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安庆市旅游
安庆市景点介绍
天柱林氏祠堂
位于水吼镇天柱村胜利组的林氏祠堂,始建于民国1924年,公元2005年至2007年由“十德堂”与“九牧堂”两支林氏后裔合资重新修葺。林氏祠堂内的檐口、梁架、栏杆、柱础、龙井等构件,其木雕、石雕工艺精湛,构思精巧,深受明清时期古建筑文化之影响,生动地反映出了成熟的徽派建筑的雕刻艺术…
天堂水文纪事砖刻
天堂水文纪事砖刻位于水吼镇天堂村上坂组万家店屋内。万家店屋建于清咸丰年间,分前、中、后三进,属万、石两家合建;店屋因万家在前进开店铺而得名,后进为石家宅第。建筑南濒黄龛河,北抵公路,坐西北朝东南。 水文纪事砖刻是在中厅大门东墙面立二行楷书:“光绪八年五月五日洪水至此”、“光绪二十…
石河区农会旧址
石河区农会旧址位于水吼镇马潭村铁洼组,前身为王家祠堂,约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现为太原郡王氏子嗣祭祀、拜祖的活动之所;在历史上曾是有名的“红色”会馆之一: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员梅竹松、胡绍瑗的带领下,潜山中国工农革命军、石河区“农会”在此策划了“梅寨暴-动”;1936年至1942…
葛大屋
葛大屋位于水吼镇驾雾村胜利组,由顿邱堂一世祖葛观察嫡系后裔葛高知之子葛宪众、葛成英、葛宪怡三人融资,历时7余年营造建成。葛大屋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曾在康熙19年、49年两次为堂内男丁科举进士、知事、乡知而进行修缮“光宗”。在中厅堂和后厅堂上有“乡评善行”、“齿德养优”两块进士第、…
余大化烈士墓
余大化烈士墓位于官庄镇驼岭林场以北的锣彭山岗上,坐东北朝西南。墓冢呈圆形状,高8.7米,底径6.5米,墓表面积约50平方米。墓前有现代石碑1通,为潜山县人民委员会于1966年元月立石,镌楷书“烈士公墓永垂不朽”;1996年11月,中共潜山县委、潜山县人民政府对墓进行修整,砌三级水…
张庙遗址
张庙遗址位于黄铺镇张河村民组境内,距张河村委会东南侧3公里处。东侧为一条村级公路。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了一处椭圆形台地,且台地相对高度达10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在1984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从地表上采集到了大量文物标本。其中有尖锥状、0状、圆柱状鼎足及篮纹陶腹片…
天宁寨遗址
天宁寨遗址位于潜山县梅城镇潜阳路441号。地貌特征表现为湖旁1-3级台地,中部隆起,形成椭圆形土岗,高出地面20米左右,分布面积达6000平方米。东濒雪湖,南抵梅城镇龙井居委会所属胡同,北依潜阳路街道。土岗东南侧的土壤发生层简单,表现为弱分异剖面。1982年至1984年省考古所在…
占庄老屋
占庄老屋位于余井镇田乐村占庄组。整座建筑初始于乾隆时期,兴建嘉庆年间,是由清代奉直大夫余行笃、大学士余法锟、候选县丞余云溪等人设计,募集能工巧匠营建而成。整个工程前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今天这座宏大的建筑规模。余氏家族在此衍生近二百年,已逾十余代。旧时,因村内的田庄佃户大…
余海形老屋
余海形老屋位于余井镇建军村胜利组。始建于清代早期,建筑平面布局明五暗七形制。座西朝东,青砖小瓦材质构成,白泥勾缝。门厅与中厅向左偏移。中厅至后厅呈一条中轴线。中厅、后厅两侧分别有洞门与两厢连接,门厅与中厅以封火墙相连,照壁有“履中蹈和”四字,并辅以专雕饰纹,梁柱木质圆润,斗拱疏朗…
徐高楼屋
徐高楼屋位于余井镇岭头居委会高楼组,建于乾隆年间,坐北朝南,为明五暗七进建筑,五架梁采用抬梁与穿斗式结构,面阔10.6米,进深43.9米,占地面积约207平方米。建筑大门平面为“凹”字形。中厅结构破坏严重,檐柱与内外金柱因腐蚀而被拆除,仅存6个柱础。大门前有两根石质八方形旗杆石保…
刘源墓
