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5月1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共133项。
安民巷鄢家花厅
  鄢家花厅坐落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安民巷47至48号,是鄢氏太澄公宗祠的附属建筑。鄢家花厅兴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至1795年之间),距今约200年。清光绪年间及民国年间均有修缮,2011年初整修如故。200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鄢家花厅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80号(闽政文[2005]164号),保护范围为四周由外墙各向外延伸20米。2006年5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详细]
宫巷刘氏民居
  宫巷刘氏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清末为刘冠雄居住。坐南朝北,由主座及其东侧的跨院组成,建筑面积1308平方米。门房在民国期间被改造为砖构的二层。主座前后三进。第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带前廊,次间廊柱之间有木制栏杆。第二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六间。第三进建筑为朝北的倒座三间排。东侧的跨院分为前后二院,前院由北面的花厅及南面的园林组成。整座花厅的花格门、窗棂、隔扇均用楠木精雕…[详细]
鸾峰桥
  鸾峰桥,是寿宁木拱廊桥中最为壮观的一座。位于寿宁下党乡下党村南,清嘉庆五年造,也称下党桥。1964年修缮。北面桥堍建在岩石上,南面桥堍用块石砌筑。长47.6米,宽4.9米,孔跨37.6米,南北走向,17开间,72柱。桥中心间用如意斗拱叠梁成八角藻井,上覆双坡顶。鸾峰桥威严挺拨,桥中神龛祀临水夫人,神灵显赫,四方信众,虔诚叩拜,传说有求必应,预示吉凶,庇佑黎民,深得百姓敬拜。鸾峰桥又高又险跨度又长,…[详细]
南阳楼
  南阳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狮形山下,走近南阳楼,“福建省土楼博物馆”几个大字跃入眼帘。南阳楼系二宜楼创建者蒋士熊之孙蒋经邦所建,时在嘉庆丁丑年端月(1817年农历正月)比二宜楼迟建47年。由于有二宜楼作为蓝本参照,因而二宜楼建筑设计方面的优点特点为其所吸收,可称是二宜楼的缩影,其木雕、石刻用材方面较之二宜楼更胜一筹。南阳楼坐东南朝西北,占地3100平方米,楼高13.25米,直径51.6米,设4…[详细]
九头马民居
  时代:清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鹤上镇岐阳村长乐市鹤上镇岐阳村福庭自然村,有一组清代民居建筑群,俗称九头马。这里三座青山坐北,七溪灵水汇南,东西紫微照应,迎面万亩平畴,龙潭晓瀑比邻,五峰岚横来朝。其建筑选址独特,围马建筑别出心裁,民间流传着不少美妙的传说。九头马由陈利焕父子历经数十载陆续建成。第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大部分建于道光(1821~1850)年间,最迟一座竣工于1872年前后。九头马建…[详细]
田地桥
  田地桥,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鹤塘镇田地村,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建,1935年重修,东西走向,贯木拱廊屋桥。桥长40.75米,宽5.85米,单孔,拱跨32.8米。两端直接架在两岸岩石上。桥屋16间,64柱,桥面呈弧形,铺以青砖,两桥头以石阶向下,东端61阶,西端111阶。桥屋梁上刻有重修日期和建桥木匠的名字。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为该桥题名:“公心桥”。2005年5月11日被列为第六批福建省文…[详细]
	霞东书院
  霞东书院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盐鱼市街,1988年被列为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霞东书院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原为将领蓝理的公馆,乾隆年间文华殿大学士蔡新归隐后在此讲学,道光元年(1821年)重建。建筑坐西北朝东南,由门楼、主殿和两侧廊房组成“口”字形布局。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悬山顶,燕尾脊,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 供奉主神及配祀神灵有文昌帝君、魁星…[详细]
武平永安桥
  武平永安桥位于龙岩市武平县中山镇新城村。旧称通济桥。始建不详,清康熙年间(1708~1722)在原址重建木桥,后毁,清道光八年(1828)王穆堂曾孙王启图等兄弟将其母祝寿礼金捐出,在此重建石桥。桥全长113米,宽3.7米。石砌舟形墩,七墩八孔,孔跨10.9米。两侧石栏高0.7米。中间桥拱两面嵌“永安桥”石匾,其它桥拱两面嵌“母命继志”石匾。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联奎塔
  联奎塔位于永泰县城南的塔山上,为石结构楼阁式塔,八角、七层,通高21米。石阶式台座,每边长20.05米,周以栏杆。底层塔门外有石雕塔神(文官服饰)镇守,塔身层层收分,各层皆有平坐栏杆,外壁均设有佛龛,各供一尊石雕佛像。塔内有螺旋式石梯直通塔顶,上为葫芦形塔刹。明万历《永福县志》记载:“宋开宝二年(西元969年)建寺于越峰,晨钟暮鼓与县漏相应,作桥以续西山之龙脉,建塔于东南之水口,以应龙象,于是人文…[详细]
丹霞嶂崖居
