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铜山区旅游
铜山区景点介绍
花马庄墓群
花马庄墓群位于铜山区茅村镇花马庄村,1994年曾发掘4 座墓葬,均为平面呈凸字形的券顶砖室墓,三顺一丁砌法,用楔形砖砌券收顶。出土有陶俑、陶畜、禽和模型器等。出土石墓志一方,但字迹已难以辨认。2008 年又发掘十座墓葬,除两座为石结构墓葬外,其余均为砖室墓。墓葬形制大部分为凸字形…
洞山寺遗址
洞山寺又名桓山寺,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又屡有续修,现寺院遗址改建为小学。院内有石碑多方,寺院后有重修洞山寺石碑,碑青石质地,高约1.94 米,宽约0.78 米,圆首,方座,碑文12 行,满行35 字,行楷体,保存较好,但是上面部分字迹已被凿,现已无法辨认。《铜山县志》记载:“桓山寺…
桓魋石室
桓魋石室墓位于铜山茅村镇洞山村的桓山西麓,是一座人工开凿的崖洞墓,墓室为斜坡式墓道,墓室宽6 米,进深12 米多,面积80 多平方米。前室壁上凿有石托板三层,左右两耳室,东壁有两门通主室,但没有完成,推测是一座西汉时期的墓葬。关于桓山墓的记载,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注经》,郦道…
北洞山汉墓
北洞山汉墓位于徐州市北十公里津浦铁路西侧的茅村镇洞山村,南侧不远为京杭大运河——即古泗水河道。楚王墓开凿在村东南的一座小山的南坡。墓葬依山为陵,墓上封土高10余米 ,南北35 米,东西70 米。墓葬由露天墓道、甬道、主体墓室和附属墓室组成,其中主体墓穿山作室,附属墓室凿坑垒石而成…
楼山汉墓
后楼山位于茅村乡洞山村北侧。在其周围发现墓葬10余座。除M3在北坡外,其余各墓均在山南坡。M1-M7已发掘(M1另做论述),M2-M7均为竖穴洞室墓,南北向。竖穴长多在3.3-3.6米,宽2.3-2.4米间。M2、M3因开山采石,竖穴上部被破坏,深度不详,其余各墓深度在6.5-7…
茅村阎王殿
阎王殿位于茅村镇腰里村,乾隆行宫遗址西北。现存堂屋三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三间、拱门门房五间,屋外有水井一口,现上面有石头将井口盖住。此庙大概建于清,庙内正殿原供奉阎王,香火旺盛。原正月二十有庙会,解放后庙会废止。以后此地曾为公社仓库,存放粮食及喂养牲口。…
铜山乾隆行宫遗址
清高宗乾隆下江南陆路返京驻跸之所,原规模较大,占地约2万平方米,有殿阁100 多间,非常壮观。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如今的行宫只剩下几段破碎的砖墙,断断续续地存留在河沟中。周围村子里几乎每户人家的房屋砌墙里都会发现几块雕刻着花纹的石块,古色古香,这些石块就是村民从乾隆行宫遗址搬回来的…
望月庵遗址
此地原是望月庵,为一处庵堂,门口有匾额上写“望月庵”,庵内供奉三座佛像,正中为观音菩萨,东为托塔天王,原每年十月一日有庙会。解放后此庵改为学校。现仅存一棵古柏歪倒一旁,高约9 米,直径约0.6 米,树冠宽约3 米。遗址原貌已基本不存。…
蔡丘遗址
蔡丘遗址位于铜山县茅村乡大蔡丘村南。遗址呈方形土堆,遗址北、东两面环山,南北长45米,东西宽40 米,面积1800 平方米,封土堆为台形,高约5米,未经发掘。1957年曾作试掘,顶部为汉代居住遗址,发现有陶器碎片及板瓦、筒瓦等。下部为商代文化层,出土过发现有砺石、细柄陶豆、绳纹陶…
拖山墓地
1996年发掘,为石坑竖穴洞室墓,竖穴长3.25米,宽2.25米,深4.25米,内填黑灰土及碎石块。竖穴下为墓室,长2.8米,宽1.8米,高1.25米,其东、南两侧各留一宽0.45米的太,墓室内置棺,已朽,从残留痕迹看,墓主头向南,墓室内陪葬器物有釉陶壶,陶壶、陶灶,铜镜、“大泉…
拔剑泉石望柱
拔剑泉石望柱位于汉王村拔剑泉西圆柱形,高约1.3米,直径约半米,位于汉王拔剑泉西畔,时代不明。传说此为石祖,涵义有两种:一说是原始的图腾崇拜物,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二是说凡婚后多年不育之夫妇,只要夫妻二人双双到石祖旁边看一看,用手摸一摸,再祭拜一番,事后一年半载便…
