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余姚市旅游
余姚市景点介绍
胡公岩摩崖石刻
胡公岩位于余姚胜归山南坡。明嘉靖二十七年,胡宗宪任余姚知县,有效地禁住了胜归山开凿山石之风。十年后,胡宗宪调任浙江总督,为抗倭多次来到余姚,屯兵胜归山下,后人为纪念胡宗宪,特于嘉靖四十年在胜归山南坡雕凿胡宗宪官服像,故称之为“胡公岩”。胜归山之所以成为游玩胜地,不仅是有几个石孔而…
王守仁讲学处
在余姚城内的龙泉山上,有王阳明先生的讲学处--中天阁。中天阁初建于五代,取唐代著名诗人方干《登龙泉山绝顶诗》中“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均”之句,名之为中天阁。这里环境幽静,绿树参差掩映,光影斑驳。春月桃花似笑,夏日榴花似火,秋月桂香浮动,冬月腊梅怒放。遥对南天,一览无余,确…
白云桥
白云桥初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以后历有毁建,现存之桥重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不论从造型或其建筑风格来看均具特色。白云桥是座陡拱式单孔石桥,桥北是余鄞公路,桥西为高耸的牛山,距仙圣庙仅50米左右。白云桥全长25.3米,桥基高度1.1米,桥面宽3.…
舜江楼
通济桥往北沿石阶而下,迎面便是一座高耸的城楼,这就是舜江楼,俗称鼓楼。舜江楼建筑于5米高的城墙之上,这段城墙是目前余姚仅存的一段古城墙,弥足珍贵,楼与城墙连为一体,更加突出了余姚古朴的历史风貌。舜江楼初建于元至元元年(1335),以舜江命名,楼上设置刻漏用以计时。明清两代,多次毁…
泗门谢氏始祖祠堂
泗门谢氏始祖祠堂位于余姚市泗门镇后塘河村。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由明代余姚籍状元谢迁倡议建造。现存建筑除门楼外均为清代重建,占地2200多平方米。该祠坐北朝南,由门楼、前厅、中厅、后楼、积谷仓组成,规模较大,格局完整,彩绘生动,是浙东姚北地区古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
大隐石宕遗址(含山王庙)
大隐是浙东地区重要的石材开采地之一,相传自汉代即已开宕取石,延续至今。因所产石料质地好、适用性广,在宁绍地区广为使用,称为“大隐石”。长命山石宕自明代开采至今,东西绵延约2公里,由英节宕、荷间宕、九层楼宕和蝙蝠宕组成。已废弃的采石遗存表面开宕凿石的痕迹清晰可辨。山王庙初建于唐代,…
虞余运河(余姚段)
虞余运河(余姚段)以姚江为主体,大致呈现一颗糖果的形状:西段分南北两线自上虞汇入姚江,北线称虞姚运河,为两晋时期所开,包括湖塘江与马渚中河;南线为十八里河(明永乐九年)与姚江干流通明江。姚江东行至余姚城区分为侯青、中舜、最良三支拱卫双城,最后于丈亭三江口分慈江和姚江出至宁波江北境…
鲻山遗址
鲻山遗址位于汇头乡西岙村鲻山东麓的三叉江桥东南(现属丈亭镇西岙村),由于早年曾发现有陶片,遂于1981年由省考古所进行挖掘。从出土陶片分析,内涵有夹炭量较高的夹炭黑陶,以及烧制温度较高的夹砂灰红陶和泥质灰红陶三个陶系。1996年9月至12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
王守仁故居和墓
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
姚江源头
姚江源头位于大岚镇大岚村,由两个一前一后的泉井组成,无论是天旱地冻,泉水常年经流不息,上方是一块凿刻着“余姚江正源”五个浑厚楷体大字的石碑,西约30米,有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题字的“姚江源头,青年林”几个大字。1990年,余姚市政府组织河源考察队,经三年四次实地考察和测量…
余姚仰天湖
仰天湖——原生态休闲度假农家乐 仰天湖位于余姚市四明山镇大山村,为四明山深处的一个山间小盆地,有一座小自然村,几十户人家,气候十分适宜度假。仰天湖农家乐利用天湖山庄旅游渡假区和高山凉爽的有利气候条件,目前已建有“平平家园”“丹枫农家乐”“天湖农家乐”“山里人家”“天湖香格…
羊额岭
羊额岭 羊额岭,这个应该特别记述的天险,我曾经在大雨中登过。上岭十里,下岭十里,石级二千,海拔千尺,是岚山的屏障,四明的后户。这二十里山径,两旁都是老竹,骄阳不到,红尘不染,那个被题作“羊额古道”的山岭,是颇逗人留恋的地方。 上了羊额岭,再前进便到了大岚山的主峰…
