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3年3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计1943处,另有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2013年5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
小洪纳海石人墓
  小洪纳海石人墓小洪纳海石人墓位于昭苏县城南5公里的草原中,墓前立一石人,由花岗岩雕刻而成,是一尊典型的武士形象,腰部右下侧,刻有粟特铭文,雕像神态端庄、生动逼真。由于长年…[详细]
默拉纳额什丁麻扎
  介 绍 默拉纳额什丁麻扎又称默拉纳和卓墓,位于在库车新老城之间。 默拉纳是圣人后商的意思。额什丁相传为伊斯兰教之始祖,在宋理宗时来库车传布伊斯兰教,死后葬此。建有祠宇、分…[详细]
良乡多宝佛塔
  良乡多宝佛塔位于房山区良乡镇东北的燎石岗上,塔为平面八角形,高约36米,五级空心楼阁式,塔身第一层高大,正东南西北各辟券门,其余四面开直棂窗,檐下施隐作砖斗拱,有梯可登,…[详细]
镇岗塔
  镇岗塔在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云岗村东的大土岗上,1957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创建於金代(1115-1234年)。相传塔所在地是一条龙脉,建塔者唯恐龙脉塌毁或逸迁,…[详细]
灵岳寺
  灵岳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5公里的白铁山上,灵岳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辽代时重建,此时称“白贴山院”,到了金代改称“灵岳寺”,即为现名,灵岳寺的寺院处于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详细]
万松老人塔
  目的地介绍万松老人塔在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1号旁门。砖塔胡同因之得名。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自称万松野老。金代河内(今黄河以北)人。出家于荆州,是金元间的佛教大师(属佛教…[详细]
明北京城城墙遗迹
  明北京城城墙遗迹位于西便门,东城区崇文门东,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北京城城墙残段(崇文门东一段,西便门附近两段)是研究北京城垣变迁的重要实物。…[详细]
姚广孝墓塔
  姚广孝墓塔,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位于房山区常乐寺村北。为八角形九级密檐式砖塔,坐北朝南,通高33米,整座塔坐落在一级四方形的平台上。最下面是八角形基座,基座上立有两层八角形…[详细]

摩诃庵
  摩诃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南玲珑巷,慈寿寺塔东边。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此处原为太监赵政的墓地,赵政集资建此庵,希望有寺僧世代为他烧香。据说修建此庵所用的砖…[详细]
琉璃河大桥
  琉璃河大桥位于房山区琉璃河北的京石公路上,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其规模仅次于卢沟桥,原为木桥,每到汛期常被冲毁,嘉靖十八年(1539年),开始修此桥,于嘉靖二十五年建…[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