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团结墓地
团结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克镇团结村东约150米的平地上,西距海拉尔区约20公里,北距海拉尔河2公里,南距滨洲铁路3公里。遗址北、东、西三面平坦开阔,现已开辟成农田,南侧地势略高,现为牧场,局部草场被破坏,由于多年风蚀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沙坑。该遗址于1985年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当时…
张应瑞家族墓地
张应瑞家族墓地,又称元代蒙古弘吉剌部王傅张氏家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国公府村北1.5公里的山脚下,于197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葬有元代蓟国公张应瑞及两代先人和后人。墓地地处偏僻山野中,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为较开阔的丘陵地,西侧有两道较深的冲沟,东北面地形成深浅不一的二、三…
开鲁县佛塔
开鲁县佛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城开鲁镇东南隅,又称开鲁白塔,是藏传佛教覆钵式佛塔。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9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长城以北仅存的元代塔式建筑。开鲁佛塔,西北东南朝向,通体白色,塔高17.7米,大青砖彻筑。砖厚6厘米,宽15厘米,长32厘米,比今天通用的红砖长8厘米…
昆都仑召
第一世东-甲木苏桑布进京朝见时,乾隆皇帝赐名法禧寺,因庙宇位于昆都仑河畔,故俗称昆都仑召,召庙大部分为藏式建筑,依山傍水,以大经堂为中心,辅以数个单位殿宇组成不规整的布局,原有殿宇楼阁27座住房60余栋,占地160多亩,最大建筑体为占地1161平方米的恰克沁独贡(大雄宝殿)明柱60根,八进81间,整…
宝善寺
宝善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驻地达兰花,蒙名为巴拉奇如德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原址在西拉木仑河北岸,赐汉名宝善寺,后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迁于今址。宝善寺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建筑群,系典型的藏式建筑,有“小布达拉宫”之美称。原建有8座大殿,总建筑…
饶州故城址
时代:辽饶州故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双井店乡西樱桃沟村民委员会黄土坑村,南距西拉木沦河254米,是辽代时期的古城遗址。遗址分东、西两城,东城大西城小。全长1400米,其中东城长1050米,西城长350米,宽为700米,城墙基宽12米,残高2-4米,墙为夯筑,东西各有2门,门址明显,有瓮城…
荟福寺
荟福寺俗称东大庙。在巴林右旗大板镇内。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帝次女荣宪公主主持兴建,初名巴尔斯(虎)庙,后改名荟福寺。今仍保持原有规模,有大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及后东侧室等,以后殿最为完整,面阔、进深各5间,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像壁画俱存。殿前侧建有覆钵式塔2座,高4.5米。此庙落成后不…
灵悦寺
在喀喇沁旗锦山镇。建于清康熙年间。全寺共有建筑物50余间,占地25亩,中轴线上有山门、前殿、中殿及后大殿等建筑,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佛殿和经堂建筑结构分别为歇山、硬山、楼阁三种,为汉式佛寺建筑的形式和布局。寺内原有释迦牟尼、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塑像,以及高约7米和2米的嘛尼轮,现已残缺不全。旅游…
富河沟门遗址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乌尔吉木伦河东岸。面积约6万平方米。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3350年左右。通过该遗址的发掘,确立了富河文化。这是从统称的“细石器文化”中划分出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一次重要工作。时代:新石器富河沟门…
二道井子遗址
二道井子遗址 位于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2009年考古六大发现之一。当初这里并不叫“二道井子遗址”,而是叫“大灰包”遗址。记者了解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之所以被俗称为“大灰包”,有其特定的历史含义。古人在选择住址时有一定的要求:向阳、周边具备水源和能够控制一定的…
云中郡故城
云中郡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西,土默川腹地,为战国至隋唐时期的遗址。其城垣周长约8公里,呈不规则状,墙体夯筑,东、西、北三面城墙破坏严重,唯南城墙存留较完整。城墙夯土中含有战国至西汉陶片,外层夯土还夹杂北朝遗物。出土有汉魏北朝、战国、秦代的遗存。城中心有一高大土丘,为钟鼓楼…
金斯太洞穴遗址
时代:旧石器、商金斯太洞穴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是旧石器时代至商朝草原先民的居住遗址,洞穴宽16米、深24米,其堆积层厚达5米,共分3层。在最下层的堆积物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5万至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物,有石砧、石锤等工具,还有野马、披毛犀、野鹿和转角羚羊等动物的…
