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江区旅游
吴江区景点介绍
芦墟怀德堂
芦墟怀德堂位于吴江区芦墟镇,年代为1926年。芦墟怀德堂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沈氏跨街楼
沈氏跨街楼位于吴江区芦墟镇,年代为1923年。沈氏跨街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桃源汪宅
汪宅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铜罗社区人民街41号,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汪宅建于民国初期,共有六进,第一进临水,建有一座“双落水”的河埠(宅东侧依河也建有河埠),此进原是楼房,后改为平屋,第二进与第一进之间为街路,第二进至第五进均为楼房,第六进为平房。第二、三、四进后面均置有砖雕…
吴江尊经阁
尊经阁亦名藏经阁,坐落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中学震泽校区内,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尊经阁面阔五间,坐北朝南,为双层挑檐翘角歇山顶,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建筑面积485平方米,落成后,徐子为将私人所藏的全部古籍予以捐赠。此时,学校内有尊经阁、智明堂、智炬堂、调度室、总办公厅等建筑。…
耕香堂
耕香堂在震泽镇花山头42号,建于民国初。耕香堂主人是震泽区四大地主之一邱辅卿,邱辅卿是八都人,字青扬,农民给他的绰号是“邱要命”,其他三个地主的绰号是:“董抽筋”、“萧剥皮”、“顾挖心”。解放初,邱辅卿被政府第一批“镇压”,房产与田地充公。耕香堂改为震泽乡(公社)政府办公所在地,…
同里庞氏宗祠
同里庞氏宗祠位于吴江区同里镇,年代为1924年。庞氏宗祠在同里镇珍珠塔景区内,原大门在船舫浜,后门临街面河。庞氏先世由吴江庞山分支大光乡,清初始卜居同里。族人庞庆麟系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自任上倦退,斥资兴建庞氏宗祠。民国十九年(1…
正修堂
正修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正修堂坐落于潘家扇东弄13号内,清光绪十三年(1887)丝商顾少彝所建,由吴县香山建筑名匠马如龙设计监造。顾少彝有四女,其中三,四两女均嫁于龚氏,后因龚氏慎修堂毁于火灾,顾以五千银元将正修堂门楼及前厅抵押给其女婿,遂属龚姓。(龚氏,龚则先,笔者…
桃源青龙桥
俗称北阳河桥,位于吴江市桃源镇宅里桥村北阳河桥(地名)。为梁式三孔石桥,排柱为武康石,金刚墙系青石构筑,杂有花岗石。南北走向跨北阳河。桥长22.2米,中宽2.05米,中跨为5.22米,高2.9米。初建无考,民国七年重建,桥身有对联,南向对联“青比兰深山势雾,龙从鱼化水□芳”,北向…
福事桥
位于吴江市桃源镇青云村28组,跨沈庄漾。始建无考。民国13年(1924)重建。(桥额上镌有“甲子”和“里人重修”字样)梁式五孔石桥,南北走向。全长31.4米,宽2.1米,跨径20.04米。中孔跨径6.05米,中孔高3.6米。有4组排柱,排柱中为花岗石,两侧为武康石,金刚墙基本上为…
永宁塘桥
又名姜池桥,位于吴江市桃源镇富乡村,跨蒿草路港支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造。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梁式三孔石桥,南北走向。全长25.7米,宽2.05米,跨径11.5米,中孔高3.5米,中孔跨径6.3米。金刚墙杂有青石,余为花岗石。桥身两侧各有一副楹联…
甫里桥
亦称陆港桥,位于吴江市七都镇陆港村。始建无考,清宣统三年(1911)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梁式单孔石桥,东西走向。全长9米,宽1.8米,孔高2.9米,跨径3.4米。金刚墙基本为青石,余为花岗石。桥身南侧有一副楹联:“万顷具区留禹積,陆家甫里忆唐贤。”此…
七都利济桥
位于吴江市七都镇庙港社区陆港村,跨倪家港。始建无考,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全长13.5米,中宽2米,堍宽2.4米,矢高2.7米,跨径3.8米。拱券、石级、桥面为花岗石,余为青石。拱券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
七都博士桥
位于吴江市七都镇吴越村双荡兜,跨双荡港。始建无考,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梁式单孔桥,东西走向。全长17.95米,宽1.74米,孔高3.5米,跨径5.5米。桥面由两块巨大浑厚的花岗石铺就,金刚墙为青石,余为花岗石构筑。两端金刚墙…
大善桥
大善桥位于吴江市桃源镇宅里桥村阳桥港,跨阳和桥港。始建无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花岗石梁式五孔桥,东西走向。全长32.2米,宽2.2米,跨径24.9米,中孔高3.5米,中孔跨径5.8米。中孔排柱题刻“清光绪二十一年里人重建…
东林桥
东林桥位于吴江市平望镇区溪港村,跨韭溪。始建无考,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清顺治三年(1646)两度重建,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全长11.72米,宽2.1米,矢高2.25米,跨径4.3米。东、西堍…
思范桥
思范桥位于吴江震泽镇太平街西栅,相传为纪念范蠡而建,故名思范。初建无考,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重建,明嘉靖十一年(1532)道士姬玉衡修,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里人龚振龙、陈士元、陈德魁、张宿五再建,同治五年(1866)重建。花岗石单孔拱桥,南北走向,跨荻塘市河。桥长35…
长春塘桥
又名少年桥,位于吴江市震泽镇贯桥村,连接杨家浜和南房村。初建无考,清宣统三年(1911)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梁式三孔石桥,东西走向。全长28.2米,中宽1.7米,堍宽1.7米,中孔高4.4米,中孔跨径5.7米,两次孔跨径均4.45米。桥主要构件为花岗…
梅家桥
梅家桥位于吴江震泽镇兴华村,跨梅家港,桥南为施家湾,桥北为梅家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造。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花岗石梁式三孔石桥,南北走向。全长24.3米,中宽1.65米,堍宽1.7米,中孔孔高4米,中孔跨径5.9米,两次孔跨径均3.15米。中孔两…
双塔桥
双塔桥位于吴江震泽镇贯桥村(原八都镇北长村)和七都镇李家港村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水洲东西各建一拱形三孔桥,名叫双石桥。后在两桥堍镇以石塔,故名“双塔桥”。明万历七年(1579)由浙江南浔董份修缮,后两桥俱圮。清雍正七年(1729),里人盛宣令、邱美…
震泽虹桥
位于吴江震泽镇藕河街虹桥弄西,跨通泰河。始建无考,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民国8年(1919),震泽市镇当局在虹桥东堍近处增建一亭,名之为“小垂虹亭”,以增光添色,其前抱柱楹联:“远望洞庭山色水光成画本,近邻塔影花香鸟语尽诗情。”民国24年6月…
走遍吴江区
苏州市旅游景点
吴江区文物古迹
吴江区名人故居
吴江区4A级景区
吴江区十大景点
全部吴江区旅游景点
吴江区特产
吴江区美食
吴江区地名网
吴江区名人
吴江区A级景区名录
吴江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吴江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吴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吴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江苏四大铜钟
姑苏雕楼三奇葩
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