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泰兴市旅游
泰兴市景点介绍
丁西林故居
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戏剧、小说名著,归国后从事业余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唯一专门写喜剧的剧作家。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的丁西林,他的正业其实一名颇有建树的物理学家。1914年,丁西林入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
测绘塔
测绘塔,又叫测绘标志塔,是国土测绘的标志。泰兴的这座测绘塔位于泰兴市元竹镇潘元村十六组,也就是原来的小元村。塔身由三角铁搭建而成,成六面状,下宽上细,底宽直径3.5米,上宽1.8米,塔高15米。测绘塔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一座数一数二的高建筑。测绘塔是解放…
孙佩璜烈士墓
战争年代总是英雄辈出,哪怕是平日里不起眼的小人物,也总会散发出令人敬佩的英雄光彩。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个小小的游击队队长,他最初只是万千游击队中的一员,直到1948年他们因为遭到叛徒的出卖而被围剿。这位游击队长带着他的队员们殊死搏斗,奋力抗争,但终归是突然来袭,又敌强我弱,实力悬…
引秀桥
在乡村小道间总有一些被荒废的小桥,人们不一定记得它们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了,也许是十年,也许是百年,也许它们在繁华时承载过无数的喧嚣,但如今它们在风雨中默默寂静。在泰兴市姚王镇封垈村三组的一条小河上就有这样一座桥,这座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引秀桥”。建造它的时候人们一定寄予了它非常美好…
曹德卿墓
泰兴市宣堡人曾写有一篇《踏莎行》来赞扬自己的家乡宣堡,词曰:“县治南唐,镇缘宣秉。--代代英雄领。粟谭谋略建邦功,沈涛积厚流光炯。银杏林悠,德卿塔挺。春风又唤桃花醒。高擎时代创新旗,聚焦聚力扬帆竞。”词中说道“德卿塔挺”,这德卿塔就是说的宣堡镇一代表性古墓葬的盐场大使曹公德卿墓。…
丁文江故居
黄桥镇上曾有四大望族,丁家便是其中之一,丁家曾拥有许多房产,但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丁家花园。丁家花园顾名思义,是丁家的一座小园林,这是一个清代的园林建筑,园内回廊曲径,雕梁画栋,多竹堂、小于舟、桂花厅、蝙蝠厅、蝴蝶厅错落有致,砖雕石刻,假山鱼池,丹桂翠竹相映成趣。清代末年在这座花园里…
仙鹤湾风光带
仙鹤湾曾是泰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集中、最优美、最深厚的地区。明末清初御史季开生、季振宜筑有喜树园放鹤,仙鹤湾此地大概因此而得名。仙鹤湾西为广福寺,寺废,今尚遗有洗钵池,洗钵池乃唐高僧伏虎禅师洗钵之处;仙鹤湾北边是儒学,有奎文阁、泮池、大成殿;仙鹤湾西北则是古延令村,从宋代开始,…
泰兴革命烈士纪念馆
泰兴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基因是泰兴独特的精神标志和文化资源。1949年12月泰兴政府决定将原孔庙大成殿改为“革命烈士纪念堂”,堂内陈列部分革命烈士的遗像和事迹,堂前栽满松柏,象征着泰兴革命烈士的精神万古长青、浩气长存。烈士堂前左侧为“政委叶梯青烈士之墓”,右侧…
泰兴中山纪念塔
中山纪念塔,顾名思义,为纪念我国革命领袖孙中山而建立。在泰州市有一座和泰兴一模一样的中山塔,这是和泰兴市的中山塔基于同一图纸施工的孪生兄弟。泰兴的中山纪念塔建于1928年,呈正方形,每边长五米,共有四层,俱为红砖砌成。底层前后无墙,是进出县府的通道;二层南面开窗,三面环墙,西北拐…
泰兴县城堑落成记碑
五千年前,泰兴地区是一片茫茫大海,长江入海口还在镇江、扬州之间。到西汉,泰兴老龙河以北地区才形成了一片沙洲,地属海陵县界。该地历经千年江岸变化、陆面浮沉,古称泰兴“襟江带海”也正是缘出于此。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升登位升海陵县为泰州府,设海陵济川镇建县,取“国泰民安,百业兴旺”之意…
古三井
在江苏泰兴,没有人会不知道三井口。这个始建于明代的古井,默默地伫立在闹市区的车水马龙里,至今还在用甘洌清澈的泉水滋润着一方百姓。旧县志里记载,明崇祯时期一位僧人用化缘而来的钱修浚了这个奇特的井。说它奇特,因为与普通的水井相比它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它的井身只有一柱,上面却有三个井口…
