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鹤壁市旅游
鹤壁市景点介绍
西街村传统民居
西街村传统民居位于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村。年代为清。西街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村在元代已现雏形,形成于明洪武年间。西依交通要道大运河(卫河),南有供人祭祀的浮丘山,村内“古时官道”纵横,600年来,该村一直是浚县的行政、经济、商业、文化中心…
肥泉村张家大院
肥泉村张家大院位于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年代为清、民国。肥泉村张家大院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大院坐北朝南,东西四纵排列,具有典型的儒家文化特色,院落之间由两个“三门相照”和一个“五门相照”遥相呼应。高墙古朴,窄巷深幽,长满青苔的青石道曲折回环,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历…
施家沟村传统民居
施家沟省级传统村落 经五岩山南缘西行,进入第一道涵洞后行约2公里遇见的第一个村子,有2000多座石屋民居,100多条石头巷子,李家大院为其古民居代表。为战争时期后方医院所在地,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村内事物花繁朵复,精彩纷呈,莲儿大娘的羊馍馍、淳美乡村导游小燕飞、老红卫饭店…
王家辿村传统民居
鹤壁市鹤山区王家辿村,是一个位于太行深处洹水河畔的古老村落。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财政部联合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它始建于明朝初期,青石筑屋、风格古静、布局俨然、民风淳朴,几个世纪来近乎与世隔绝。村民们保留着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扁担挑水,柴火做饭,驴…
中共卫西工委旧址
中共卫西工委旧址位于浚县屯子镇原厚村。年代为1940年。 中共卫西工委旧址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卫西指河南省卫河以西、平汉线以东。现河南浚县、汤阴、淇县、淇县、汲县、延津五县。约4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抗日战争时人口120余万。卫西是是连接南北交通以及冀鲁豫、太行两大抗日…
淇县王庄遗址
王庄遗址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小型聚落遗址,大体可分为早、晚两期,从地层及陶器演变序列方面分析,早、晚两期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王庄遗址的面积虽小,但与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的其他同时期的遗址相比,有四特点:1、遗址紧邻太行山,西距太行山大约只有3公里,但距河流较远,南部最近的河流沧…
鹤壁刘庄遗址
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应村,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为夏商周断代提供了可靠的资料。遗址位于淇河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之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662公里处。东距京广铁路300余米,紧邻铁路以东的鹤壁市新城区。遗址位于淇河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之上,地理坐标东经114°1…
大伾山古建筑群
大伾山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文物古迹荟萃。唐宋以来,历代寺庙亭阁星罗棋布。现存古建筑群9处,王阳明、王铎历代名人摩崖题刻460余处,古柏426株,新建景点4处。山门在伾浮路东端大伾山西麓,为仿汉阙式,面阔16米,高9米,山门座东向西对称分布,两端为仿汉石阙,两层单檐平顶,中以敞廊…
常仙甫故居
浚县国防教育基地—常仙甫烈士故居,位于浚县屯子镇裴庄村,是著名抗日爱国志士常仙甫烈士 一生从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活动和牺牲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现存的两间瓦屋,是“中共卫西工委”的办公旧址及地下党有关领导生活、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室内现存木桌、木椅、木床就是当时使用的家具。瓦…
浚县辛村遗址
辛村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辛村村中及村东,毗邻淇河,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位于河南省浚县以西35公里的辛村。1932~1933年,河南古迹研究会先后进行4次发掘,发掘工作由郭宝钧主持。1964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浚县辛村》。墓地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300米。共…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位于市区北10公里处,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次发掘,清理出窑迹作坊、盘、罐、坛等生活用具,狗、马等动物模型,象棋、铃铛等大量器物,器物有白釉、黑釉、酱釉、天兰釉等,其中白釉器居多,而黑釉晶莹发亮,可见人影,工艺居众釉色之首,纹饰有…
石河岸遗址
石河岸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代。1963年6月,石河岸遗址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恩荣坊
浚县恩荣坊年代为明,位于浚县卫贤镇,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当地人又称“牌坊摞牌坊”。1963年6月,浚县恩荣坊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这座三间四柱五楼式的青石建筑,就是恩荣坊。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是当时的皇帝为了奖励孟楠家一门三进…
陈婆造心经浮图
陈婆造心经浮图:现立于淇县摘心台公园内。雕建于唐开元九年,原立于淇县县城东南7公里的良相村天宁寺内,1984年迁于此地。“陈婆”指陈姓老年妇女。“心经”即佛经,佛经中有“般若波罗多密心经”。“浮图”即塔。该塔是佛教的忠实信徒陈姓老妪捐造的藏经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此石塔即…
浚县天宁寺
天宁寺座落于大伾山东山腰,始建于北魏(386—534年),以后历代曾数次重修。天宁寺历史悠久。元代以前,天宁寺名大伾山寺,座西向东。明代始称天宁寺,改为座北向南。清道光年间又改为原座向。现有殿宇30余间,占地面积2600余平方米。道光间建山门5间,门额横书“天宁寺”三字。门前是平…
鹿楼冶铁遗址
鹤壁铸造铁农具的冶铁遗址,位于故县村的西北约0.5公里的小河南岸,由煤矿到电厂的铁路从中穿过。1 960年7月间在此进行了首次调查,并命名为鹿楼汉代冶铁遗址。该遗址距鹿楼村1公里,但距故县村不足200米。据调查故县村是处分布大量战国到汉代以后陶片、瓦片和砖块的居落遗址,此地曾是古…
陇西尹公浮屠
陇西尹公浮屠 唐 浚县 陇西尹公石塔,也称尹公浮图,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大赉店镇原浚县西北二十五公里,座落在大赉店乡大八角村南原真武庙遗址上,现移至浚县浮丘山碧霞宫院内,即迁到浚县博物馆。 石塔建于唐天宝九年(751)。为方形七级密檐式石塔,高约四点五米,由…
石林军事会议旧址
AAAA
石林军事会议旧址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逐鹿中原,解放汤阴时与汤阴只有数里之遥的石林成为大后方,刘邓大军的指挥部就设在石林,在这里驻扎12天并召开了著名的“石林军事会议”的地方。林会议旧址位于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位于河南鹤壁市的东北部,东部与汤阴县相邻,西连山城区,是鹤…
花窝遗址
花窝遗址是一处远远早于殷商晚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早期遗址。该遗址于一九七九年三月发现,同年夏天,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开发试掘,清理灰坑4个经开掘,出土器物具有独特的风格。石器以磨制为主,打制次这,有铲、斧、凿、磨棒,并有少量尖状器、刮削等细石器;陶器为手制,火候较低,质松易…
青岩石窟
青岩石窟亦称青岩绝石窟,在淇县县城西北二十五公里庙口乡贺家村西青岩山上,背靠悬崖峭壁,面临淇水碧波,山水相映,景色宜人。该石窟窟门向东,高1.87米,宽1.32米。窟内平面近方形,穹隆顶,面阔3.15,进深3.80,高2.77米。南北两侧及内壁下部凿有石台(神坛)。后壁中部雕释迦…
走遍鹤壁市
河南省旅游景点
浚县旅游景点
淇县旅游景点
淇滨区旅游景点
鹤山区旅游景点
山城区旅游景点
鹤壁市文物古迹
鹤壁市4A级景区
鹤壁市十大景点
全部鹤壁市旅游景点
鹤壁市特产
鹤壁市美食
鹤壁市地名网
鹤壁市名人
鹤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鹤壁市A级景区名录
鹤壁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鹤壁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清湖景区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