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旅游
嘉峪关市景点介绍
嘉峪关城楼
嘉峪关城楼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7公里处,是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因城在嘉峪麓故名,自古为军事要地。整个关城建造坚固雄伟,气势磅礴,关城呈梯形,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高10米,垛墙高1.7米,东西城垣开门,城楼对称,三层五间式,周围有廊,城四隅有角…
嘉峪关明长城遗址
明长城遗址西起嘉峪关市嘉峪关,经酒泉,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县,从五佛寺过黄河,在靖远县内沿黄河南岸延伸,高低起伏,一直东至山海关。甘肃境内长度约为1000公里,全用黄土夯筑,夯层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层间夹藏木桩,杂草或沙夯实。高10米…
黑山石刻画像
黑山石刻画像,在嘉峪关市区以西约20公里的嘉峪里。这里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山沟宽约24米。画像石刻散布在悬崖峭壁之上,共30余处,绵延约1公里。画面古拙,手法粗犷有力,岩石呈黑紫色,刻石浮雕较浅。内容涉及狩猎、骑射、舞蹈等。黑山石刻画像可能是羌族、大月氏、匈奴族的早期文化。黑山岩…
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三十九座…
十营庄堡址
十营庄堡址位于新城镇野麻湾村境内,为与长城主体有关的城堡。该遗址于2003年被评为甘肃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十营庄堡址为与长城主体有关的城堡,由于未被修整过而更显古朴。--这里的布局很有特点,一边高一边低,而且从外面根本就想想不到里面的布局。地址:甘肃嘉峪关市新城镇野麻湾…
柔远楼
柔远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其样式内城东门之上的光化楼完全一致。楼下即为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峪泉镇境内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开…
罗城和箭楼
罗城初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由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罗城”是应敌的正面,“凸”字形城墙全部用砖包砌,非常坚固。“罗城”南北两端建有“箭楼”,是观望关西、关南、关北烽火的设施。两端与外城墙相接,外城墙又与关城南北的长城相联。甘肃嘉峪关市…
角楼和敌楼
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这里回望,“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这种“过洞式城门”及高台楼阁建筑形式,是中国几千年建筑历史及建筑形式的延续发展。地址:甘肃嘉峪关…
横沟屯庄遗址
介 绍 在嘉峪关市稍偏东北方向,距嘉峪关城40里,距新城堡20里,距野麻湾堡10里,在新城公社横沟大队第二生产队有一座明代的建筑,叫做横沟屯庄。 这是当时的官庄,是一座土城堡,占地约40亩。屯庄土城成方形,墙高约6.6米,厚6米。除内城外,还有瓮城。城内有住院、库房等,门向南开。…
野麻湾堡遗址
野麻湾堡遗址位于嘉峪关市新城公社野麻湾大队第一生产队,在本市区通往新城公社的公路边,关城东北方向,距关约20公里。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此堡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兵备李应魁、参将祁忠仪呈请巡抚祁光宗获许建筑,记明“土城周围一百四十丈”。野麻湾堡为黄土夯筑而成,城垣一半以…
果园-新城墓群
果园-新城墓群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乡西南、酒泉市果园乡北的戈壁滩上,是河西走廊魏晋(公元220年-420年)、唐代(公元618年-907年)的代表性墓群。墓群面积13万平方米。墓葬多存有砂砾堆积的封土、墓道。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墓门上方砌筑雕砖的门楼,雕砖造型有力士、雷公、鸡首人…
嘉峪关戏台
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 其形制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由木制屏风把前后台分隔开,屏风正中央绘…
嘉峪关内城
内城墙高9米,加垛墙1.7米,总高10.7米。6米以下为黄土夯筑,6米以上用土坯加筑。历经六百多年,墙体虽有剥落,但大部份仍然完整牢固。相传,修筑城墙用的黄土,都是经过认真筛选和加工制作的,首先将选好的黄土放在青石板上,让烈日烤晒,将草籽晒死。嘉峪北段长城下出土的“长城工牌”,上…
酒钢水上欢乐园
介 绍 酒钢水上欢乐园位于嘉峪关市中心,是集游泳、戏水和休闲洗浴为一体的大型水上乐园。占地12200平方米,内有国家标准游泳池一个,并配有水循环处理和喷淋消毒系统,四季水温恒定。 戏水大厅有6大功能区:水上滑道、儿童水池、造浪池、漂流河、家庭互动区和贵妃珍珠池,桑拿休闲洗浴中心有…
九眼泉
嘉峪关地区的海拔高度一般都在1600米以上,常年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只能保持在8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十几倍,对军民的驻屯和生存形成了极大威胁。然而,相对于西北高原的大环境,嘉峪关又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小盆地,其水源主要来自祁连雪峰和冰川。祁连融水以地表径流和河谷…
黑山摩崖石刻
介绍 1972年至1978年在嘉峪关西北20千米黑山峡岩壁发现了自新石器时代后期至公元前1世纪古代游牧民族所绘制雕刻的岩画。岩画的内容有狩猎、舞蹈、操练以及飞禽走兽等共计153处,分布在2千米长的黑山峡红柳沟壑和磨子沟、四道鼓沟中。其中,“操练图”全图30余人,分上中下三列操练,…
光化楼
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然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它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尽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东瓮城和西瓮城
嘉峪关东西两瓮城布局森严,东瓮城门楼眉额刻“朝宗”两字,表示过往朝庭-虽远行“极边”,但仍不忘朝庭和君王。与此相对的西瓮城,门额刻“会极”二字。意即从西域来的诸侯,仕官,商旅,亲善友好地在这里相会,从这里经过,向中原王朝朝贡。西瓮城也劈门南向,不与内城门直通,使关城更加肃穆幽深,…
天下雄关碑
“天下雄关”碑,在嘉峪关城楼西面。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至嘉峪关,见关势雄伟,便写下了“天下雄关”四字,后来镌刻成碑,立于嘉峪关东关坊一里道左。后又移至关西165.7米处。碑坐南向北,碑高3米、宽85厘米。“天下雄关”四字,每字高59厘米、宽45厘米。…
游击将军府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现在的建筑是1987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但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
走遍嘉峪关市
甘肃省旅游景点
嘉峪关市文物古迹
嘉峪关市4A级景区
嘉峪关市十大景点
全部嘉峪关市旅游景点
嘉峪关市特产
嘉峪关市美食
嘉峪关市地名网
嘉峪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嘉峪关市A级景区名录
嘉峪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嘉峪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