四丰村
四丰村—余姚江源头山村休闲观光农家乐四丰村位于“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的余姚市大岚镇,周围群山环绕,平均海拔550米,是姚江、曹娥江、奉化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现有村民172户,560多人。四丰村原名“四峰村”,因村庄四周有四座山峰而得名,后来村民期盼丰收改名为“四丰村”,茶叶是…
四窗岩
四窗岩 位于余姚市南210华里华山乡东南大俞顶上,有一块长方形悬崖。崖腰有洞,内有四穴,远处仰望犹如楼之窗户,以通日月之光,四窗岩故得是名。唐代诗人刘长卿有诗曰:“苍崖依天立,履石如房屋,玲珑开窗牖,落落明四目。”四明山也由“落落明四目”而得名。据余姚乾隆志记载:石窗高…
柿林村
柿林村位于宁波余姚市,村因盛产“吊红”柿子而得名。柿林村庄四面环山,满坡翠竹林木,不但山水秀丽,又原始古朴。村中有一古井,井水清澈纯净,故有“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饮一村”之说。柿林村是一个单姓的血缘村落,全称皆一个姓——沈。据资料记载,为周文王的后裔,古时一路从河南迁徙至此。…
胜归山
胜归山(胡公岩)胜归山在姚城北部,原称圣龟山,东晋隆安二年(398),将军刘牢之剿灭孙恩起义部队后,归屯此山。以同音故,改称胜归山。胜归山石质精良坚细,自宋元时起,百姓就开宕取石,破坏了山体风貌,历代官府屡禁而不能止。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胡宗宪任余姚知县,即捐俸银赎买胜归…
临山味香园葡萄基地
临山味香园葡萄基地 临山味香园葡萄基地地处美丽富饶的杭州湾,南枕古城临山卫,是宁波市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 临山葡萄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嘉靖年间的《临山卫志》就有记载。延续至今,共有38个品种,1.15万亩的种植面积,是“江南葡萄之乡”之一。多年来临山镇一直注重提高…
龙虎草堂
龙虎草堂 化安山在余姚城区东南二十里的四明山北麓剡湖岱(十五岱),这一带三面青山环抱,景色宜人。因其可与嵊县剡溪媲美,宋史称之为:“剡中”,而且留有众多的人文史迹。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黄梨洲曾隐居于此,从事著述。化安山的一山一水都留下了梨洲的足迹,一草一木都载入了…
梨洲村
梨洲村位于余姚市最南端的四明山镇,是集镇所在地,最具人气优势。它地处四明山腹地,美丽的风光,淳朴的民情,都曾经留下了李白、孟郊、皮日休、陆龟蒙等诗人的纵情吟唱,为灿烂的唐朝诗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作,还成为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先生著书立说的理想之所。梨洲村境内还有黄梨洲纪念馆、镇…
黄梨洲墓
化安山不仅是一代文化巨匠黄梨洲隐居、著述之处,还是黄氏墓地所在。虎山北坡,有梨洲父亲黄尊素墓,旁有石兽。梨洲夫人葬于龙虎草堂之北。长子百药葬尊素公墓左。四子寿儿和孙女阿迎、阿好也葬在化安山,故梨洲有“剡中十亩埋荒地,树树松林作怨声”之句。康熙二十七年,梨洲79岁时,在化安山下的龙…
走遍余姚市
宁波市旅游景点
余姚市文物古迹
余姚市红色旅游
余姚市名人故居
余姚市博物馆
余姚市十大祠堂
余姚市4A级景区
余姚市十大景点
全部余姚市旅游景点
余姚市特产
余姚市美食
余姚市地名网
余姚市名人
余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余姚市A级景区名录
余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余姚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余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余姚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姚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