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阳灵泉寺石窟
  灵泉寺石窟位于河南省的安阳县境内,是一处东魏时期(534年~550年)至宋代(960年~1279年)的石窟及塔林群。灵泉寺原名“宝山寺”,隋文帝(581年~604年)时赐…[详细]
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地处太原西南,山中有北齐以来的许多石刻造像。原有北齐天保七年所建童子寺,金代被毁。现在部分小佛浮雕和一座燃灯石塔,塔高五点三米,塔基为六边形,上置浑圆灯座和六角形…[详细]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详细]
龙兴观道德经幢
  老子道德经幢位于县城内友谊路。据《天下舆地碑记》载,经幢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立在易县城西开元观,南宋乾道五年(1109年)迁至城内南端的龙兴观。经幢通高6米,由座…[详细]
天护陀罗尼经幢
  天护陀罗尼经幢位于中国北部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是一座唐代(公元618~907年)的佛教经幢。天护陀罗尼经幢为青石质,残高5米,直径约64公分,雕刻建造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详细]
瑞岩弥勒造像
  瑞岩弥勒造像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福清市,它始凿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弥勒造像。瑞岩弥勒造像按照花岗岩的自然形态雕凿…[详细]
千唐志斋石刻
  千唐志斋石刻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新安县,是一处收藏有大量西晋(公元265~316年)至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石刻的斋院。千唐志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辛…[详细]
草庵石刻(泉州草庵)
  草庵石刻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晋江市,石刻主要雕凿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好的摩尼教遗址。草庵始建于宋代,元代时进行了改建,它面阔3间,单檐歇…[详细]
天津利顺德饭店旧址
  天津利顺德饭店旧址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为我国首家涉外饭店。该饭店始建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为砖木结构的英国古典式建筑。初为平房,后逐渐改建,扩建成两座楼房…[详细]
南开学校旧址
  天津南开学校旧址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四马路20-22号,现存南楼、东楼、北楼、瑞庭礼堂四幢建筑,是我国近代教育家严范孙创办的私立中学。目前,天津南开学…[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