张竹坡墓
张竹坡(1670-1698),名道琛,字自德,以号行世。清小说评点家,康熙三十四年,26岁的张竹坡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点评--书。他共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评论,为中国的文学理论留下了一分宝贵的遗产。著有《-梅评点》一书,首次提出《-梅》为“天下第一奇书非--”的观点。张竹坡死后,…
东沿墓群
东沿墓群位于马场村白龙山南麓,1986年、1992年两次发现多座东汉墓。1986年发现的一座墓葬由前、后室组成,墓葬结构已遭破坏,出土画像石11方,发现3处刻铭题记,墓葬时代为“元和三年”(公元86年),墓主身份可能为侯。1992年发现的墓葬已被扰乱,结构不清,从现场征集画像石6…
白龙山汉墓
白龙山汉墓位于汉王镇马场村白龙山南麓,1998年发掘墓葬2座,为石坑竖穴洞室墓,均盗掘严重。2号墓封土直径约10米,存高1.5米,竖穴墓道长3.7米,宽1.5米,深5.4米,内填红黏夯土。东壁下凿一洞室,长3.7 米,宽2.15米,高1 米,墓口以石板封堵,洞室内置一棺,已朽无存…
班井窑址
1977年调查发现。窑址位于一条冲沟的南侧,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5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地表可见有略呈圆形的窑体,直径1米左右,残高1.1米。还发现有大量的瓷片、支钉、圆柱形窑具。瓷器多青釉或黄釉,胎质青灰,内含杂质,较粗糙,器形有碗、盘、壶等。现地面已无明显痕迹,遗址多…
黑山化石出土点
黑山化石点位洞穴裂隙堆积,在含磷的淋滤型红土中,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主要种属有猕猴、虎、棕熊、羚羊、鹿等。现化石已经经过发掘,地面已无明显痕迹,仅存当时挖掘以后剩下的坑。…
张道平烈士墓
张道平烈士陵园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汉王镇班井村东,东西宽20米,南北长约35米,占地约七百平方米。张道平烈士墓周长约8米,高约2米。烈士墓的造型古朴、庄严肃穆。墓前墓碑高3米、宽1.2米、厚0.6米,由碑体和横脊顶盖构成;碑面凹式设计,碑额刻“永垂千古”,碑额下正面垂直刻着“…
耿集翻水站
耿集翻水站建于1976年,当时是为了给姜集、将墓山水库送水,解决单集镇东北部几个村的农业用水,实现全镇自流灌溉而建。将墓山北部魏单公路北侧修建水渠,主要取水地在房亭河。当时水渠的筑建非常考究,渠道为青石砌筑,渠道下砌有拱券式泄水口。此翻水站建成后已翻水成功,后由于占用坝子里的土地…
幸福桥闸
幸福桥闸建于1959年石砌桥,横跨蝉河上。桥下有四个拱孔,有三个分水刹,桥上一面建有四个闸口,现已不使用。桥头有“幸福桥”三字,其他桥墩上刻“利交通、便灌溉,促进生产。”另一边桥头上有“世界和平”“1959年春单集镇人民公社立”。该桥现仍在使用。桥面铺有渣土。…
姜氏民宅
姜家楼为一座民宅,据今约80余年,是当地的地主原民国政府惠民县县长姜文彬老宅。楼原为两层,房屋为砖石混筑结构,五间,房屋高约六米。后上层被拆除。房屋窗户上房有六个用于防御的枪孔。现改建为一层硬山顶,房内顶部为木梁、椽结构。…
走遍铜山区
徐州市旅游景点
铜山区文物古迹
铜山区名人故居
铜山区十大景点
全部铜山区旅游景点
铜山区特产
铜山区美食
铜山区地名网
铜山区名人
铜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铜山区A级景区名录
铜山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铜山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铜山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铜山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