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甘肃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科子遗址
  寺科子遗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韩湾村寺科子台地上,南北长600米,东西长400米,分布面积约24万平方米。遗址地埂断面暴露出大量灰坑、白灰面等遗迹,地表有丰富的折腹红陶罐残片、敞口长颈罐口沿残片等,纹饰以篮纹为主,该遗址属齐家文化聚落遗存。…[详细]
陇西堡子坪遗址
  陇西堡子坪遗址位于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西二十里铺村西南台地上,分布面积约30万平方米,该遗址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出土的深腹尖底罐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详细]
礼县西山遗址
  礼县西山遗址位于陇南市礼县城关镇的西汉水北岸山坡上,北与鸾亭山遗址隔刘家沟相望,东距大堡子山遗址13千米。遗址自东北向西南由雷神庙、大雪坪、小雪坪等组成,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出土大量史前和两周时期的灰坑、墓葬以及部分陶窑、灶坑、动物坑、房址、城墙、建筑遗迹等200多处。文化层厚约0.5-2米,采集有仰韶晚期、周代、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的陶片,发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西周晚期秦人城址。礼县…[详细]
四角坪遗址
  四角坪遗址位于陇南市礼县城关镇周家山村,东西长约160米,南北长约180米,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考古发现大型中心祭坛遗址与回廊结构附属建筑三围,遗存有大量柱础、房基、板瓦、散瓦、瓦当等建筑遗迹与构件。四角坪遗址是秦统一后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也是目前仅见秦代唯一代表国家礼仪的系统性建筑实物遗存。…[详细]
祁山堡址
  祁山堡址位于陇南市礼县祁山镇祁山村南,城址南北长约250米,东西长约140米,分布面积3.5万平方米,夯土城墙,堡门坐东朝西,是祁山三国古战场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率兵伐魏的驻师之处。堡顶保存有清代重建的武侯祠。…[详细]
盐官盐井遗址
  盐官盐井遗址位于陇南市礼县盐官镇新合村旧城南门外的盐井祠内,现存盐井1座,井口面积约4平方米,井深10余米,至今盐水丰盈。当地盐井始凿于西周秦先祖非子在西犬丘牧马时期,战国后期秦国设“西盐”官吏,汉武帝时置盐官,三国时其地称卤城。盐井祠内尚存晾晒盐土制作水盐的场地和工具,井盐制作工艺流程仍有传承。…[详细]
苏土司城址
  苏土司城址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苏集镇丰台村大河沿村西南,城址呈长方形,地势南低北高,南北长200米,东西长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城墙顶宽3.5米,基宽5米,高12米,城墙四角处各有一个半径为3米的半圆形角墩,整个城墙系夯土版筑而成。东南城墙和西南城墙正中有6米宽的城门,该城是明代沙马族苏土司所筑。…[详细]
上湾遗址
  上湾遗址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王家山,面积约10万平方米。该遗址出土的“玉七联璧”是迄今为止已发现齐家文化玉璧最大者。遗址地表散布有零星的陶片,可辨器型有齐家文化的大耳罐等器物,是一处较为典型的齐家文化遗址。…[详细]

迭当什城址
  迭当什城址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扎古录镇迭当什村西,为唐代古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长约170米,城垣周长1100米。墙体为夯土版筑,基宽4.5米、残高0.5-2.5米、顶宽0.6-1.5米,夯层厚0.1-0.12米。南城墙保存较完整,墙体高约5米,宽约2米。城南墙外有护城沟。城址依地势而筑,东、西、北三面临水。…[详细]
白石崖溶洞遗址
  白石崖溶洞遗址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镇白石崖村西北方向达里加山南侧石崖中,2016年首次发现石器和古代动物骨骼遗存,发掘出土了古丹尼索瓦人遗迹、遗物。该遗址是目前东亚首个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旧石器时--古遗址,同时将古人类在青藏高原的早期活动时间从距今4万年推至距今19万年。获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详细]
水泉子墓群
