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畅岩石山二程夫子读书遗址
  二程夫子读书遗址官成镇思回村畅岩山的“天南理窟”,是宋皇佐年(公元1049年)中国理学家开山祖师周敦颐给时任龚州知州程垧的两个儿子程颢、程颐授学之地。后人称周程三夫子,二程后来成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誉满中国哲学史,畅岩山也因此名扬千古。“天南理窟”,则成为研究中国理学哲学史具有非同寻常价值的“圣地”。…[详细]
合浦永安城址
  永安城址:永安城址位于合浦县山口镇永安村。明代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迁石康守御千户所来此驻守永乐年间,千户牛铭草创永安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海北道佥事林锦增筑扩建。永安城址平面呈方形,面积约141456平方米,墙基宽5.2米,红土夯筑,原有城墙砖基本被拆去建民房等使用。现存南面城墙基高约1.5米,城址内有大士阁、城隍庙、--木(见血封喉古木)等古迹,是北部湾地区仅存的明代抗倭海…[详细]
溯河码头遗址
  溯河码头遗址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 1868年)的岭南镇溯河码头,位于市城西北 3公里处,南靠红水河。此处曾是忻城、迁江县交界处。水路上至都安,下达梧州、广州等商埠。这里曾成为合山方圆数百里的商品集散地。 2013年 6月 19日列为合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 12月 8日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丹炉山古营盘
  丹炉山古营盘位于广西南丹县吾隘镇昌里村丹炉屯之丹炉峡谷之上。据那地《罗氏族谱》记载为罗氏土官第十四祖第十一任土司罗谦端所建,现存世的碑文最早时间为大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罗谦端,道号〞观阳子〝生于1553年、卒于1613年。广西南丹那地罗氏第十一任土司。丹炉山炼丹遗址包括炼丹碑刻、道观、丹山、丹坛、丹房、丹炉、丹井、丹台(内丹--处)、道士居所等,是保存完整的中国古代遗址。目前损毁严重,应…[详细]
缸瓦窑村坭兴陶古龙窑址
  缸瓦窑村坭兴陶古龙窑址位于钦州市钦南区水-区缸瓦窑村,年代为明洪武四年(1371年),类别为文物建筑。2017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古龙窑址边界线为基线,向东外延25米至水东河堤路,向南外延100米,向西30米至钦江东岸,向北外延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向南、向北各外延100米,向西外延10米至钦江东岸水面。…[详细]
旧寨古道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的旧寨古道,一条跨省旧道,全长25km。另一头连接的是贵州荔波。据说这条古道自汉代就建成了。用不规则的石块堆砌而成,最早宽约1.2米。保护范围:古道两侧外延10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升平天国遗址
  当太平天国举家搬到南京,西征北伐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广西,建立了一个山寨版的太平天国,叫升平天国。首领有三人:一个广西武宣人胡有禄,天地会首领。一个湖南道县人,名字有点俗,叫何贱苟,自称“普南王”。还有一个湖南东安人朱洪音,自称明朝后裔。1852年9月,朱洪音和胡有禄在广西南宁起义,以天地会为名。一路往湘桂边境打过来,相继攻破恭城、兴安、富川,队伍发展到三四万之众。1853年5月,朱洪音率领人马…[详细]
石龟头炮台遗址
  石0-古炮台遗址,位于企沙镇炮台村西海岸的石0-山丘上,是防城港市重要的历史文物,也是防城港三处清代古炮台中最古老的一处。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为抵御倭寇骚扰,由当时的总督杨琳奏请设沿海炮台,提督王文雄受命勘察和修建,将炮台建在一座20多米高的独立小山上,因山脚海滩上有块凸出的青黑色大礁石形似大石龟的0-,故取名“石0-炮台”。石0-炮台与江山乡白龙炮台对称,据守暗埠江出海口,故有“龟蛇守…[详细]

元龙坡、安等秧坡古墓群
  元龙坡、安等秧坡古墓群位于武鸣县马头镇马头社区木托屯东南面100米处,时代为西周、战国,类别为古墓葬。2017年,元龙坡、安等秧坡古墓群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元龙坡古墓群保护范围:以坡顶三条坡脉交汇处中心的保护范围基点桩为中心,向东支脉外延120米,向南支脉外延130米,向北支脉外延150米的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外延100米,向北外延至水泥路,向南外延至…[详细]
棉江花山岩洞葬
