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中区旅游
吴中区景点介绍
芥舟园
芥舟园位于东蔡村秦家堡,为秦氏故居,俗称秦家花园。秦家堡是因南宋时秦观六世孙秦宗迈定居于此而得名。秦氏系宋代四大名家之一的秦少游后裔。宋末元初,龙图阁直学士秦观,因爱洞庭西山风物,迁居于太湖西山岛。秦氏以医学名世,善治伤寒,兼理妇科,累十代而有“秦一帖”之美声。芥舟园今为十代世医…
后塘桥
后塘桥位于苏州胥口镇水桥村。该桥为花岗石单孔拱桥,南北走向,跨南官塘上。桥基础为武康石;有青石(疑为石灰石),上刻有“普?济”字样,应该为宋代古桥构件。后塘桥长22.5米。桥拱跨径5.1米。桥边水栈宽阔完整。桥东侧楹联为“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桥西侧楹联为“合山众姓重建,…
怡泉亭
建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四月的怡泉亭,整座亭子全部采用石料构成,显得古雅拙朴。怡泉亭的平面呈正方形,宽0-一米,高约四点五米,屋顶采用歇山檐式,用八块条石合盖而成。“怡泉”为人名,冯怡泉与殷心揖是当年镇上的两位好朋友,冯对殷十分信任,外出时曾将毕生积蓄的一百两银子存放于殷…
裕德堂花厅
裕德堂花厅位于东山镇人民街,俗称海棠椽厅。始建于清道光丁酉年(1837),原为江淮盐官周氏所筑,现为东山望族席启寓后裔席总荣所有。裕德堂花厅主轴线上有门楼、花厅、住楼和书楼等建筑。花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桁,梁、柱、桁等均用方材。上有草架,屋顶间以鹤颈复水椽,制作成轩式天蓬,仰视似盛…
木渎永安桥
永安桥又名“王家桥”,明弘治十年(1497)傅潮所建,是一座由花岗岩垒砌而成的单孔石拱桥。桥全长13.7米,桥宽2.2米,桥堍宽2.4米,离水面高4.8米。拱呈孤圆形,高4.2米,厚0.38米,跨度7.8米,桥为南北走向,横跨兴福塘。四根青石桥柱和八根贯桥宫的长绞石联结酷似矩形的…
木渎西津桥
西津桥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西街,明万历年间里人茅郊建。西津桥是一座花岗岩单孔圆弧拱石桥,桥作南北向,跨越胥江河的通衢要道上。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洞庭东山吴序商重建,改名永平桥。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谷旦,木渎镇济善堂募捐重建。全长22米,宽3.05米,桥顶面长1…
东崦草堂
东崦草堂位于光福镇杨树街花园弄,又名徐家花园,或吴家花园。旧《光福志》载:“东崦草堂原为明末光福里人徐鉴湖所筑,故名徐家花园,后经久颓废,至清道光年间,鉴湖公五世孙徐傅重建。徐傅,字月坡,光福人。自幼颖异,博涉经史,过目成诵,久客楚湘,广交豪客、名士。晚年归里,收拾祖业,重建先祖…
春熙堂
春熙堂位于金庭镇东蔡村,门牌204号,房产本姓蔡乃南宋神宗女婿蔡世洪后裔之遗产。今归吴中区旅游局所有。春熙堂建于清乾隆乙巳年十月。原有大厅、侧厅、花园等建筑,气势恢宏,装饰华丽。惜六十年代拆毁。今仅存书房、花厅、花园和后楼。1986年3月25日被吴县市人民政府公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
爱日堂
爱日堂位于金庭镇西蔡村,又名新厅廊,为洞庭蔡氏祖居。乾隆三十年(1766)建,取《法言孝至》中的“孝子爱日”句意来作为堂名,意在追念祖先、珍惜光阴。宅园依山势而建,现大厅已被拆,仅存位于屋西的花园一座。花园内有书房、邀月亭、旱船等建筑。书房共三间,花园阔13.4米,深11.5米,…
石楼庵
石楼庵在今江苏吴县光福镇西,濒临太湖的蟠螭山上,两寺相距约1公里。石楼庵创始无考,据县志载,清初无声禅师居此,庵有屋十余间,还有龙泉、留余泉诸胜。现庵前有清状元陆润庠的“石楼古刹”题额,庵前周围,翠竹万竿。石壁精舍在庵西南约1公里的石壁山上,明嘉靖中由憨山和尚始创,名永慧寺,清道…
贺九岭石关
贺九岭石关,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天池山与鹿山之间的谷口处。贺九岭是旧时的交通要道。明正统二年(1437年),在岭上建有普济道院,内有玉皇阁、观音、关圣、玄武诸殿。隆庆年间(1567-1572),在庙外建东西两个石关,东面石关为花岗石,西面石关为青石。清代又在贺九岭两石关之间铺砌人字形…
