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小钟山摩崖石刻
  小钟山摩崖石刻位于钟山县钟山镇城厢街钟山公园内,年代为宋至元。小钟山上有摩崖石刻五处:包括元代至顺年间石刻两处,一处“农元帅平瑶复县治”,另一处为“复县岩”。明代摩崖石刻一处,为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富阳知县徐参谨题书的“状元峰”。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有两处,其一为民国十年(1921年)的“中楼记”,另一处为兴业县梁存适题刻的抗日救国五言诗。五处摩崖石刻均为繁体阴刻。小钟山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详细]
大八仙摩崖石刻
  大八仙摩崖石刻位于北山镇怀道村大八仙屯大八仙山上,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宜州土豪黄祖记与思恩土知府岑瑛勾结,欲割永定与述昆州等地给岑瑛,宜州知县朱斌备为巴结岑瑛,同意割让两地给岑瑛,但以地方农民领袖韦万秀为首的反割地、反官府压迫,举行了农民起义,这就是广西著名的“庆远起义”。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斗争历时了五十多年之久,明王朝先后调兵遣将进行多次镇压,无果而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最终明…[详细]
会仙岩摩崖造像
  会仙岩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广西崇左大新县雷平镇安平村完小200米的山脚一个岩洞里。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会仙岩创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岩洞内原来塑造有塑像,石刻造像,玄天大帝、文昌帝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几十尊人物造像、以及文人骚客的诗文题词数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到粤西地区考察时路过此地曾游览过会仙岩洞,并留下墨迹两处,上世纪六十年代岩洞内的石刻造像、诗文惨遭毁灭。现在尽存六组石刻造像和十多篇…[详细]
刘永福那良故居
  刘永福故居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刘永福回国后,利用回乡省亲扫墓之机,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边境)选地择吉日兴建住宅,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住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房屋占地面积约659.75平方米,建筑面积602.86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房屋宽32.5米,进深20.3米,两层砖瓦结构。共十二间,分上下座,上下座中央为厅,厅中央横梁左右刻有正楷:“全家吉庆”“金玉满堂”八个大字。上…[详细]
思恩县中州碑记碑
  思恩县中州碑记碑位于环江县东兴镇东兴社区那怀屯,年代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思恩县中州碑记碑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碑体为中心,向四周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10米范围内。…[详细]
汇水桥畔碑林
  汇水桥畔碑林位于上林县三里镇三里街南汇水桥畔船山,时代为明至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17年,汇水桥畔碑林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云山独秀峰摩崖石刻
  云山独秀峰摩崖石刻位于德保县城关镇莲城大街北面,年代为明至民国。云山独秀峰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紫霞洞摩崖石刻
  紫霞洞摩崖石刻位于龙州县上金乡中山村河抱屯南面750米明江西岸,年代为清。紫霞洞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雷婆岭摩崖石刻
  雷婆岭石刻邕宁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位于邕宁区镇龙乡那蒙村东面雷婆岭北。现为邕宁区文物管理所管理,隶属邕宁区文体局。雷婆庙摩崖石刻位于邕宁区镇龙乡东面的海拨209米的雷婆岭上,那蒙西南1公里,周围是山岭,石刻主要在雷婆岭顶北面的大裂隙内。裂隙长约50米,高约7米的两侧岩壁上,附近有铁灵树,榕树,樟树等。据《雷庙碑记》载:每逢五月初五,群贤毕至,少长成集,乘兴而游乐。同时,进行有关道教礼事活动,事后…[详细]
松林村石德坛及石刻
  松林村石德坛(本坊业主老尊福德碑、松林绅士碑)年代为清,位于回龙镇泉岭村委松林村南,类别为石刻。2018年11月8日,松林村石德坛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主体四周3米。保护范围:以石德坛及石刻文物本体为中心,向四周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龙岩山摩崖石刻
  龙岩山摩崖石刻位于钟山县燕塘镇张屋村东南,年代为清。龙岩山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龙岩山摩崖石刻文物本体为中心,向四周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独鳌山摩崖石刻
  独鳌山摩崖石刻位于象州县中平镇良山村,年代为清。独鳌山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相岩摩崖石刻
  文相岩摩崖石刻位于象州县大乐镇龙屯村委龙女村,年代为清。文相岩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六祖岩摩崖石刻
  六祖岩摩崖石刻位于象州县象州镇鸡沙村委黄皮沟村,年代为清。六祖岩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岭泰山石敢当
  东岭泰山石敢当年代为清乾隆27年(1862年),位于燕塘镇合群村委东岭村,类别为石刻。2018年11月8日,东岭泰山石敢当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石敢当文物本体为中心,向四周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巴马山摩崖石刻
  巴马山摩崖石刻位于环江县思恩镇清潭村上清潭屯与文化村下兰屯交界处的巴马山上,年代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巴马山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摩崖石刻为中心,向四周外延2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谭家世谱碑
  谭家世谱碑位于环江县下南乡波川小学校园内,年代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谭家世谱碑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碑亭屋檐滴水为基线,向东外延2米,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
  “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位于东兴市东兴镇竹山村零公里处,年代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向北以沿界碑景点通道台阶南侧墙边往东外延14米至李受彤塑像西侧旁;向东从李受彤塑像西侧旁往东南方向经李受彤塑像前面和两颗龙眼树围圈之间外延10.5米至距离壹号界海鲜饭店墙体2米处,向东南与壹号界海鲜饭店墙体及墙体同侧围墙平行外延7.4米;向南从东面…[详细]
“大清国钦州界”5号界碑
  “大清国钦州界”5号界碑位于东兴市东兴镇中山社区口岸大楼南侧距北仑河约20米,年代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清国钦州界”5号界碑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界碑四周护栏为基线,向北外延2米至胡志明亭景点绿化带,向东外延2.3米至河堤路,向西外延2.9米至新华路,向南外延1米至河堤路。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龙脊石刻和碑碣
  龙脊石刻和碑碣位于龙胜县龙脊镇龙脊村龙脊古壮寨,年代为清至民国。龙脊石刻和碑碣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