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
天门市旅游
天门市红色旅游景点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襄河地委、襄北地委旧址
拖市镇夏家场一带,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主力回旋作战和天京潜特区、天潜县委活动集踞的中心地带之一,这里的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有较好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五师主力部队在县区乡地方党政军组织积极配合下,开辟天西、扎住脚跟,先后建立了天门县行政委员会和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使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各……
2、
天门市革命烈士公园
天门,地处大洪山余脉,是江汉平原北部一块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天门曾是湘鄂西苏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曾留下了贺龙、陶铸、李先念---、段德昌、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哺育出了14位驰骋沙场的共和国将军,有5300多名烈士和数以万计的无名……
3、
红三军文家墩战斗遗址及纪念碑
红三军文家墩战斗遗址及纪念碑位于天门市皂市镇文墩村。1932年1月,红三军在皂市至应城县龙王集、陈家河一线战斗告捷,活捉了国民党政府军旅长张联华。同年2月18日,国民党湖北省主席何成浚派出3个师11个团分三路围攻红三军主力。不久又令第48师144旅于3月3日自皂市出动,沿天皂公路南进,向天门县渔薪河……
4、
彭家垴革命烈士纪念园
彭家垴(今卢市镇彭垴村)是天门党组织的发源地、诞生地。1925年,董必武学生彭正浩(彭垴村人)陪省农协特派员马振邦回到这里,开办“平民学校”,发展共产党员,创建了天门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彭家垴支部。直到解放前夕,该村党员发展到77人,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为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缅怀革命先烈、弘……
5、
襄河、襄北地委旧址
襄河、襄北地委旧址位于天门市拖市镇白土地村,面阔三间,进深9.5米,建筑面积108平方米。系抗日战争时期襄河、襄北地委机关所在地。1942年10月天汉地委撤销,襄河地委、行政专署和军分区成立,机关由京山罗桥迁入天门坟禁至观音湖一带,1943年春迁入天门拖市白土地村。1944年11月,襄河地委、行政专……
6、
殉国烈士纪念碑
殉国烈士纪念碑位于天门市石河镇西200米。1944年为纪念抗日战争石河西桥之战,新四军五师十五旅四十三团全体指战员立此“名震豫鄂”碑,上刻155位烈士英名。碑高1·8米,宽0·6米。1963年迁于现址。(第三批)……
7、
石家河殉难烈士纪念碑、亭
位于石家河西侧,1942年11月,新四军第五师四十三团为新四军抗日烈士树石碑一尊,额镌名震豫鄂四字,碑刻156名烈士姓名、职务等。1963年,县人民政府在石碑处修建烈士纪念亭。1975年,又在此处建起烈士陵园。……
8、
天门第一个党组织—彭家垴党小组旧址
彭家垴位于卢市镇卢家口西南2公里处,为天门县第一个党小组诞生地。1924年冬到1927年夏,该村在武汉读书的彭正浩,受党组织的派遣,回乡开办平民夜校,宣传马列主义,后在省特派员马振邦指导下,于1925年12月建立党小组,彭德普任组长。1926年春,与卢家口党小组一同改为党支部,支部书记杨耀庭。此后工……
9、
曾家湾战斗及革命烈士纪念碑
942年中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进驻天京潜抗日根据地,组织展开了著名的曾家湾战斗。曾家湾现位于张港镇东北角,距离镇区7公里,与渔薪、蒋场镇相邻。是市境在张港以北地带的一块重要纪念地。1942年国民党军潘典华旅第一团江鸿部率兵侵占此地,以此为大本营不断向周围“蚕食”。新四军五师十三旅旅长周……
走遍天门市
湖北省旅游景点
天门市文物古迹
天门市红色旅游
天门市十大景点
全部天门市旅游景点
天门市特产
天门市美食
天门市地名网
天门市名人
天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门市A级景区名录
天门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天门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度湖北省旅游度假区
2021年度湖北省旅游度假区
2022年度湖北省旅游度假区
2022年湖北省旅游休闲街区
湖北省2022年最美城市公园
2022年湖北旅游名街
第二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2023年湖北旅游名街
第三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