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东城街道地处兴平市区中东部,是兴平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东邻西吴街道,南依庄头镇、阜寨镇,西与西城街道相连,北与南市镇、南位镇相接。辖区总面积31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居委会。户籍2.6万户8万余人,常住人口12万余人。2001年12月,与大阜乡合并,设立东城街道至今。政府机关驻地位于县门西街中段,距市政府机关驻地200米。2024年,东城街道下设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平安法治办公室、安全生产和消防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发展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以及村镇建设工作站等5办2中心1队1站。东城街道党工委下辖33个党(总)支部,其中:“两新”支部7个,农村党支部17个,机关党支部1个,社区党(总)支部7个,离退休党支部1个、文化艺术团体联盟支部1个、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支部1个,共有中共党员1896名。
东城街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陇海铁路、西平铁路、西宝高铁、西宝高速、344国道、104省道穿境而过,通路村全部实现水泥化,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东城街道大项目建设高歌猛进。2023年,东城街道建成总投资10.4亿元的重点项目11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维也纳酒店建设项目、咸阳大秦鲜农冷链物流示范园区项目、年产20万件法士特配套汽车零部件项目、城东文化广场项目等一大批项目已经投产运行或向居民开放。
东城街道工业基础坚实雄厚。以化工、建筑材料生产、机械加工、新材料生产为主,高标准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玖犁产业智造基地等产业平台。东城街道有规模工业企业21家,2023年规模工业产值完成41.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入统项目22个完成14.07亿元,限上商贸业完成7.44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466元。
东城街道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东城街道初步形成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上,东城街道坚持把转方式、优结构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积极推动“三变”改革,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流转土地1300余亩,形成适合东城地域特色的灵活发展模式。农村现有耕地面积23879.45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9万亩,经济作物7000余亩。近年来,时下挂面、正东蘑菇、正西和东堡子蔬菜、大阜豆制品等拳头产品远近闻名,特别是正东村蘑菇是驰名西北蘑菇第一村,全村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78户3210人,蘑菇产业有三十年历史,全村蘑菇种植户占全村农户总数70%以上,拥有蘑菇大棚1000亩1200余座,年产量12万吨;拥有蔬菜大棚280座,年产上海青小油菜等反季节蔬菜750余吨,时下村手工挂面2023年被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产业的蓬勃发展实打实促进农民增收。
东城街道工业基础雄厚、服务业经济格局完善,有个体工商户7600余户,从业人员3.5万人。
东城街道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有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梵寺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兴平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秦“五女墓”遗址等文物古迹,有城北公园和新落成的城东文化广场。
2021年,东城街道党工委被咸阳市委授予咸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4年,东城街道荣获2023年度平安咸阳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咸阳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称号、兴平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示范镇(办)称号以及兴平市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