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省
>
泸州市旅游
泸州市景点介绍
风水桥
风水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南—东北走向。桥长8.84米,宽1.57米,桥板厚0.5米。两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长1.13米,宽0.45米。龙头上昂,张口露牙,上唇呈卷曲状;龙身刻云纹;龙尾呈缠绕状。中部桥板迎水面线刻三纹鱼等图案。2007年6月,四川省人…
泸县金龙桥
金龙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7.36米,宽1米,桥板厚0.3米。由西南向东北第一、二个桥墩东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张口露牙、舌,造型圆润、生动。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鸿雁桥
鸿雁桥,建于明代,为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横跨于九曲河上。桥长43.73米,宽1.37米,桥板厚0.47米。原为16墩17孔,现为15墩16孔。西北向东南第四、十一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第七个桥墩现存有圆雕鸭尾1个,鸭头已损毁。桥墩东北端顶部为龙头,西南端顶部为龙尾、鸭…
龙灯桥
龙灯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南—东北走向。桥长7.15米,宽1.41米。两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上昂,张口含珠,龙身呈“S”形。龙尾上翘,呈纵向卷曲状。龙头、龙尾高出桥面0.2至0.4米。该桥雕刻精美,技法娴熟,线条遒劲,造型生动、逼真、大方,甚有气势,且…
桂花坝桥
桂花坝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7.1米,宽0.96米,高1.63米,桥板厚0.28米。两个桥墩西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吻部上翘,呲嘴露牙,形象生动。该桥是泸县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 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
龙岩新桥
龙岩新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横跨于黑龙溪上。桥长15.28米,桥面宽1.31米,桥板厚0.5米。由西北向东南第二、三个桥墩西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长0.97米,宽0.53至0.68米,高0.64米。龙头张口露牙,上唇上翘…
如此桥
如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8.4米,宽2.1米,桥板厚0.42米。两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张口露牙、舌,上唇上翘,龙尾粗短,刻有大片龙鳞,雕刻手法粗犷。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寿桥
保寿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桥长5.67米,宽0.78米,高1.92米,桥板厚0.22米。桥面每孔用整石板铺成。两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长0.5至0.57米,宽0.3米。龙雕精美,线条流畅。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
泸县龙凤桥
龙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6.25米,宽1.17米。两个桥墩东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长0.69米,宽0.44米。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蟾山石窟
玉蟾山石窟造像,始于宋,直至清代,其中以明代雕刻居多,共有71龛造像414尊。造像沿山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分布。其中在玉蟾山金鏊峰周围的崖石上最集中,造像达400多尊。玉蟾山摩岩造像多为佛教造像,亦有道教、世俗造像。大者数丈,小不盈尺,雕刻精美,风格各异。尤以“千手观音”一壁的造像…
熊文灿故里石刻
熊文灿故里石刻,开凿在西北—东南走向的岩壁上,坐东北向西南,镌刻于清道光五年(1825)。石刻长5.1米,宽1.3米,上款刻“万历丁未题名碑省志俱作永宁卫籍泸州人”;正文阴刻楷书“熊文灿故里”五字,字径0.6米;下款刻“丙子科举人后裔熊钟璜题,道光乙酉岁九月谷日”。石刻表面生长有…
泸县延福寺
延福寺,坐东南向西北,建于宋代。寺内尚存石窟凿于西南—东北走向的岩壁上,岩壁长33米,高4米,共4窟20龛,造像310尊,包括佛教、道教和世俗造像。其中,在岩壁中央的第14号窟最大,宽4米,进深3.8米,高3.57米,正壁及左、右侧壁雕刻有释迦牟尼、南无观自在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大岩寺古寨
大岩寺寨坐落于平均坡度约60度的山顶上,始建于清代,从西北至东南走向呈椭圆形,原是一处防御性宅第民居群。寨墙长约2500米,高约2米。寨内原有全福街、正大街、余庆街、安吉街4条街道,现已毁,仅存全福门、安吉门、余庆门3道寨门。全福门为正大门,坐东向西,门额刻有“全福门,安全寨立”…
母猪桥
母猪桥,建于清代,为5墩6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跨于母猪溪上。桥长14.89米,宽1米。每孔桥面由1块整石铺成。桥中部的两个桥墩西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弧吻凸目,口微启,雕刻手法简洁。2006年3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翘墩桥
翘墩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桥长5.9米,宽1.03米。两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迎水面为龙头,逆水面为龙尾。龙口微张露牙,龙尾为浅浮雕,呈平面盘卷状,雕刻手法简约。2006年3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子母桥
子母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桥长10.5米,宽1.64米,高2.33米,桥板厚0.4米。桥基为石质溪床。从西北向东南第二、三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吻突出,此桥无桥台,两端桥板分别搭于溪岸石滩上。2006年3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
白鹤村观音桥
白鹤村观音桥,建于清代,为石质单拱券平桥,呈西北—东南走向跨于马溪河上。桥长22.74米,宽3.45米,拱券跨度约4.45米。桥面用条石铺成,微呈弧形。桥孔西南端顶部现存圆雕龙尾1个,且雕刻有云纹图案。西北与东南桥头分别设“八”字形条石护坎,两头的条石护坎雕刻有龙头、龙尾。龙头上…
蒋兆和流民图石刻
该石刻刻在泸县玉蟾山风景区东北角的一岩壁上,坐西北向东南,于1989年4月15日落成。《流民图》石刻浮雕是根据泸县籍著名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蒋兆和(1904—1986年,祖籍泸县方洞镇,出生于泸州市龙马潭区卿巷子)的不朽之作《流民图》雕刻而成。石刻浮雕长41米,高3米,共刻划了1…
乐丰溪流杯池
乐丰溪流杯池,坐西北向东南,包括1座流杯池,1处石刻题记,两处相邻2米。流杯池处于山间小溪中间平台的岩体上,长7.9米,宽5.17米。中间凸出“主”字形雕刻,四周小水沟环绕。池东侧出水口有一酒瓮石坑。流杯池左右两侧原盖有亭子或棚,已损毁,现可见其遗迹。古人借溪间水流,放入酒杯,使…
董允故里石刻
董允故里石刻,嵌于宽13.5米,高3.5米的岩壁上,坐西北向东南,离地面高1.27米,刻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石刻宽2.42米,高0.53米,正文刻行楷“蜀汉尚书令董允故里”九个大字,字径宽0.21米,高0.28米,题款模糊,难以辨认。此石刻对研究蜀汉人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走遍泸州市
四川省旅游景点
泸县旅游景点
叙永县旅游景点
古蔺县旅游景点
合江县旅游景点
纳溪区旅游景点
江阳区旅游景点
龙马潭区旅游景点
泸州市文物古迹
泸州市红色旅游
泸州市名人故居
泸州市博物馆
泸州市4A级景区
泸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泸州市旅游景点
泸州市特产
泸州市美食
泸州市地名网
泸州市名人
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泸州市A级景区名录
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泸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泸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泸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