通州区旅游景点
平谷区旅游景点
大兴区旅游景点
顺义区旅游景点
北京市文物古迹
北京市红色旅游
北京市名人故居
北京市博物馆
北京市十大祠堂
北京市5A景区
北京市4A级景区
北京市十大景点
北京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北京市旅游景点
北京市特产
北京市美食
北京市地名网
北京市名人
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京市国家级水利风景点
北京市国家级森林公园
北京市国家级湿地公园
北京市A级景区名录
北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京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京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