梵宗寺
梵宗寺称北大庙。在翁牛特旗乌丹镇北4公里。始建于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二十年竣工。寺为汉式建筑的藏传佛教寺院,依山势起伏由南向北布局,由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关帝殿和经卷殿组成,现有房屋115间,占地5000多平方米。每座殿宇都建筑在石台基之上,都为青砖灰瓦木架结构,梁枋上绘有多彩的游龙和…
辽中京遗址
辽中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大明城老哈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上。中京是辽代的五京之一,从辽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开始,到统和二十五年基本建成,并设立了大定府,辽代帝王常驻在这里,接待宋朝的使臣。辽亡后,金代改称其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又改称“大宁路”,明代初年在此设大宁卫,永乐元年(1403年)…
寿因寺大殿
时代:清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该寺俗称“迈德尔格根庙”,又称“那顺之都吉勒呼里特”,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建于1920年。寿因寺现存大殿为汉藏结合风格建筑,二层三顶式。正面前出3间抱厦,4根石雕明柱支擎第一、二层建筑。前檐斗拱作木雕虎头、象头。屋顶前部为卷栅式,中部、后部为单檐歇山式。…
王昭君墓
王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族。匈奴呼韩邪单…
四子王旗王府
时代:清地址: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麓乌兰察布高原这是唯一幸存的清代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扎萨克郡王府。辛亥革命以后,四子王旗扎萨克被袁世凯政府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分别封为亲王,随后被称为“四子部落扎萨克多罗达尔汗卓力克图双亲王旗”,名声传遍漠南漠北大草原。该王府座落在四子王旗所在地乌兰花镇东北24公里处的查…
定远营
定远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署驻地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衔。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蒙古族顾实汗之孙和罗理归顺清政府,后又出征青、藏有功,-为世袭亲王,封其驻地为定远营(今巴彦浩特)。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又将定远营赐予和罗理之子阿宝。阿宝之子罗布桑多尔济袭位后,在王府西侧建…
巴丹吉林庙
时代:清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该庙是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唯一的寺庙。它始建于乾隆年间(公元1755年),由于深处大漠、人迹罕至,一直保持着原貌。其规模不大,占地仅273.7公顷,是一座上下两层的中式楼阁建筑。因为有庙,所以当地的蒙古族牧民把这个沙漠绿洲称为“苏敏吉林”,意为“有庙的海子”,…
乌盟岱海遗址群
岱海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岱海周围,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该遗址由王墓山、老虎山、园子沟等三处典型遗址组成。王墓山遗址分成上、中、下三区,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已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21座、灰坑15个,其年代为距今6000年至5000年左右。老虎山遗址是“老虎山文化”的命名地,总面积…
走遍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市旅游景点
赤峰市旅游景点
乌兰察布市旅游景点
锡林郭勒盟旅游景点
巴彦淖尔市旅游景点
包头市旅游景点
兴安盟旅游景点
鄂尔多斯市旅游景点
呼和浩特市旅游景点
通辽市旅游景点
阿拉善盟旅游景点
乌海市旅游景点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古迹
内蒙古自治区红色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名人故居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内蒙古自治区5A景区
内蒙古自治区4A级景区
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景点
全部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景点
内蒙古自治区特产
内蒙古自治区美食
内蒙古自治区地名网
内蒙古自治区名人
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水利风景点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A级景区名录
内蒙古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湿地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湿地
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湿地
第四批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湿地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