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谷县旅游
甘谷县旅游景点
甘谷大象山
AAAA
甘谷大象山,位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秦岭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脚石级而上至巅,总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
姜维文化园
AAA
姜维文化园位于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村,距离甘谷县城10公里。主要文化遗存有姜维纪念馆(姜公祠)、姜维墓、姜维母子洞、将军岭、靴子坪等。姜维,字伯约,生于公元202年,卒于公元264年,享年62岁,距今1804年,凉州上士,蜀汉大将军,三国诸葛亮继承人。姜维纪念馆由原来姜公祠扩建而成,2000年秋季一期…
黑潭寺森林景区
AA
黑潭寺位于甘谷县城南35公里的古坡乡石鼓山下,藉河上游。寺院隐于潺潺小溪之畔,葱葱林木之中,四周环山,曲径通幽。寺西有乌龙江曲回东流,并在此聚水成泉,叠为三潭,潭深莫测,泉虽清而底难见,称黑三潭,潭伴寺馨,寺依潭声,神奇无比。寺中有大雄宝殿,内塑三世佛和十八罗汉。殿前有两棵高达百米的苍松,其北侧有歇…
尖山寺森林公园
AA
尖山寺森林公园尖山寺,又称灵风山,位于甘谷西南25公里的尖山之上,最早古迹建于汉魏六朝时期,全山有森林5000多亩,其中有林地8727亩,森林覆盖度为39%,森林蓄积量11880立方米。海拔1800-2100米之间,相对度差300米,年降水量600毫米,属南部半湿润气候型区,年平均气温2.4-8.1…
蔡家寺
AA
蔡家寺在甘肃甘谷县东北渭水峪火车站(陇海线)以西,渭河北面的二级台地上,寺、村同名,寺在村北一山丘上,依山而建,直达山顶。据清乾隆《伏羌县志》(甘谷旧名伏羌)记载,寺庙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70),至今已有650年左右的光景。至于何时有村,县志语焉不详,实难详考;而何以村、寺同名,亦不得…
古坡草原
AA
古坡草原位于甘谷县南部藉河上游,总面积132.8平方公里。古坡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系秦岭山脉之余脉,最高海拔2716米,最低1760米,相对高差951米。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7.4℃,年降水量600—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600—1800小时,无霜期90—140天。风景区以草原风景为主,草…
甘谷红军长征纪念馆
甘谷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甘谷县城东环路,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纪念馆以实物、图片、资料等形式,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手段,再现了红军长征在甘谷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陈展内容主要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五过甘谷等。 1935年8月,红25军从鄂豫陕根据地长征进入甘肃,9日晚,红25军到达天水,副军长徐海东亲…
大像山永明寺
大像山永明寺永明寺位于灵岩寺之南,师傅沟内台地上,1992年重建。设施布局以正规寺院而设置,由山门、天王殿、斋堂、客堂、钟鼓二楼、十三祖师殿、伽蓝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组成,总面积达4,224平房米。永时寺是佛、法、僧三宝的常住处,又是甘谷一带佛教徒修行的地方,也是游览胜地。永明寺座东南向西北,雄踞山…
华盖寺石窟
从甘谷县城沿316国道向西行,华盖寺石窟位于甘谷县城西10里,渭河南岸的二十铺村东头。因山顶绿草如茵,恰似一顶红教僧帽,戴在状如圆柱的红色悬崖之上,故当地人叫它-帽顶。又因山势奇特,一峰突起,似刀削斧劈,直入云端,如一把红缦绿顶的华盖依山亭立,山崖以上“之”字形排列的洞窟参差错落,状如蜂房故称华盖洞…
大像山双明洞
大像山双明洞双明洞,俗称药王洞,在大像窟之西,孙膑洞之上。没阶而上有一洞,穿洞可达殿窟。洞长16袄,门首行书“此山中”,人至此,情景交融,诗意、哲理、书法交融,妙趣横生。书法系本县清代著名进土李则广手笔。窟朝向东北,原三壁置佛像。洞前夸砌堵墙,上有望窗两个,如两只眼睛,双明洞由此得名。窟由自然洞穴改…
甘谷文庙