刘源墓,又称大王坟,位于天柱山主峰景区百花崖旁。墓地坐西朝东,北倚天柱峰丛,南视龙潭河,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该墓毁坏严重,原墓地呈圆形,并砌墓圹,于封土堆前立一通墓碑,碑高约70厘米,宽约60厘米,碑文楷书阴刻,文曰:“皇清光绪七年三月五日谷旦大王墓弟子储汉涛陈锦荣陈月松同立”…
白云崖石刻
白云崖又称虎头崖,坐落在天柱山镇茶庄村林庄组。白云崖石刻利用天然石壁以刻文记事,或造像为主。运用单线阴刻、减地平刻、浅浮刻及沉刻等技法,创造出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字体包括篆、隶、楷等,书法严谨浑厚,疏密适宜。石刻内容广泛,涉及到宋、元、明、清等文人墨客及释子信士的题刻…
乔公墓
乔公墓位于梅城镇古塔村夏湾组。墓地面积为400平方米,座东北朝西南,现无封土无墓碑。墓地三面环山,正面临潜水。墓前原有神道,有神兽、翁仲数对,现仅存石马1只,石生像1座,华表柱1根,均存放在县博物馆大院内。1958年当地群众为了抗旱开挖了1水渠时神道被毁。据《潜山县志》载:此墓为…
龙潭杨大屋
龙潭杨大屋位于龙潭乡龙潭村大屋组。老屋前址为苏家一位有钱财的绰号叫“苏百万”的人所有,明未因遭兵火烧毁被弃置,后由杨氏七世祖光宗公的第四个儿子杨大宾建于清代乾隆中期,占地4.07公顷,建筑面积约2007平方米,现有房屋103间,雅名“德荫居”。建筑平面坐南朝北,呈长方形,并沿袭着…
昆仑寨寨址
昆仑寨寨址位于黄柏镇与槎水镇交界处的一座昆仑山上。东起黄柏大桥,西至马鞍寨,南视槎水镇油坊村,北问黄柏昆仑村。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昆仑山脉为东西走向。主峰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断块山。峰谷之间呈“V”字型。形成了险要的山川地貌。山寨大门被建在开阔的东侧。这样可翠俯瞰山下全貌。…
思德堂(徐家高老屋)民居群
徐家高老屋位于槎水镇油坊村大桥组,由徐氏第十一代裔孙徐有章之子国学士徐缘性建于清雍正10年(1732年)。民居为砖木结构,屋檐前后出厦,烽火墙为硬山,屋面两坡,盖灰色小瓦,外墙体用青砖勾缝,与三面山麓勾勒出黛绿与粉白相映的轮廊空间,其建设风格为明清时期典型的山区徽派建筑。该建筑砖…
胭脂井
胭脂井位于梅城镇彰法山居委会王湾组内,建筑座落在潜山县城东3公里处的乔公故址上。《安庆府志》、《天柱山志》、《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均有对胭脂井的故事描写。在东汉末年,乔玄公的二女大乔与小乔,分别被东吴将领孙策、周瑜看中并娶为妾室。因二乔常到井傍梳妆打扮,…
方家老屋
方家老屋位于痘姆乡红星村同心组。据方氏家谱记载,该建筑建于清乾隆中期,由方氏16世祖显浩公从一位姓柳的人手上买下重建。以砖木结构,前后浅檐。大门前有“月沼”塘,屋后有主山,屋顶砌一列人字形马头墙,安“苏式”座头,屋面两坡,覆以灰色小瓦。二进设为中厅,五架、梁用材硕大,采用抬梁与穿…
杨小屋古生物化石点
杨小屋古生物化石点位于痘姆乡求知村金星组,为一条东西走向呈乳房状的丘岗上。相对周围农田高度约20米,地表遍植松科松属类树种。分布面积达2000平方米。这处化石点的成坶质多为石灰岩的风化物,有许多含化石的岩石出露于地表。1981年中国科学院李传夔教授曾在此采集。“东方晓鼠”重要化石…
程长庚故居
程长庚故居位于王河镇程家井村前进组,坐北朝南,面阔两间,外墙上白,二面坡屋顶,前后檐出厦,屋面盖“箥箕瓦”。故居西头房屋被拆建成新楼房,现仅存房屋3间,占地115平方米。程长庚(1811-1880),名闻檄,字玉珊,清代潜山县程家井人,是京剧创始人之一,享誉“徽班领袖”、“京剧鼻…
走遍安庆市
安徽省旅游景点
潜山市旅游景点
桐城市旅游景点
岳西县旅游景点
怀宁县旅游景点
迎江区旅游景点
太湖县旅游景点
宜秀区旅游景点
大观区旅游景点
望江县旅游景点
宿松县旅游景点
安庆市文物古迹
安庆市红色旅游
安庆市名人故居
安庆市博物馆
安庆市十大祠堂
安庆市4A级景区
安庆市十大景点
全部安庆市旅游景点
安庆市特产
安庆市美食
安庆市地名网
安庆市名人
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庆市A级景区名录
安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