  水泉子墓群位于金昌市永昌县红山窑镇水泉子村西侧,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有可辨封土墓葬50余座,分为土坑、木椁、土洞、砖室墓4类,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也有屈肢葬。出土各类文物123件,其中包括七言本《苍颉篇》《日书》等木简600余枚。…[详细]
武威吐谷浑王族墓群
  武威吐谷浑王族墓群位于武威市西南祁连山北麓,分为以慕容智墓为代表的岔山村区(“大可汗陵区”)、以弘化公主和慕容忠墓为代表的青咀喇嘛湾区(“阳晖谷陵区”)和以党氏墓为代表的长岭-马场滩区(“白杨山陵区”)三大陵区。墓葬均具有唐代早中期高等级墓葬的特征,以唐代葬制为主,兼有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因素。该墓群的发现,生动揭示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百年间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历史史实,是统一多民…[详细]
宇村墓群
  宇村墓群位于庆阳市宁县湘乐镇宇村谢家二组,南北长500米,东西长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80年从该墓群征集到的出土文物有西周“中生父”铜鬲和“师伯”铜盨。地表散布器物残片较多,采集标本有灰陶罐残片、灰陶壶颈部残片等。时代属西周中晚期。…[详细]
兴远寺
  兴远寺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文化宫社区孙家台。兴远寺背山临河,布局紧凑,建筑错落有致。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朝南,建筑布局四合院形式,为藏传佛教寺院,由主殿、南北厢房、倒座及倒座外侧临河续建的悬楼组成。主殿坐西向东,平面略呈“凹”字形,由二层歇山顶主楼和南北单坡顶配楼组成。…[详细]
红城山陕会馆
  红城山陕会馆位于兰州市永登县红城镇宁朔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咸丰七年(1857年)增修。会馆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由戏楼、过厅、大殿组成,建筑面积约262平方米。大殿内南墙有壁画,面积约7.9平方米。过厅有水井1口,戏楼与过厅之间南墙有碑刻3块,北墙有碑刻2块。…[详细]
平堡古建筑群
  平堡古建筑群包括平堡隍庙、平堡隍爷寝宫、灯山楼、蜂窝楼、贞节牌坊。平堡隍庙位于靖远县平堡镇平堡村中心街北侧,始建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清康熙二年(1662年)重修,由堡子山迁至中心街,现存建筑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遗存。坐北向南,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二堂、大堂、屏风门、大门自北向南组成完整院落,整体布局严谨,风格典雅,保存较完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庆寿寺文昌阁
  庆寿寺文昌阁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王庄村西。始建于清乾隆时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建,为3层青瓦屋面歇山顶四方形阁楼式建筑,因举架高耸,第3层歇山山面由砖雕大鸱吻代替,做法独特。建筑通高10米,1层面宽6.8米,进深6.8米,四面有檐柱、角柱共12根。2层面宽3.4米,进深3.4米。…[详细]
洛门关帝庙
  洛门关帝庙位于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东街村繁荣路西侧,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占地面积约239.4平方米。现存大殿坐东朝西,面阔三间,宽19米,进深12.6米,高9米,为11架梁硬山建筑。其面阔窄、进深深的构造特点为省内仅有,是地方建筑的独创。斗拱简练且有承重作用,承袭了明代风格做法。…[详细]
松涛寺大殿
  松涛寺大殿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松涛村六组,坐西向东。东西长200米,南北宽48米,占地面积约96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文物建筑现存大殿1座,面宽3间,进深5间,一殿一卷歇山顶。殿内有“精微机要”“法成现在”匾额。…[详细]
延寿寺大殿
   延寿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曾家堡村四组,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在1米高土台上,砖木结构,始建于清康熙六年春(1721年)。山门面阔三间,硬山顶。大雄宝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2间,高8米,单檐硬山顶。寺内有九尊泥塑佛像、木雕和壁画。塑像形态逼真,彩绘线条流畅,佛像背光雕刻精美生动。…[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