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旅游
黄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屏山舒氏祠堂
光裕堂——舒氏家族的总祠堂。在传统建筑中,屋之门类似于人之面。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门坊在建筑模式上代表家族的脸面,也是整栋建筑装饰之精华所在。与在西递看到的胡氏祠堂不同的是,舒光裕堂采用的是贴墙牌坊的形式,是徽派建筑中罕见的“牌楼门”。“看过九都菩萨厅,再进衙门也不惊”,可见光裕堂气势之恢弘。…
呈坎村古建筑群
呈坎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主要的建筑时代为明初至清末。该村自唐代以来,高官、隐土、巨贾、史志学家、作家、制墨家、书画家代不乏人。据《新安府志》载,仅明代呈坎罗氏官至主簿以上者达110人。该村至今仍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古村落的整体布局和街巷水系,有明清古民居建筑140处。呈坎古民建筑群…
石潭吴氏宗祠
石潭吴氏宗祠明、清黄山市歙县吴氏宗祠包括叙伦堂和春晖堂。叙伦堂又称下门祠堂、百梁厅,始建于明嘉庆年间(1554年),清代曾维修。五间三进,宽15米,进深45米,中进有大小梁100根。后进已改建;前进为清代样式,门楼上的关檐板和斜撑木雕细腻精美,有八仙图形;中进仍保留明代风格,覆盆础,月梁下有藏花丁字…
洪家大屋
洪家大屋,位于祁门县祁山镇东大街敦仁里8号、10号、12号、16号,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包括承恩堂、养心斋、承泽堂、思补斋。主体建筑均坐北朝南,二进二层式砖木结构,总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清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清末两江总督曾国藩入驻洪家大屋,多次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谋划与…
北岸廊桥
位于北岸镇杭徽公路右侧300米处,有二条小路沿着小溪通向廊桥。建于徽州歙县北岸棉溪河上的北岸廊桥大概是徽州廊桥中造型最为别致也最为壮观的一座,它建于清代中叶。该廊桥系3孔石桥,长33米,宽4.7米,高6米,桥廊为砖木结构,高约5米。东西两面长廊墙体装饰各有千秋:其东侧廊墙上辟有8个大型方窗,窗花均以…
北岸吴氏宗祠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该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歙县北岸村。建于1826年。宗祠是凝聚汉民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三间三进。门厅为五风楼,八字墙须弥座石刻与檐下砖雕、博缝…
祁门古戏台
祁门古戏台,在中国戏曲舞台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以来各个时期遗存的11座古戏台是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及实物例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徽州建筑艺术的造诣和成就。祁门古戏台主要分布在城西新安乡、闪里镇汪家村、文闪河流域,历史上这一带文风昌盛。古戏台作为一种演出场所,不仅有娱乐功能,更有宗族教化功…
罗东舒祠
在徽州现存的众多古祠堂中,“罗东舒祠”是最著名者之一。它坐落于现在的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它规模宏大,营造精细,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四进院落建筑层层升高“罗东舒祠”是罗氏族人为供奉其先祖罗东舒先生而建造的。罗东舒,…
黄山摩崖石刻群
黄山摩崖石刻群黄山摩崖石刻,是黄山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它使神奇险秀的黄山更具灵妙之蕴。黄山风景区园林管理者为弘扬黄山博大精深的文化,保护黄山独特绝伦之瑰宝,对全山摩崖石刻进行普查与描漆出新,并辑录成集。黄山摩崖石刻,或一字,或几字,或数十上百字;或咏赞,或抒怀,或记游……皆凝聚着前人丰厚智…
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
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洪坑村。该村是古徽州洪氏家族聚居的主要村落之一,历史悠久,官宦辈出,明清为繁荣期。现该村仍保存有明、清古建筑40余处,进士坊、世科坊、洪氏家庙为其代表性建筑。洪坑牌坊群包括世科坊、进士坊、吴氏贞节坊、吴氏节孝坊四座。进士坊及两贞节坊位村南,跨进出该村入口村道…
汪由敦墓石刻
