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运河钞关(收取关税之所)在鳌头矶南300米处大运河西岸。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延存至今已有570余年的历史。现存有钞关仪门,南、北穿厅,公堂、巡拦房、船料房、官属合房等80余间古建筑,院内存有明代和清代碑刻。在运河槽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且是全国唯一的一处钞关旧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之初,基于临清成为漕运咽喉、商业都会以及诸王练兵、漕粮储积、贡砖烧制、商市税征等原因,永乐二十一年门1423年),山东巡抚陈济上疏:要求在临清设钞关。宣德四年门1429年),钞关之设自此始。这时运河上共设钞关七处,临清为其一。宣德十年(1435年)朝廷在临清又增设户部榷税
龙山系鲁西北千里广袤平原上唯一的一座人造土山,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凿会通河的泥土及以后疏浚河道的淤土堆积而成。此后,运河每年疏浚,清出的泥土便累积在土山上,经400多年的堆积,终于形成了鲁西平原上最大的人造土山。原来山上建有六角单檐式小亭,名观化亭。旧志称“南亭观化”,为临清10景之一。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土山广植树木,修建花圃,辟为“龙山公园”。现土山高5米多,长2里许。山上松柏苍郁,翠竹欲滴。远远望去,犹如蜿蜒起伏昂首欲飞的青龙。岭顶建有望月亭、望岳亭、卧龙亭3座古色古香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墩,供人小憩。每当夕阳西下,登高远眺,但见霞光万道之中,卫、运两河相汇北去。河上白帆点点,渔歌声声;岭下林木葱茏,绿草如茵;夜来俯
胡家湾瓷窑遗址位于临清市青年街道办事处胡家湾村西北500米,年代为宋元,类别为古遗址。1999年4月,胡家湾瓷窑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县衙南门阁楼位于临清市青年街道,年代为明。2013年10月10日,临清县衙南门阁楼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考棚街20号院民居年代为清,位于临清市青年街道办事处考棚街20号。2010年7月12日,考棚街20号院民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汪家大院位于临清市青年办事处后关街,始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宅主汪永椿系安徽歙县洪琴村人,清乾隆年间在临清经商,创办“济美酱园”。酱园系前店、后厂,其后宅院制式。酱园亦称“远香斋”,铺面十间,店后为作坊、酱腌场地,再后为宅院,横跨一街两胡同,占地二万多平方米。该酱园与北京“六必居”,济宁“玉堂”,保定“槐茂”齐名,并称为“江北四大酱园”。汪氏家族业茂人繁,房产居多,此院落现存最为完整。坐北朝南,占地1600多平方米,三进院落,属徽派方式载宅式民居建筑,建筑结构为砖墙、木质梁架,方砖铺地。门罩、影壁砖雕,朴质华丽,廊房隔扇、窗棂雕花细腻多彩。整座宅院布局疏朗,舒适紧凑,是鲁西北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处徽派建筑。2003年被聊
冀家大院位于临清市青年办事处前关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系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冀天仪迁调山东衮州护卫,洪武二十一年改调平山卫临清千户所,举家由山西平阳府岳阳县迁居临清在此购建宅第。明代景泰二年和嘉靖、万历年间多次增建。清嘉靖年间冀氏后人武德骑尉冀辉在原有宅院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增修,至道光初年居地已达二万多平方米,房舍四百余间。冀家大院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数次破坏、拆毁,现存建筑占地一万多平方米,主院仍存两进,南跨院存四进,穿厅、廊坊、绣楼、耳房、橱室、影壁六十余间,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工艺精湛,高雅美观,极具艺术价值。此院落虽遭数度破坏,但整体院落的格局依稀可见,是鲁西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之一
三元阁码头位于临清市青年街道,年代为明。2013年10月10日,三元阁码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砖闸位于临清市青年街道,年代为明。2013年10月10日,临清砖闸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苗家店铺位于临清市青年街道办事处会通街33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4年10月,苗家店铺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考棚黉门位于临清市青年路街道办事处考棚街41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99年4月,考棚黉门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县治遗址年代为宋、元,位于临清市青年街道办事处东旧县村东、西两侧。1990年6月14日,临清县治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