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南镇,地处驰名中外的“泰山”东麓新泰市境内,东接蒙阴,南依平邑,属三县市交界的“咽喉”地段。磁莱铁路、蒙馆路、205国道、-公路,德新高速公路,纵横交汇,四通八达,穿镇而过,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公里,辖85个行政村,11个社区,10.1万人。
汶南镇地处驰名中外的泰山东麓新泰市境内,-公路、博徐高速公路、205国道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公里,辖85个行政村,10.1万人。2005年全镇经济总量达4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43万元,人均收入4960元。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黄花菜第一镇”、“中国特产之乡开发建设先进乡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和“中心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
耕地面积88308亩,镇办及民营企业980家。2006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52.75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823万元。工农业生产、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城镇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该镇分别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新型乡镇”、“中心镇”、“环境优美”乡镇和山东省十大名镇。
汶南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在山东省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矿产资源中含煤、铁、砂金、粘土、石灰石、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等10多个品种。煤炭、粘土、石灰石储量超过亿吨,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有萱草、红萱、黄花等种。因其花蕾黄色,形似金针,故名。“金芭蕾”黄花菜原产于新泰市汶南镇,种植历史已达100余年,并由原来的堰边种植转到大田种植为主,又经过选优后实施设施栽培。
公鼐(1558~1626),字孝与,明蒙阴县(今新泰市汶南镇果庄)人。从高祖公勉仁起,至鼐五世进士。高祖字尚德,明督察院右督御史。曾祖跻奎,明湖广副史。祖一扬,明工部郎中。父家臣,明南京户部主事,赠礼
沈毓寅字宾谷,清新泰县(今新泰市汶南镇沈家庄)人。十三岁居父丧,事母至孝。道光辛卯(1831年)乡试中举,明年(1832年)联捷中进士。即授知县于广西。沈以祖母李氏年高,呈请在家终养,得到恩准,在泰安
梁竹航(1905—1985)名茂修,字竹航。新泰县(今新泰市)南阳村人。1918年入新泰第一高等小学读书。参加青年进步团体“新泰县新文化促进会”。192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加入中国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