  棉江花山岩洞葬,位于龙州县响水镇棉江村伏荷屯南约700米,在棉江花山岩画第四处下方,洞口向北,洞中仅存不完整园木棺材3副,长约1.8米,宽约90厘米至120厘米,墓主无考,棺内无骨骸,无随葬品。上下两块棺木之间设有子母口套合,棺木两端修凿呈上下对称的牛角形扁木角,根部上下各凿一小孔,插入木栓,将上下两板固定为一体,形式颇为独特别致。木棺经地质矿产部桂林岩溶研究所作碳14年代测定,为距今1512年,…[详细]
唐介墓
  唐介(996一1069),字子方,宋神宗朝副宰相,三司使拜参知政事。其墓位于兴安县高尚镇江东村委大宜山(现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下文公布的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其远世孙唐琼于南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主持二修并重新刻石立碑。2004年,其后裔茗田村族人组织三修并立碑,以示宗功浩荡,祖德昭彰。…[详细]
岑氏土司墓
  田东岑氏土司墓埋没在山野中,该墓坐南朝北,墓高15米,直径62米。墓身四周雕刻了麒麟、飞马、双鹿等精美浮雕图案,应是明代土司墓,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详细]
陆氏将军夫妇墓
  陆氏将军夫妇墓于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2017年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覃炮墓
  覃炮,又名覃宝、覃晋,系覃企望之四子、覃怀满①之玄孙,生于明代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九月十二日,卒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八月二十九日。根据广西各地族谱记载,覃炮曾任三旺六里堡目,亦称土司。覃炮逝世后安葬于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大河口三端坡上。该墓是一座双层古墓,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而且建筑结构奇特,工艺水平相当高,历经四百五十余年,至今仍保存完好,在广西境内实属罕见。该墓的发现和保…[详细]
岑德固及母墓
  “岑德固及母墓”又名“岑孝子坊”,属于灵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廖仕宽墓
  廖仕宽墓位于河池市宜州区安马乡古育村古育屯东南1公里果掩坡上,年代为清。廖仕宽墓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廖仕宽墓边沿线为基线,向四周外延2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50米范围内。…[详细]
瑶里古墓群
  瑶里古墓群位于南丹县里湖乡瑶里村瑶里大寨北面山坡上,年代为清。瑶里古墓群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古墓群边沿线为基线,向东外延8米至瑶里通往塘社的村级公路岔口,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30米范围内。…[详细]
欧崇高夫妇墓
  欧崇高夫妇墓位于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内岩屯北面坡松树林里距内岩屯约500米,年代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欧崇高夫妇墓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园四周围墙墙基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西、北外延5米范围内。…[详细]
古桂柳运河
  古桂柳运河(又名陡河):座落在会仙镇境内,与兴安灵渠(东渠)相对,也称西渠,开凿于唐长寿元年(620年),全长15公里。沿河建闸水陡24座,均用料石砌就,运河源起会仙圩北角面积约30亩的分水塘,东流至桂林市雁山镇社门岭与良丰河连接,注入漓江;西流经四塘大湾达苏桥,注入洛青江下汇柳江。离桂25公里,路面为三级柏油路,当地人称睦洞湖。小湖星罗棋布,纵横交错,一扁小舟,是各户农家必备的交通工具,牛乘小船…[详细]
平洛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平洛村路口,距离罗城县城南面约4公里处。这座寺庙的始建年代不详,但据历史记载,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曾进行过一次重修。开元寺的建筑群由前、中、后殿、厢房和天井组成,占地面积约4余亩。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等气势恢宏的殿堂,但它却是乡村中难得一见的古寺庙,具有较高的宗教地位。中后殿之间两侧各有一个月亮门,…[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