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栖霞区旅游
栖霞区景点介绍
纱帽峰
“纱帽峰”是因其形似旧时官员的乌纱帽而得名。由千佛崖上至纱帽峰,一路岩石上都布满了石窟和造像,因此人们把千佛崖与纱帽峰连在一起,称它为千佛岭。据《栖霞小志》记载:“山势自中峰而下,乱石山含 岈,其色苍黑,人称为叠浪岩,岩尽处为一方龛,四面皆可上,上覆一小洞,内凿以佛,远望之如纱帽…
乾隆“第一金陵明秀山”碑
乾隆“第一金陵明秀山”碑位于栖霞区栖霞山原佛学院,年代为清代。该碑现藏栖霞寺原律学院东厢房墙壁上,内容为乾隆题诗,因首句为“第一金陵明秀山”,故被称为“第一金陵明秀山”碑,该碑高0.29米,宽0.82米,时代为公元1757年,碑体被雨水侵蚀较重。2023年6月,乾隆“第一金陵明秀…
金陵驿旧址(文天祥题诗处)
金陵驿旧址(文天祥题诗处)位于栖霞区马群街道花岗土城头西,年代为南宋。2023年6月,金陵驿旧址(文天祥题诗处)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城砖官窑场遗址
明城砖官窑场遗址在官窑山,是迄今窑场规模最大、窑体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保存最好的,是主要烧制南京都城城砖的明代官窑遗址。2016至2019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明代南京城东北约20公里的官窑山及其附近地区,系统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发现一处大型明代官窑遗址。该遗址由…
萧伟墓
梁南平元襄王萧伟墓,在南京东北郊尧化门外周家山北家边,东距甘家巷约3公里。萧伟,字文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八子。南齐时,历任晋安王参军,都督,雍州刺史。天监元年(502)封建安王。天监十七年改封南平郡王。累迁侍中,左光禄大夫,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大司马等。中大通四年(53…
萧融墓
梁桂阳简王萧融墓,在南京市东北郊张家库西南,距甘家巷萧秀墓约2公里,据《六朝事迹编类》记载,萧融墓在建康城北10公里北城乡。萧融,字宣达,梁文帝萧顺之第五子。南齐时历任豫章王行参军,鄱阳王行参军,太子舍人,江夏王主簿等职。齐永元三年(501),齐东昏侯萧宝卷诏令萧融随其兄萧懿饮药…
十月村毛泽东塑像
十月村毛泽东塑像位于栖霞区栖霞街道十月村,时代为现代。1967年10月,十月村村民自发筹集资金在当年(1956年1月11日)毛泽东主席战立的山岗上,竖立起“毛主席挥手指点江山”水泥塑像。由南京塑像家朱至耀先生设计制作,材料选用白水泥,塑像基座长3.2米,宽3.2米,高2.7米,总…
王芃生墓
王芃生墓位于栖霞区白龙山公墓内,时代为民国。该墓设计为钢笔套形状,钢筋水泥结构,高约5.5米,直径4.5米,四根柱脚为扇形,外弧线柱脚约有1米宽,有一青石质墓碑,曾被当地老百姓移至河塘边作垫脚石用,墓碑文字已漫漶不清,当地人称此墓为“钢笔大王墓”。经调查墓主为王芃生(1893-1…
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
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位于栖霞区和燕路462号,时代为民国。该建筑最早为国民党空军第二通讯台通讯机房,建国后,晓庄师范搬迁到此,作为晓庄师范礼堂。正面右下角有一块晓庄师范复校纪念碑。该建筑坐北朝南,砖混结构,室内铺设木地板,窗上部及地板下都有通气孔,布局对称,正面两侧有花台,建筑…
府前路张氏住宅
府前路张氏住宅位于栖霞区龙潭街道府前路10号,时代为民国。龙潭镇北张氏民宅,俗称龙潭张三跑马楼,是地方上兼有防御功能的私宅,相传旧时,楼四周有壕沟,前有吊桥,因屋内四面可通,可跑马巡视屋外情况,故名。该楼长方形,后为主屋,东西为厢房,均为坡顶建筑,中间为天井,面阔22.3米,进深…
栖霞山高僧塔林