法轮塔
在泰兴民间有一个最为神秘和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个传说就和矗立在泰兴宝塔湾内的0-塔有关。宝塔湾位于泰兴城西五里处,因0-塔而得名。清顺治中,邑人宝莲抛妻别子,捐献房产,皈归三宝,在成延珍等善信资助下,于葫芦湾“庇材鸠工”,建“宝莲庵”,并“募旃檀香成菩萨像”。清康熙二年,邑人季式祖…
泰兴城隍庙
每个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庙里的城隍爷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信奉守护的城池之神。泰兴也有这么一座城隍庙。泰兴的城隍庙又名邑庙,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1127年,北宋建炎元年,金兵南犯,城隍庙遭遇火灾,几成废墟。南…
粟裕骨灰安放处
晚年的时候,粟裕将军对夫人楚青口授遗嘱,希望把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八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永远长眠在一起。1984年4月,粟裕的夫人楚青、儿子粟寒生以及秘书朱楹护送他的骨灰来黄桥。骨灰安放的地点选在了黄桥公园后面的高垛上,当时泰兴市委市政府在…
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1940年,那一年的10月,黄桥镇被战火笼罩,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新四军在黄桥与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展开了决战,最终新四军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提出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坚实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为了缅怀在黄桥决战中牺牲的新…
黄桥文明桥
泰兴市黄桥镇文明桥,建于何年无从查考。光绪十二年(1886年)《泰兴县志》卷五《河渠》记载“县东四十里黄桥,其镇有永丰、拱辰、文明、永安、花园、吕家、致富、永昌、直来诸桥”,而《泰兴县志》中又说文明桥“气势雄伟壮观”。传说明朝时就已有文明桥,桥面有两条车行道和三条人行道,在当时非…
致富桥
致富桥,早先并不叫致富桥,而叫知府桥。因为明代初建的时候这座单孔拱桥位于广平知府的墓园前,所以人们给它取了知府桥这个名字。清代咸丰年间人们对它进行重新修建,还换了一个更为吉祥的名字“致富桥”。致富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优质花岗岩早就,桥长13.8米,宽3米,桥的两边设有栏杆,两头各…
朱履先中将府
黄桥镇上的王家巷里有一座建于清朝中期的何家宅,在晚清的时候这座宅院被卖于了朱家,一代传奇人物朱履先就出生在这座宅院里。这座宅院现在已经改名为朱履先中将府,这是因为它的主人朱履先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军中将。整座中将府现存房屋二十八间,占地1367平方米。中将府大门堂中央悬挂着孙中山先生亲…
宗镜庵
宗镜庵,黄桥镇上的一座明代寺庙。它始建于明初,嘉庆八年进行了重修,占地面积有105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44平方米,原有房屋二十间,现在还保留有十六间。宗镜庵历史悠久,在这数百年里它的三间正堂已然添上了许多岁月的痕迹。正间的禅堂早年翻修过上盖,但是骨架并没有变动,虽然外表有些破旧…
韩氏故宅
黄桥旧时有四户显赫的人家,分别是丁、何、朱、韩,这四个世家都在古镇黄桥留下了他们生活过的印记,韩氏故宅便是韩氏家族旧时的居所。韩氏故宅位于黄桥镇王家巷内,是典型的明清时代建筑。故宅座北朝南,前后共有六进,原有房三十三间,现存二十四间,占地面积655.6平方米,建筑面积答504.6…
走遍泰兴市
泰州市旅游景点
泰兴市文物古迹
泰兴市红色旅游
泰兴市名人故居
泰兴市十大景点
全部泰兴市旅游景点
泰兴市特产
泰兴市美食
泰兴市地名网
泰兴市名人
泰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泰兴市A级景区名录
泰兴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泰兴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