葑山寺
葑山寺位于东山西南部的龙头山上,其山原名葑山,因明初时太湖中有妖作怪,山上筑石龙头镇妖而得名。岛上风光秀丽,古迹众多,现有葑山寺,十二生肖石、路公祠、蛇王殿等明清建筑及古炮台、千年石龟、石龙头等古迹。明嘉靖年间修建,清代重修,由前殿、后院、东西两厢组成。清乾隆帝南巡至此,在东厢诉…
敦裕堂
敦裕堂位于东山镇东新街,在东山明代建筑中是最为完整的一座民宅。堂正南向,四周均系砖墙包围,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有照墙、墙门、轿厅、大厅、堂楼、后堂等,其间均有天井、石库门、塞口墙相隔,组成各个独立院落。左右有备弄、厢房、书楼等相连。大厅中间堂房三间,进深七檩10米,…
虚谷上人墓
虚谷上人墓位于光福镇蟠螭山南。重修后的墓碑,正中镌“虚谷上人墓”,右书“富华、蔡耕夙慕虚谷法绘,五下光福石壁,承融宗法师赞助,访得上人墓址,爰立此碑,以志敬仰。”左书“一九八二年夏日,顾廷龙题并记”。此乃上海图书馆老馆长顾廷龙所书。这里,依山面湖,树木苍翠,冈峦起伏,附近还有闻名…
毛珵墓
毛珵墓位于苏州市藏书镇天池山坞内。年代:明现墓占地1100平凡米,坐东面西,封土存高1.5米,底径2米,周围砌筑青石围墙。墓道遗存石马一对,石马头部有所损坏,但仍旧仰首垂尾,骏健洗练。文官俑一对,石俑手执笏板,头戴高冠,身穿宽袖官袍。石俑的头部为现代修缮所补,较为呆板,有些不搭。…
秦仪墓
秦仪墓位于西山飞仙山麓的秦家堡,当地人俗称王坟。墓地约存十亩,封土较完整,高3米,周约40米,南向有青石墓碑和祭台。碑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立,刻“故宋翰林驸马都尉元德秦公娥明公主合墓康熙四十二年岁次昭阳协洽之桂月立”。秦仪(1229-1273),字元德,西山秦家堡人,…
诸稽郢墓
诸稽郢墓位于西山秉汇村诸家河头与陆家河头之间。诸稽郢,春秋时越国大夫。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曾派诸稽郢出使吴国,通过重贿太宰伯嚭求和,是越国功臣之一。据清康熙年间西山慈里人王维德的《林屋民风》载,消夏湾陆家河秦嘉铨在营造别墅开凿池塘时得一石碣,上有“越大夫诸稽郢之墓”字样,字…
摇城遗址
摇城遗址位于车坊大姚村的大姚山。《越绝书》载:“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大姚山是古摇城的一部分,摇城是春秋时期的一处封邑,初有吴王子受封于此,吴国灭亡之后,又成为越王摇的封地。吴王子和越王摇都是享世卿世禄的王室宗亲,他们的受封,正是吴越两国继承西周分封制度的实例,受封…
张永夫墓
张永夫墓位于灵岩山寺下院东侧。张锡祚(1672—1724),字永夫,清初诗人,与盛青嵝、黄子云、沈盘同称“灵岩四诗人”。少年时与住横山的叶燮学诗,和沈德潜同为叶氏的得意弟子。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他与沈德潜、张景松、徐夔等创立城南诗社,终日苦吟。后迁居木渎下沙塘。以授徒、占…
徐枋墓
徐枋墓位于光福镇香雪村珍珠坞。徐枋(1622—1694),字昭法,号俟斋,秦余山人,吴县人,殉节官员徐汧之子。崇祯十五年,中举人。明亡,遵父遗命不仕异族,隐居于“涧上草堂”,自称孤哀子。书擅行草,长于山水画,取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亦宗倪瓒、黄公望,与杨无咎、朱用纯并称“吴中…
走遍吴中区
苏州市旅游景点
吴中区文物古迹
吴中区名人故居
吴中区4A级景区
吴中区十大景点
全部吴中区旅游景点
吴中区特产
吴中区美食
吴中区地名网
吴中区名人
吴中区A级景区名录
吴中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吴中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吴中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四大铜钟
姑苏雕楼三奇葩
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