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十二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十二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钟武古城遗址‌位于衡阳县三湖镇福城村,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古城遗址。该遗址在仲冬时节进行了一次实地探访,发现其南城垣台地呈正东西向,西边连成一线的…[详细]

窑下湾窑遗址

古遗址窑下湾窑遗址位于左权镇新阳村窑下湾组(原新阳乡大土村),为明初南京城城墙烧砖的官窑遗址。窑址散落在窑下湾两边的山岭和山脚边缘,分布范围约20万平方米。1995年版《醴陵县志》大事记中载:“明洪武七年(1374),在今新阳乡大土村窑下湾烧制青砖,运南京、长沙修建城墙。现存明砖窑群遗址。”遗址区内曾经出土大量青砖,均为当地村民收藏或出售,有的砖侧模印“长沙醴陵县巡抚提调官典史陈福司”“洪武七年(…[详细]

醴陵南四区苏维埃政府会议旧址

醴陵南四区苏维埃政府会议旧址位于明月镇申明村,原为杉仙庙,始建于清代,是醴陵南四区苏维埃革命活动的重要遗址之一。旧址1928年4月被焚毁,1930年重建,现存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建筑面积约113.2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837.6平方米。1928年1月27日晚,周不论、陈竟先、杨海波等人在此主持召开了各乡苏维埃政府负责人会议。1930年7月21日,中共醴陵县委、南四区区委书记杨仪…[详细]

堆子岭遗址是湖南省湘潭县苍场村西堆子岭境内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南省湘潭县苍场村西堆子岭。现存面积3 000平方米。1993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详细]

幕阜山堆石遗址

幕阜山堆石遗址位于湘鄂赣交界处的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是有别于汉族文化的山地民族的古代遗存。该遗址与分布于长江中游及岭南的山地堆石文化属于同一文化体系,但也有明显的自身特点,如石材的使用、墙龛的设置、“公婆石”的出现、石庙转角的构造方式等,保护意义重大。据调查和现场发现的关键遗迹、遗物推断,该遗址年代下限不晚于明清,上限推测可到魏晋南北朝。…[详细]

湘阴古城墙遗址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湘阴县开始建筑北城池,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才建成完整的城垣。经历康熙二年(1663年)的重修后,这座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文星街道,坐落着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湘阴古城墙,其保存至今的部分为南古城墙及西护城堤。古城墙历经沧桑,如今仍然坚持挺立,它们不仅是湘阴县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研究清代城墙建筑技术的重要实物例证。城墙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面貌。2023年12月,湘阴县…[详细]

鸡公滩遗址

鸡公滩遗址位于屈原管理区河市镇,是罗子国城-面积较大、保存完好的古文化遗址,时代自春秋晚期至汉代,主体遗存文化面貌与罗子国城遗址相同。鸡公滩遗址与罗子国城遗址关系密切,是研究罗子国城形成、楚文化南渐及湖南地区华夏化进程的重要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24年12月31日,鸡公滩遗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家岗遗址位于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大兴村,在澧阳平原腹地中的一块低矮丘岗之上。遗址东北距离彭头山遗址约5.5千米,距离城头山遗址约5千米。主要包括北部壕沟1条、古稻田2处,…[详细]


高堰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澧南镇,新石器时代遗址。 2024年12月31日,高堰遗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斑竹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澧浦街道,商周遗址。斑竹遗址可分为六期,年代自二里冈下层时期延续至西周早期。2024年12月31日,斑竹遗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二批省级…[详细]

安江大垅倒湾风雨桥亭

安江大垅倒湾风雨桥亭,位于鸡公界320国道、沪昆高速中间的大垅村倒湾双岔溪。据专家推测,此桥亭修建时间应在清乾隆末年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复修。桥亭正梁上记载有“皇清光绪拾陆年岁次庚寅仲夏月中浣日榖旦”(1890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日出之时)时过百年后,公元1995年乙亥再次复修。桥亭的石碑较完整地记载了两度复修的时间及背景——“再修首士碑文序言:承先贤功德树后辈风尚。大团曰浪溪上游,地属四…[详细]

花苗古桥

花苗古桥。永济桥、五松桥、青龙桥位于岳阳县月田镇易家塅。三座古石拱桥保存完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历史的变迁起着重要的见证作用,是研究湘鄂地区茶马古驿道文化的珍贵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详细]

