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常德市旅游
常德市景点介绍
朱木山楚墓
朱木山楚墓战国墓葬。位于汉寿县城关镇西北10公里的朱木山。1986—1987年,考古学者在此发掘墓葬84座,均为中小型土坑竖穴墓。其中5座保存了木椁,3座保存了木棺,为悬底弧形棺,部分墓设有头龛。出土器物600余件,陶器组合为鼎、敦、壶,部分墓有簋形器、簠、缶,个别墓有小口卷角形…
太山庙楚墓
太山庙楚墓战国墓葬。位于临澧县城关镇护城村的一处岗地。1986年,考古学者配合基建发掘清理楚墓29座。均为中小型墓,其中4座有墓道,7座保存了棺椁。木椁周围一般填有白膏泥。出土器物有陶、铜、漆木器共114件。随葬陶器组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生活用器绳纹圆底罐、钵、深盘矮柄豆为主,…
桅岗商墓
桅岗商墓商代墓葬。位于石门县皂市镇桅岗村官山坡,居澧水支流渫水的南岸。1980年村民挖土时掘出。从残存迹象判断,系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所剩随葬品计有玉石器4件、陶器3件。玉石器均为高岭玉,呈淡棕色,为璋1件、钺3件。玉璋平而光滑,边棱整齐,一面中线处饰一道贯穿上下的画纹,另一面在两…
宋家台遗址
宋家台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位于澧县大堰挡镇宋家台村,地处洞庭湖西岸澧阳平原的台地上。1986年发掘。发掘出一组属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红烧土房基面和一处墓地,并发现遗址周围有环壕。房基面东西长27.7米,南北宽11.8米,面积约500平方米,保存良好。房基由红烧土碎块铺垫,厚…
唐林遗址
唐林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唐林村北,西南距常德市约50公里,南距西洞庭管理区约3公里。遗址南接杭瑞高速,北近白芷湖,东距澧水约12公里。遗址所在地为平原地貌,周围河网、池塘、湖泊密布,水系发达,地表种植观赏树木、橘树及农作物等。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该…
清华驿
白衣镇清华驿是连通湖南、湖北官道的重要驿站,据史料记载清华驿至少在明代就已作为官府传递文书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存在,对研究我国古代交通、邮驿制度有很大的意义。…
范家嘴遗址
范家嘴遗址位于津市市保河堤镇民兴村九组。遗址于1986年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发现。文化堆积0.5~1米。包含物较丰富,陶片俯拾皆是。采集陶片陶系有泥质的红陶、黑褐陶、黄褐陶及灰陶等,纹饰有绳纹、蓝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鼎、高圈足盘、澄滤器、尊形器等。石器有斧、锛、杵等。时代为…
条头岗遗址
条头岗遗址位于临澧县佘市桥镇桃花村,发掘面积30平方米,面积不大但出土了各类石制品约6000件,较为清楚地展示了该遗址是一处石器制造场遗迹。条头岗如此密集的石器分布在湖南以往未曾发现过,出土的大量石片在国内并不多见,而且首次在南方地区出土了大量石叶,表明当时人们的石器制作技术较以…
伞顶盖遗址
伞顶盖遗址位于湖南省临澧县佘市桥镇荷花村(原长湖村)官岭组,东距临澧县城约13公里。遗址地处西洞庭盆地中心冲积湖平原南部外缘的丘岗台地构造-沉积地貌区,海拔110米。属于澧水南部一级支流的道水河在遗址北部约1.5公里处蜿蜒而过。湘西北澧水流域是湖南旧石器发现和发掘最早的区域,也是…
乌鸦山遗址
乌鸦山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南澧县澧南镇高堰村。旧石器时代遗存就埋藏在澧水支流道河左岸二级阶地上覆地层的红土中,相对高度为25米。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1992年底正式发掘。乌鸦山遗存的石器原料以硅质岩为主,砂岩次之,还有石英、燧石、石英岩等。石器组合有…
优周岗遗址
优周岗遗址位于湖南澧县澧东乡,澧阳平原偏西部,在建的东常高速从遗址西侧穿过。为配合公路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于2009年冬季开始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遗址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高速公路穿过的地方占4000多平方米,目前已发掘2300平方米。在遗址西部揭示出了石家河文…
杉龙岗遗址
杉龙岗遗址地处澧阳平原澧水与澹水之间,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是一处面积较大的新石器前期遗址。岗地海拔高51米,相对高度约3米,周围为平坦的农田和芦苇洼地。2019年,杉龙岗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石千年古洞