  丹霞嶂崖居位于武夷山市风景区内,时代为清代。丹霞嶂崖居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七步登龙桥
  登龙桥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八蒲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水毁后,清康熙于五十六年(1717)八蒲村民黄宠等募建;乾隆三十九年(1774)生员黄廷元等募修;道光十六年(1836)武生黄高捷、张仕光重建,1986年村民饰修。桥长38米,宽4.9米,单孔净跨23.5米,离水高9米,桥台 石砌,全桥用杉木建造,主拱骨架采用双层纵向斜平梁与横 向连系梁组合的多边形结构。桥面木板上铺砌青砖以防火…[详细]
黄巷郭氏民居
  黄巷郭氏民居,又称侍郎第。原为明代建筑。清同治年间,福州名士郭阶三购此屋重修。郭阶三有五子,一个儿子中进士,四个儿子中举人,故有“五子登科”之称。面积2100多平方米,为面阔五间三进院落式建筑。主座轴线上前后三进,坐北朝南。第一进临街门头房,面阔五间,进深三柱。第二进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山面),柱子特别粗大,梁架抬梁与穿斗兼并,脊檩、前后挑檐檩用五开间整根通长檩子,建筑用材与建筑结构实属罕见。…[详细]
光禄坊刘氏民居
  光禄坊刘氏民居位于鼓楼区光禄坊28、30、32号。建于清代。自东而西并列四座毗邻,其范围东至道南祠,西至早题巷,南临光禄坊街,北至大光里,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为福州市区最大的单姓住宅。东侧两座原是清初著名画家许友故居——米友堂;西侧两座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士、内阁中书林佶故居,后数易其主。清道光年间为“一胎同榜两进士”刘齐衢、刘齐衔兄弟改建。四座大院一字排开,皆坐北朝南,四面风火…[详细]
通淮关岳庙
  通淮关岳庙位于鲤城区涂门街,是泉州古城祭祀文(孔子)武(关羽)圣著名古迹之一,主殿奉祀关汉亭侯、岳忠武王,配祀历代著名忠武将士24位,左为三义庙,奉祀刘、关、张、配祀孔明、赵云,右为崇光先殿,奉祀关羽三代祖先。庙存宋朱熹《正气》、明张瑞图《充塞天地》古匾等重要文物。交通:可乘坐公交3路、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6路、18路、19路、26路;开放时间08:00-17:30景点位置福建省…[详细]
西山故居
  西山故居位于浦城县仙阳镇,时代为清代。该单位位于浦城县仙阳镇本街,为南宋理学家、参知政事(副宰相)真德秀(号西山)的故宅。宅坐北朝南,砖木混合结构。始建于宋嘉定十四(1221)年。清咸丰八(1858)年毁于火,光绪十四(1888)年重建。南北长66米,东西宽21米。总面积1221.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32.53平方米,庭院面积588.87平方米。四面围墙,东、西、南三面墙外有流水沟绕护。中轴线…[详细]
诏安文昌宫
  诏安文昌宫位于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古城内县前街东端、夺锦坊北侧,今为诏安县博物馆。此地原为明代漳潮巡检司署,清同治四年(1865)毁于战乱,同治十年(1871)知县罗运端即旧址改建文昌宫注 1,并移祀原在文庙内文昌祠中的文昌帝君于此,现状为1991年维修。建筑占地1190平方米,前有庙埕,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拜亭、正殿和后楼,两侧以廊庑围合成天井。其中门楼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单檐悬山顶,正殿面阔三间…[详细]
大宝桥
  大宝桥,福建省寿宁县廊桥名,俗称小东桥,位于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东南1公里,始建于明。杨梅州风景名胜区木拱桥群所属的重要廊桥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44.3米,宽4.6米,孔跨33.1米。东南与西北走向,19开间,80柱,桥面弧度较大。上覆悬山顶加两坡,鹊尾脊。两端桥头檐下至梁上部分施粉墙,有彩绘。桥中视神龛,祀临水夫人。桥中有两处用木板铺民床状,供行人躺卧歇息。桥中梁上墨书丰富的人文资料保…[详细]
虬溪试院
  虬溪试院中央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虬溪试院)坐落于沙县实验小学校园内,始建于唐中和二年(882年),原名“中兴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赐额后改称“兴国寺”。清光绪十四年改为虬溪试院。1934年彭德怀、滕代远率东方军三军团解放沙县,司令部设于虬溪试院内。地址:沙县实验小学内…[详细]
惠安文庙
  惠安文庙,即惠安孔庙(惠安县学),坐落于惠安县城中山北路西侧,庙祀孔子,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安文庙是惠安宋至清代祭祀孔子及历代名宦先贤的地方。文庙建筑布局规整,气势宏大,建筑技艺精湛,石木砖雕工艺精美,集中体现了来自中国建筑之乡、雕艺之乡的惠安匠工们精湛的建筑、雕刻技艺,是研究宋元时期孔庙建筑规制和古代建筑雕刻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惠安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福建…[详细]
云霄云山书院
  云山书院,位于云霄县漳江西畔,俗称太史公庙。清光绪九年(1883年),为祀明代乡贤林偕春而建。坐西朝东,占地13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777平方米,由山门、庭院、大殿、厢房、照壁组成。2005年5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