琴棋仓库

琴棋仓库位于屈原管理区凤凰乡琴棋村,是屈原管理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新发现认定的不可移动文物。它是屈原管理区农垦时期农场干部职工在条件简陋、缺少钢筋水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设计和修建出具有典型农垦特征的地方代表性建筑,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详细]

大界万家大屋

大界万家大屋。万家大屋位于岳阳县月田镇新南冲街道。万家大屋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 年)开基,经过10年建设竣工,迄今已有255年历史,因其屋场所有男性为万姓,无一杂姓,所以称之为“万家大屋”。万家大屋又叫“爱国大屋”,因其百字家训第一个词为“爱国”,自清乾隆年间时为县令的万端溪即正廉公,在山东做地方官围剿倭寇有功,乾隆皇帝御赐“恩荣”匾,到了近现代更是涌现了如何超群(原名万涤尘)、万年、万明香、…[详细]

彭玉麟故居(退省庵)

退省庵为彭玉麟故居,位于衡阳市珠晖区粤汉街道滨江社区湘江东路166号,时代为清。故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屋面。进深一间,面阔五间,厅房后为小花园。2004年进行了大修,现保存完好。彭玉麟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人称雪帅,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光绪十六年,逝于衡阳江东寓所,追赐太子太保,赐谥“刚直”,并为他建了专祠。彭玉麟于军事之暇,也绘…[详细]

湘江旅社旧址

湘江旅社旧址位于衡阳市珠晖区广东路街道葵花里80号,始建于1958年。湘江旅社坐西北朝东南,四层,砖木结构,红砖墙,盖红瓦。平檐,长木板封檐。第一层正中大门出阳台,阳台栏板上浮雕卷草纹,中间有十字纹。屋内中间置楼梯,楼内中辟长廊,东西房间对称排列。二、三层为拱券式连体砖窗,第四层为四方形砖窗,窗户之下有浮雕的白色花卉图案,中心突出一圆形半球,两边花瓣围绕,形如菊花展瓣,雅致庄重。旅社主体建筑具有典…[详细]

雁峰老窖池

雁峰老窖池(含老酒窖)位于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街道人民村车站组湖南雁峰酒业有限公司内。老窖池始建于1958年,位于一座三跨老厂房内,第一跨与第三跨为砖木结构,屋面均为木结构人字屋架,上盖小青瓦;第二跨为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现浇曲形屋面板,并设有采光井。老窖池现存126口,窖池呈长方状的方斗形,敞口,斜壁,上大下小,底平。老酒窖为地下二层,始建于1958年。雁峰老窖池是我省首个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详细]

桥边河风雨桥

桥边河风雨桥位于永定区王家坪镇桥边河村,是一座富有土家族特点的风雨桥。该风雨桥是湘西地区“盐帮古道”必经之路,连接沅陵、桃源、永定、慈利,当地人说“桥边河是五道连四县之地”。桥边河风雨桥为双孔木梁桥,中间的石桥墩呈六棱形,分水体如斧刃。桥廊由6榀四柱三瓜穿斗式构架组成。直棂栏杆,通间设脊梁,且脊梁上有文字记载、绘制图案,显得非常精致。是研究湘西北土家族文化、建筑历史的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详细]

老桥风雨桥

老桥风雨桥位于谢家垭乡沂溪村,清代修建,横跨沂溪河,是永定区目前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风雨桥,桥长29米,宽4.9米,面积149平方米。老桥风雨桥是传统的木结构桥梁,采用了鹊木梁架技术和砌石建基的固基技术,桥身采用卯榫结构,不用钉铆,承袭着中国古代大木作工艺,是土家精湛高超建筑艺术的代表。保护范围:以桥外缘为起点,四向各自10米处。建筑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外四向各延伸10米处。…[详细]

黄泥湾大屋民居

黄泥湾大屋位于上塔市镇黄桥村,建成于清代嘉庆年间,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湘东北地区至今保存传统格局较为完整、建筑现状相对较好的典型代表。房屋内雕梁画栋,四进四出,左右对称,错落有致。如屋下镂雕的精巧小鹿以及窗棂、间壁、隔屏上以雕花板相嵌的各式雕刻图案,题材有“鲤鱼跳龙门”“八仙图”“龙凤呈祥”“福禄寿喜”“松鹤祥云”以及喜鹊、猛兽、梅花等,动静结合,栩栩如生,洋溢着丰收、祥和、欢乐的太平景象…[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