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芒沟岩画

介 绍 位于天峻县天棚乡鲁芒沟内约4公里的东山根,共发现三处。一处在山根北侧,在一块约3平方米的大石块上刻有50多个不同形态的兽类;一处在中间,画面较少,共有7个兽像;一处在南侧,比较特殊,共刻了19个兽像,主要以骆驼为主,头向一致,体现了骆驼在大沙漠里运行的场面。 三处岩画均以摩刻和锤打而成,动物形态简单大方,构图严谨,形象逼真,主要动物有骆驼、马、牛、猪、山羊、大头羊、狗、狼等。整个场面体现了…[详细]

湖李木沟岩画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乡然去乎村,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湖李木沟岩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切吉岩画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乡东科村,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切吉岩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哇村场后台遗址位于尖扎县加让乡罗哇林场,年代为马家窑类型。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加羊墓群位于都兰县,年代为唐。类别为古墓葬。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

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位于玛多县花石峡境内,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对象。长期以来,由于无专门管护人员,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受到盗墓者疯狂挖掘,古墓遭受到严重破坏,遍体鳞伤,千疮百孔。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就像一幅忧伤而风情万种的画卷镶嵌在水草丰美的草原上,默默地注视着草原的万千变化,倾诉着它对世人的寄托,显得是那么的沧桑和无奈。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是玛多县旅游业名胜景点之一。…[详细]

红军哨所位于班玛县亚尔堂乡扎洛村,年代为近现。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寺台石窟寺位于平安区寺台乡寺台村,年代为明。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岗龙沟石窟寺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克图乡巴哈村,年代为唐。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科哇古城

科哇古城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乡斜昌沟河与起台河交汇处。古城南宽北窄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周长约10000余米,东墙与北墙沿两河河岸修筑。东西开门,东门位于古城东北角,西门位置在西城墙偏北,东、西两门有直通大道。 夯土筑,因系用砂土堆筑,夯层厚度不清,东城墙部分坍塌,其他保存尚好。城墙高约10米、基宽6米,城仙大道北为居住区,大道南部有零散的房屋遗迹,大部分为空地。本世纪60年代城内辟为农田。开辟农…[详细]

文都古城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乡拉代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滩古城

南滩古城墙是当年青唐城南城墙的一部分,青唐城是唃厮啰政权的都城,建于公元1034年。唐代这里叫鄯城。青唐城周围10公里,有8座城门,规模宏大。城中分为东西二城,西城是王城,建有规模宏大的议事大殿、宫室、寺院、军政机关和贵族宅院等;东城是商业区,店铺林立,各国商旅云集,仅于阗、回纥商人就有数百家之多,每天人流熙熙攘攘、磨肩擦背。安史之乱后,吐蕃从唐军手中夺取了鄯城,那时候,城池四周山上林木参天,青翠…[详细]

尕让古城位于贵德县尕让乡查曲昂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瓦家古城位于贵德县河西乡瓦家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克图古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东川镇香卡村S302岗青公路东南侧。海拔2676米。测点位于遗址标志碑前1米处,测点地形为平地。克图村古城地处浩门河河谷西北侧台…[详细]

龙曲古城位于兴海县唐乃亥乡沙那村,年代为唐。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夏塘古城位于兴海县桑当乡夏塘村,年代为唐。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共和黑古城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蒙古村,类别为古遗址。共和黑古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应龙城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青海湖海心山江西沟镇,类别为古遗址。应龙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斗后宗古城位于同德县巴水乡,年代为清。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