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梧州龙母庙
  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是一座千年古建筑,是为纪念战国时期我国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占地面积11万多平方米,建有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等,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是粤港澳乃至东南亚的祈福圣地,堪称中国龙母第一庙。龙母庙位于梧州市桂林路,有主殿、后殿、五龙喷水壁、总府题名碑等。主殿一排三间,中为龙母殿,左为太子殿,右为傅将军殿。据考证,龙母是古代我…[详细]
梧州炳蔚塔
  位于西江南岸的铁顶角山巅,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青砖结构,塔身呈六角形,高7层,34米。每层塔檐筑莲花图案浮雕,十分壮观。首层有清代梧州知事袁渭栓刻的文峦耸秀,二层碑额炳蔚塔(已遗失)3字,为清代状元广西运使陈继昌书刻。保护范围:以炳蔚塔四周塔基为基线,向四周外延2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20米范围内。…[详细]
道义古民居
  道义古民居位于蒙山县文圩镇道义村道义组韦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民间拳师韦竹平故居,建筑内有精美花鸟与书法彩绘以及雕花等。古建艺术价值为拳师飘洋过海结合传统精髓所见的艺术呈现。道义古民居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清代古民居主体建筑四周屋檐滴水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古排风雨桥
  古排风雨桥位于蒙山县西河镇古排村村委北面约70米,年代为清。蒙山县古排风雨桥位于城北7公里,乾隆23年建。建桥前,两岸群众以渡船相通,有桥后,渡废。此桥以料石为台墩、木质桥梁桥面,桥上建亭盖瓦,可避风雨,桥长104.5米,分九跨,每跨净长9.5米,桥面净宽2.7米,高4.3米。荔蒙公路筑成之前,是蒙山通达新圩、荔浦必经之桥。新中国成立前,有渡船田数亩,并备有大杉木数十条,作为维修此桥使用。古排风雨…[详细]
云龙得中堂
  云龙得中堂位于岑溪市筋竹镇云龙村东面约200米,年代为清。占地面积949.6平方米,坐东向西,一进一院一天井三开间二耳房二副楼一了望楼,悬山顶、青砖、泥砖、青瓦混合砖墙承檩建筑。副楼为单面坡叠梁双层结构,建筑结构属典型的清末民初岭南地区宅第民居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云龙得中堂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得中堂建筑物四周围墙墙基为基线,向四周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详细]
大楼黄氏宗祠
  大楼黄氏宗祠位于藤县太平镇健安中楼村,年代为清。大楼黄氏宗祠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宗祠主体建筑四周屋檐滴水为基线,向东南外延30米,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南外延15米,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围内。…[详细]
太平义学
  太平义学位于藤县太平镇上元街,年代为清。太平义学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向西以太平义学正大门檐阶量出至现杨家墙边外延8米,向东以义学后墙墙基为基线,向南以附屋外墙墙基为基线,向北与二帝庙相连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外延10米,南外延3.2米,向西外延30米,向北外延10米范围内。…[详细]
藤县朱氏宗祠
  藤县朱氏宗祠位于藤县濛江镇双德村委双底村中部,年代为清。藤县朱氏宗祠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普度震宫
  北海普度震宫位于市区茶亭路,又称普善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当时罗浮由乾元洞道士吴锦泉约集北海慈善界梁起振、黄日章、陈觉裕等人发起,向港澳同胞募资而建。北海普度震宫坐南向北,砖木结构,占地64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中天殿(1987年因扩建茶亭路被拆)、金母殿、地母殿三进庙寺组成,供奉着-像,是一座集佛、道、儒三教于一体的古庙宇。现存的两殿结构大致相同:正殿两侧有耳屋;殿内又分明间和…[详细]
樟木山客家围屋
  樟木山客家围屋:樟木山客家围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曲樟乡樟木村,清道光年间建成。围屋坐西北向东南,占地约4600平方米,以祠堂为中心左右对称式建房共51间,大门正面一排房屋及祠堂为砖砌到顶的灰砖房,其余房屋均为泥砖屋。围屋四周修筑防御性的围墙,墙宽110米、高7.6米,围墙转角处修筑六座碉楼,围屋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2017年12月8日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学宫大成殿
  学宫大成殿位于合浦县廉州镇青云路,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单座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284.96平方米,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不仅工艺精美,庄严雄伟,对研究古建艺术、合浦文化教育史等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廉州孔庙
