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实行社管制,政区地域属黄漳管。
明代实行坊、乡制,政区地域分属黄漳乡。
清代实行里村制,政区地域分属黄漳里。
1918年,政区地域属二区。
1939年7月,日本侵略军占据县城,辽县抗日民主政府移驻西黄漳村。
1941年9月,辽县、辽西县分置,辽西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蒿沟村;政区地域分属辽县一区、五区。
1942年9月,辽县易名为左权县。
1945年,左权、辽西合并为左权县。
次年春,政区地域分属五区、六区。
1950年3月,左权县行政区划略作调整,将原7个区缩编为6个区,撤销第七区,政区地域属五区、六区。
1953年5月,左权实行区乡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区地域分属五区芹泉、高家井2个乡;六区中寨、大南庄、小南庄、上庄、天门5个乡。
1958年属前进公社,公社机关驻芹泉村。
10月,左权、和顺合并为和顺县。
12月,撤销乡村建制,原左权县境内6个公社变成8个,政区地域属和顺县前进公社。
1959年6月,恢复左权县置,政区地域属前进公社。
1961年7月,全县公社增为15个,政区地域分属芹泉公社、下庄公社。
1984年芹泉公社改为芹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