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
>
海淀区旅游
海淀区景点介绍
海晏堂前流水槽
原为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旧物,今在北京大学校园内。…
北大半月诗碑
乾隆时期遗留下来的半月诗碑文物。位于北京大学校园西北墙角处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为乾隆御书诗碑。该碑为乾隆御书 《半月台》诗碑,属圆明园遗物,原来立于长春园“海岳开襟”东侧的半月台,诗文内容描述的是半月台的景色。至于石碑何时移至北大已无从考证。景点位置北京大学校园西北墙角处…
北大钟亭
在距离慈济寺不远处,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文物——钟亭。六角的小亭子里悬挂着一枚大铜钟,钟身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景点位置:北大校园内…
北大慈济寺
未名湖南岸的慈济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济寺建于清代,因古时用于祭祀花神,所以民间也称“花神庙”。慈济寺后毁于一场大火,仅留存现今的门洞作为其遗址,成为北大未名湖畔的一处重要景观。但如今,它竟成了考试许愿墙。写满了‘我要考上北大’,偶…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小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总面积739.4公顷。公园毗邻西五环,是距北京城区最近的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是在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建国初,小西山一片荒山秃岭,满目疮痍。1952年北京市开始大规模绿化小西山,经过林场六十年的辛勤造林、抚育和…
翠湖湿地公园
北京市翠湖湿地公园位于海淀区上庄镇,西临稻香湖公园,东接上庄水库,南北皆为市级绿化园林带,园内规划占地面积700公顷。翠湖湿地生态园由青旅集团公司与锦绣大地公司及北京市水利局、海淀区共同投资建设,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植物繁茂的区域。目前,翠湖湿地一期工程已完工,通过开挖200m环…
摩诃庵
摩诃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南玲珑巷,慈寿寺塔东边。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此处原为太监赵政的墓地,赵政集资建此庵,希望有寺僧世代为他烧香。据说修建此庵所用的砖木都是修建故宫剩下的余料,整个建筑相当精美。寺院坐北朝南,共3路。中路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山门殿、大雄宝殿、后…
团城演武厅
健锐营演武厅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东麓,俗称团城演武厅,清代军营古建筑。外观如城堡,始建于清乾隆朝。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清廷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地方势力以石雕楼抵御,清军久攻失利,便在此建演练攻占雕楼的兵营健锐云梯营,终于平定了大、小金川。为庆祝胜利,曾在此建实胜寺(己毁…
静明园
静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地区。玉泉山早在金代就建有“芙蓉殿”,称玉泉行宫;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建上、下华严寺;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将玉泉山辟为行宫,名“澄心园”,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名为“静明园”。乾隆十五年(1750年)再次大加修葺,增建了玉峰塔…
觉生寺
觉生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北三环路甲31号,俗称大钟寺,占地300多万平方米,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该寺坐北朝南,中路主体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已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及东西藏经楼,主殿房两侧各有配殿。大钟楼是寺内的核心建筑,高…
谐趣园
谐趣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地仅数亩的小园,趣味究在何处,略举一二。谐…
昆明湖
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内,约为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元朝定都北京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
十七孔桥
是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创建。为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凌波。颐和园依山水,园中昆明湖约…
听鹂馆
听鹂馆是一个颇有历史价值的中华老字号宫廷风味饭庄、国家级特级餐馆、北京市旅游局五星餐馆和中国药膳名店,以经营正宗的宫廷风味菜肴、满汉全席、宫廷御膳、宫廷寿膳、宫廷滋补药膳闻名于世。因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之优美动听,故名“听鹂馆”,听鹂馆饭庄始建于乾隆年间,是慈禧太后常来欣赏戏曲…
万寿山
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年)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
颐和园佛香阁
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佛香阁高40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北京的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
玉澜堂
在颐和园昆明湖畔。清乾隆十五年创建,光绪年间(1875至1908年)重建。是光绪帝的寝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后,慈禧曾幽禁光绪于此。玉澜堂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三个殿堂原先均有后门,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
仁寿殿
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仁寿殿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内,是宫廷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光绪年间改为今名,仁寿殿坐西向东…
北京石舫
“舫”的形象与舟相类似,筑于水滨,为园林中最富情趣的建筑物。中国园林里面,有水就有舟。因为舟是石头做的,所以不用担心像木船一样顺水漂走,不用缆绳去系着。因此,这些石舫往往有一个“不系舟”的题字。古诗中说,“野渡无人舟自横”,这真是中国文化下最妙的绝句之一。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什么事…
东升八家郊野公园
八家郊野公园主题应“八、家”二字谐音,取“八方安和”、“佳(家)木更新”之意。八方安和取自圆明园万方安和,景观创意中隐含有八家(佳)之意,是对历史文化印记的保留。佳木更新即对此处原生树木进行调整、充实和提高。公园分布有宾至如归、万宗归一、时代菁华、晓春寻柳、清和朱明、秋韵飘香、梨…
走遍海淀区
北京市旅游景点
海淀区文物古迹
海淀区红色旅游
海淀区博物馆
海淀区4A级景区
海淀区十大景点
海淀区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海淀区旅游景点
海淀区特产
海淀区美食
海淀区地名网
海淀区名人
海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淀区A级景区名录
海淀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淀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淀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淀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