汪由敦墓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溪口镇木干村北,面临率水,背倚峰峦,周围群山环抱。墓葬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有三层拜台和神道。入口处耸立着一对7米多高的石雕华表,神道两侧陈列着石像生:包括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等各一对。该墓封土堆的前缘顺山势用泛青色的山皮石砌就若干道曲弧形护坝,以形成面…
兴村程氏宗祠
AAAA
兴村程氏宗祠程氏宗祠,祠堂名。程氏宗祠位于黄山区城区5公里的甘棠镇兴村。始建于明代,后被毁,清代后期重建,今仍保留有明代建筑风格。该祠为程灵诜的行祠。始建于1447年春,正堂四槛,东西庞八槛,门屋四槛。前瞰石溪,右临水渠。1486年冬复增寝室四槛。广厦回廊,虹贯钩连。现堂、屋、廊、鹿俱存。建筑宏伟,…
溪头三槐堂
三槐堂坐落在休宁县城南五公里溪头村,是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王经天倡导建造的王家祠堂,因建造时庭院中栽植的三棵槐树而得名,为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原有3进11开间,共约1500平方米,有182根屋柱,柱腰围80至100公分不等。整个大厅内含九个小厅,场面宏大,气势壮观。溪头村…
长庆寺塔
位于歙县城西练江南岸西于山,此处原有10座寺庙,其中长庆寺旁于1119年建有一塔,即长庆寺塔。今寺毁塔存。该塔历代均有修葺。介绍长庆寺塔(又称十寺塔),于北宋重和二年(1119年)由歙县黄备人张应周捐善修建,距今已有近九百年历史。长庆寺塔为密檐式的实心七级方塔,砖石结构,塔体平面近方形,底层平面每边…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在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村,原为农户张志周家,1924年建,长11米,宽9米,占地面积99平方米,共3层,整个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1936年4月,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后,省委机关即在此房办公。屋内有暸望台2处,二楼为省委书记关英等人住处,三楼为省委小印刷厂。以石屋坑村为中心,皖浙赣省…
蜀源牌坊群
蜀源牌坊群及思恕堂位于古徽州鲍氏聚居村落。蜀源村是古徽州鲍氏聚居村落之一,宋建炎年间建村,有800年历史。现有古民居建筑32处,位于村口的三座明清石牌坊和村内清代民居思恕堂就是其中的代表。三座石牌坊由南而北分别为:三间四柱冲天式清代节孝坊、贞寿之门坊,两柱单间明代赞宪坊。思恕堂位于村西北街中,由厅堂…
黄村进士第
时代:明地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东洲乡黄村祠堂名。明嘉靖年间进士黄福所建。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大问问楼有七层斗拱。脊高12米,进深51米,通面宽15.5米,前后共四进,依次为门楼、门屋、享堂、寝楼,每进庭院两侧均有侧廊相连。但门屋前增建有门楼,寝楼后又加一天井,并在后天井的垣墙上做假门楼,在纵轴…
义仁堂
义仁堂又称程家祠堂,原坐落在歙县溪头乡湖岔村靠后山的高地上,坐面朝东。2001年拆迁移至潜口民宅清园内集中保护。清早期砖木结构一层砌明造厅堂建筑。通面阔11.8米,进深19.66米,占地面积232.05平方米。该祠建于清康熙五年(1667),至今已有346年历史,该祠三间两进,规模不大,它是家族融合…
屯溪镇海桥
镇海桥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西出口处。又名老大桥,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始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再遭水毁,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再度重修,是连接屯溪老街和黎阳古镇的交通枢纽。镇海桥全长133米,宽15米,为六墩七孔石质拱桥,桥面和桥栏用茶园青石…
大阜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位于歙县大阜村。始建于1585年,清同治时重修。三进。门厅为五凤楼式建筑,两侧八字墙上饰以细腻的砖雕。中为院落,石板铺地,两侧为虎廊。中进五开间,大厅梁。柱粗硕,雀替、平盘斗等处雕刻百骏,称百马图。月梁上高悬历朝名人匾额。后进高出地坪1米多,七开间,青石檐柱,重檐,有楼。天井池内有一汲水井,…
走遍黄山市
安徽省旅游景点
歙县旅游景点
黄山区旅游景点
黟县旅游景点
祁门县旅游景点
休宁县旅游景点
徽州区旅游景点
屯溪区旅游景点
黄山市文物古迹
黄山市红色旅游
黄山市名人故居
黄山市博物馆
黄山市十大祠堂
黄山市十大古村
黄山市4A级景区
黄山市十大景点
黄山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黄山市旅游景点
黄山市特产
黄山市美食
黄山市地名网
黄山市名人
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山市A级景区名录
黄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