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兰陵,始建于商、周。
春秋时先属鄫国,后属鲁国,鲁在此设次室邑。
公元前468年为越国地盘,后楚取之,改为兰陵县。
秦为东海郡兰陵县。
西汉时属徐州刺吏琅琊国、鄫国东海郡。
三国、西晋初年为东海郡兰陵县。
晋元康元年(291)从东海郡析置为兰陵郡。
唐初为河南道沂州兰陵县。
唐贞观元年(627)废兰陵县,置氶县属沂州。
金明昌六年(1195)兰陵为金占有,仍置兰陵县。
元代降为普通城邑。
明朝沦为普通集镇。
清朝属沂州府兰山县。
抗日战争前为临沂县八区。
1940年,属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4年8月,成立兰陵县民主政府。
1945年10月,兰陵县撤销,辖区归属赵鎛县。
1948年,恢复兰陵县。
1950年5月11日,撤销赵鎛县,其辖区并入苍山县。
1953年7月,兰陵县撤销,原辖区划归苍山、峄县(现枣庄),原属江苏省及山东省部分地区划归江苏省,兰陵划归苍山县,为十六区。
1958年初,称兰陵乡,秋,称兰陵人民公社。
1975年,析置出横山人民公社。
1981年,改称兰陵镇。
2001年1月5日,韩塘、横山并入兰陵统称兰陵镇,沿用至今。
苍山县西南部的兰陵镇生产的兰陵美酒,历史悠久,誉满华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一些古典戏曲中,都提到了它。远在唐朝兰陵酒就远销至长安、江宁、钱塘等名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作了以下的赞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