文庙位于县城南街,始建于元代至元丁亥年,西域人鲁克得礼任县令,得议集资修建文庙,戊子年春动工,已丑年冬落成。明代弘治年间,知县周书又迁到城北,明嘉靖末年,县令王调元又迁到东街,万历辛卯,县令封嘉诰又迁到渭北山麓,天启丁卯年县令赵守成又迁到城外面还建有名官祠、乡贤祠、忠孝祠。此处有有戟门、泮池,棂星门…
甘谷大佛
甘谷大佛甘谷大佛高达20余米,脚下供人瞻仰的地域原来只有一米余地,但站在脚下如何变换位置从不同角度观看,都到合乎比例,表情和蔼可亲。它奥妙莫测之处在那里呢?这就是古代的艺匠们很巧妙地解决了高大造像在有限位置观看的视觉差问题。在解决视觉差问题的同时,须解决搭架,造型小样和安全问题。这些都要用科学的态度…
大像山文昌阁
大像山文昌阁县内文昌阁有多处,但大像山文昌阁规模最大。沿大像山寺小道拾级慢步而止,约三百余步,即为文昌阁。文昌阁建筑面积为182.9平方米,总面积为260.9平方米。阁门前有石阶二十四台,门首有砖雕阳刻篆字“孝友门”三字,两边“阁凌碧字迎朝爽,门对朱山映晚霞”砖刻隶书楹联,系清末民国初本县名士宋延桢…
大像山石窟
在甘谷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处,有一座正看如旗,横看似龙的山峦拔地而起,旧名文旗,现名大像山。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梁画栋绿树掩映。山中悬崖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大佛石窟开凿确切年代无从稽考。据有关资料和出土文物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甘肃省博物馆…
甘谷姜维墓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天水冀城(今甘谷县)人。是甘肃早期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据《三国志•蜀书》、《剑阁县续志》等有关史料记载:维少孤,随母局,自幼博览群书,酷爱孙武之学,有胆义,才智超人,心存汉室,志图统一中原,原为魏中郎将,建兴七年(227年)冬,蜀相诸葛亮取天水关时,维归蜀,亮特器重之。…
大像山太吴宫
大像山太吴宫伏羲是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甘谷民间传说伏羲生在甘谷的白家湾乡古风台。甘谷大像山第一台建有伏羲庙亦即太昊宫,是明万历年间建筑,华盖寺也有伏羲塑像为元代所塑。明代叶应甲编纂的《伏羌县志》说:“邑人以本吧乃伏羲笃生故地,于万历四十八年重建于大像山之西”。原庙于同治二年(1863年)毁于兵燹,至…
觉皇寺
觉皇寺觉皇寺坐落于甘谷县六峰乡觉皇寺村,原名兴国寺,据《伏羌县志》载:“兴国寺明洪武年建”。清同治初年间(1862—1866)历遭战乱,焚毁严重,后重建。现存大殿梁记有“大清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的题识。《觉皇寺修殿宇碑记》中有“其寺原为兴国寺,始建于宋,所载明洪武24年朱元璋十八子朱便为岷王…
石鼓山
俗称石鼓山,位于县城南30公里的古坡乡艾家川,系朱圉山之主峰,为境内最高山峰,海拔2,635米。该峰山势陡峭,人迹罕至,茂林幽泉,景色幽静,绝顶有巨石,远望如卧牛,上则层峦攒青,森秀无比,数十里而不绝,悬崖峭壁之上,瀑布飞流,下则群溪潺缓,汇为藉水,当地人称之乌龙江。其流清澈若镜,底石可见,中有娃娃…
贯寺李家祠堂
贯寺李家祠堂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大石镇贯寺村,清至民国家祠建筑。占地面积49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余平方米。祠堂呈四合院形式,坐北朝南,由堂屋、东西厢房、牌坊门构成。堂屋三开间,单坡硬山顶;东西厢房均三开间,单坡硬山顶;明间为单檐双坡歇山顶大门楼,两侧次间为单檐双坡歇山顶小门楼,大小楼之间有四座相连的…
毛家坪遗址
毛家坪遗址位于甘谷县盘安镇毛家坪村西侧。1984年曾进行过发掘。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2米,遗址有房址和灰坑等。出土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黑色带纹、条纹、同心圆纹彩陶盆、钵。另有齐家文化刻划纹、附加堆纹、篮纹、粗绳纹泥质红陶罐、折肩罐及石斧、石刀、石铲等。还采集有周代夹砂灰褐陶罐、…
走遍甘谷县
天水市旅游景点
甘谷县文物古迹
甘谷县十大景点
全部甘谷县旅游景点
甘谷县特产
甘谷县美食
甘谷县地名网
甘谷县名人
甘谷县A级景区名录
甘谷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甘谷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全部甘谷县景点>>>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