栖霞山高僧塔林位于栖霞区栖霞山公园内,时代为民国。民国高僧塔林区为半圆形,南北11.3米,东西9.6米。原为民国时期建,后毁于文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建,此处分别有仰山、明常、方廉、若舜、寂然、卓成高僧塔。般若台西南侧有宗仰、志开等高僧塔林,均为青石质,佛塔造型,柱身为正六面体,有…
高奇峰墓园
高奇峰墓园位于栖霞区栖霞山公园内,时代为民国。墓包为原物,牌坊亦为原物。1936年由广州返葬栖霞,后因战事及诸多原因,高奇峰墓园被采矿湮没。2003年,台湾画家欧豪年来栖霞,在栖霞寺有关人员帮助下找到墓园,得到修复。墓碑及雕塑下碑刻皆为重刻(从台湾档案部门找拓片)。高奇峰墓园为南…
江南水泥厂旧址
江南水泥厂旧址位于栖霞区摄山镇88号,时代为1935年。该民国建筑群,分为住宅建筑、办公建筑及用于生产的部分工业遗产等,其中住宅建筑又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甲种亦称甲招,是建厂时期中方聘外籍厂长的居住用的招待所。京特曾在这里居住过。小黄楼原为厂俱乐部,日军侵华期间,成为京特等国…
龙潭会师亭
龙潭会师亭位于栖霞区龙潭街道中国水泥厂,时代为民国。龙潭会师亭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作霖墓
陈作霖墓位于栖霞区迈皋桥街道永寿陵,时代为1920年。陈作霖墓位于迈皋桥镇奋斗村坟头山自然村。该墓原在清凉山古林庵后,墓前有陈三立撰写的《江宁陈先生墓志铭》碑。1955年,因建设需要,将墓迁至现址,为陈氏家族墓地。“文革-”期间,墓被毁。1987年,南京市文管会对该墓进行整修。由…
狮子坝村失考墓石刻
狮子坝村失考墓石刻位于栖霞区马群街道,时代为南朝。位于栖霞区马群镇狮子坝村旁农田之中,北距沪宁高速公路约500米。现存石辟邪一件,身长1.54米,残高1.0米,柱围约1.3米。四足已残,因长期风化侵蚀,身体表面纹饰全无,但腹侧两翼仍可辨识。辟邪位置已遭人移动,因此与辟邪有关的墓葬…
弘济寺石刻
弘济寺石刻位于栖霞区燕子矶永安村3号,时代为清。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早名观音阁。后赐名弘济,清避高宗讳,更名永济寺。寺院殿阁皆依临江的悬崖峭壁而筑。清同治年间殿塌寺毁。乾隆御碑2通嵌峭壁上,横碑高0.8米,宽1.5米,竖碑高2.3米,宽1.2米,另1通默默诗碑嵌在崖下砖廊里,高2.…
寒桥
寒桥位于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时代为宋代。寒桥,又名韩桥,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寒桥已经有73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座单孔石拱桥,保留在南京化工厂内。宋代《景定建康志》、元代《至正金陵新志》、明代《万历上元县志》、清代《乾隆上元县志》等志书,对这座古桥,均有这样简要的记载:韩桥。在…
笆斗山古墓葬群
笆斗山古墓葬群位于栖霞区笆斗山,系汉代古墓葬群。笆斗山古墓葬群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阳街双井
东阳街双井位于栖霞区栖霞街道东阳街,时代为宋。东阳街双井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栖霞区
南京市旅游景点
栖霞区文物古迹
栖霞区红色旅游
栖霞区十大景点
全部栖霞区旅游景点
栖霞区特产
栖霞区美食
栖霞区地名网
栖霞区名人
栖霞区A级景区名录
栖霞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栖霞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栖霞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栖霞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