  廉州孔庙亦称廉州府学宫,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廉州镇旧城区青云路北段,坐北向南,为中轴线对称砖木结构底院落式庙宇建筑。现存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东西两庑和围墙。南北长87.5米,东西宽29.5米,总占地面积2581.25平方米。原有学宫部分的建筑均无存,仅存孔庙,是明、清代廉州府祭祀孔子、选拔科举的场所,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具有岭南建筑风格,外墙涂朱红色浆,故俗称“红庙”…[详细]
山口林氏家庙
  山口林氏家庙:山口林氏家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山口镇新建街14号,建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清中期林氏家族迁来山口成为当地望族,始迁祖太兴之子发家后创建宗祠祀奉先人,故俗称“太兴祠”。林氏家庙为中轴线对称的“凸”字形布局,突出居中为宗祠,两旁为家族书院,共十进,以通廊相连,号称“十座九通廊”,均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以铁木、花岗石柱支承,锅耳形山墙高出屋脊,2017年12月8日被公布为…[详细]
社边坡石城
  社边坡石城:社边坡石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闸口镇佛子村委社边坡村,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赖氏家谱》日记),为赖氏宗族修筑,具有防御性功能的传统客家围屋。该石城为石筑围墙,呈八角形,高7米,占地5000平方米,修筑碉楼8座,高8米。石城内有影壁、门楼、祠堂、住房、水井等,生活设施完备,2017年12月8日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璋嘉陈氏宗祠
  璋嘉陈氏宗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曲樟乡璋嘉村委岐山背村。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北海、合浦境内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文物最多、内涵最丰富的一间祠堂,合浦县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四周群山叠翠,风景秀丽,陈氏宗祠整个建筑布局适度,雄壮古雅,为典型的客家民间宗祠建筑,集中体现了“姓各有宗祠统之”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和客家文化。…[详细]
钦州广州会馆
  广州会馆广州会馆位于钦州市胜利路29号,市第一招待所内。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占地面积1180平方米,为砖石结构的单檐平房,主座分前后两大厅,厅侧为厢房,两厅间为天井,两旁为小客厅。厅室有壁画,栏杆、柱头有浮雕,窗格为瓷制花窗,地面为花砖铺垫。所有装饰高雅而精美。“广州会馆”匾额为清乾隆年间状元、书法家庄有恭(广东番禺人)书题再刻制的。保护范围:以会馆主体建筑四周墙基为基线,向东外延1…[详细]
仇氏古建筑群
  仇氏古建筑群位于灵山县太平镇太平村、永安村,年代为清,类别为文物建筑。2017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官塘村。保护范围:整座主体建筑四周墙基为基线,屋檐滴水处向四周外延12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外延40米,向南外延26米,向西外延10米,向北外延26米范围内。2.佳芝岭村。保护范围:整座主体建筑四周墙基为基线,屋檐滴水处向四周外延1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萍塘村古建筑群
  萍塘村古建筑群位于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年代为清,类别为文物建筑。2017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整座主体建筑四周墙基为基线,屋檐滴水处向四周外延2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外延100米,向南外延30米,向西外延80米,向北外延100米范围内。…[详细]
连科坪荣封第
  连科坪荣封第位于灵山县太平镇永安村委连科坪自然村,年代为清,类别为文物建筑。2017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整座主体建筑四周墙基为基线,大门前至半月塘的弧顶外延25米,其他三面以屋檐滴水处向四周外延1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北外延100米,向南外延30米,向东外延30米,向西外延30米范围内。…[详细]
余屋村古建筑群
  余屋村古建筑群位于浦北县江城街道办事处长田村委余屋自然村,年代为清,类别为文物建筑。2017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余屋”主体建筑四周围墙为基线,向东外延至长田小学围墙内,向南外延15米,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围内。以“刘氏宗祠”主体建筑四周围墙为基线,向东至长田小学围墙内,向南至“余屋”围墙,向西至“余屋”围墙,向北至长田小学教学楼范围内。以“文昌阁”主体建筑四周围墙为基线…[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