在湖南省桃源县的沅水岸边,有一处地方,名叫马石。这里有许多人工雕凿的洞,最著名的有七星洞、马援石室等。均为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进军“五溪蛮”时所凿。经越千年风雨,至今依然保持完好。周桂成 图/文…
沙坪古镇
位于湘西北的沙坪古镇,已有近200年的历史,那里曾是桃源到安化茶马古道的起点,风景优美,古迹众多。尤其是纯木质的吊脚楼、四合院为一大特色,曾是《铁牛镇》、《竹山青青》、《葫芦晃悠悠》、《西去北丈峡》等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地。 周桂成 图/文…
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萧克指挥红军在桃源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创建革命根据地留存的红色遗迹。1934年12月16日,红二、红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从大庸出发,远袭桃源,并于12月17日取得浯溪河战斗的胜利,占领了浯溪河、陬…
桃源师范白楼
白楼位于漳江镇建设路桃源师范内,1912年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倡议,在县城边街创建湖南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即现在的桃师),白楼建于此时,现代著名女作家丁玲曾在此就读,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也曾在此楼设临时指挥部。楼坐北朝南,平面呈曲尺形,长54米,宽40米,砖木结构,为仿欧…
桃源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桃源县西北山区的龙潭镇同观山村五组,为木质,青瓦四合院建筑,明末清初由王姓家族所建。整座建筑除坐北朝南边部分拆除外,其他整体保存较好,院落长55米,宽52.8米,靠院落东面的大门宽3.3米、高2.8米,建筑群原有房108间,规模宏大,别具匠心,在湘西北农村少见。…
桃源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县城沿江风光带石柜东侧,原名川上亭,元延右六年(1579年)始建,元末毁,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万历七年(1579年)、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曾几次重修,至解放时阁已腐朽,1964县政府拨款加以重修,后又几次维护,现保存良好。…
浯溪河烈士纪念碑
浯溪河烈士纪念碑位于浯溪河乡浯溪河村六斗坪,该地背山面河,地势险要,1934年12月17日,贺龙、肖克率领红二,红六军团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北上,与国民党第十军独立三十四旅罗启疆部在浯溪河的界山湾、庙山、六斗坪展开激战,我军大捷,为纪念这一革命胜地,县委政府决定,在界山湾修建纪念碑…
杨祠昌墓
杨祠昌(1588—1641)字文弱,明武陵人(今常德)明万历进士,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武陵民间有“杨阁老”“杨相”之称,崇祯十四年三月(1641)病逝于湖北沙市,葬于沅江(今沅江市)月形山,后改葬于桃源金厂溪月虹山(杨氏族谱载),墓坐北朝南周围茂林修竹,前有西溪流淌,…
走遍常德市
湖南省旅游景点
澧县旅游景点
桃源县旅游景点
武陵区旅游景点
鼎城区旅游景点
津市市旅游景点
石门县旅游景点
临澧县旅游景点
汉寿县旅游景点
安乡县旅游景点
常德市文物古迹
常德市红色旅游
常德市名人故居
常德市博物馆
常德市4A级景区
常德市十大景点
全部常德市旅游景点
常德市特产
常德市美食
常德市地名网
常德市名人
常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常德市A级景区名录
常德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常德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常德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2002年度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湖南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第十一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省第一批省级大遗址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