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4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共71项。
61.
俞大猷墓
[
福建省
泉州市
晋江市
]
俞大猷墓,在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北。坐南朝北,砖构,外包三合土。白石墓碑阴刻楷书“皇明都督虚江俞公墓”。墓两侧尚存石将军1对。原有石马、石虎、石羊等均被毁。1986年,发现墓志铭1方,志额篆书:“皇明光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同知赠左都督俞公暨夫人慈肃陈氏墓志铭”,由晋江市博物馆收藏。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2.
林兆恩墓
[
福建省
莆田市
城厢区
]
林兆恩墓位于莆田县华亭镇苦溪村后角石门山。林兆恩(1517-1598)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莆田赤柱人,创立夏午尼三一教,又称夏教。倡儒道释三教合一学说世称三教先生。明倭寇作乱,他捐家财雇兵守城,埋尸两万多具,并教人治愈兵后瘟疫,深受民间感戴,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在东南亚一带华侨多建祠纪念他。该墓为明隆庆五年(1571)林兆恩55岁时建。墓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坐北朝南。墓丘石构,平面呈“风…
[详细]
63.
陈第墓
[
福建省
福州市
连江县
]
陈第墓在连江县浦口镇官岭村戈沃山中,墓前方约六华里处,有神道碑、碑额刻双龙戏珠图案,碑座正面是一只鹿的浮雕。碑正中阴刻楷书:“明一斋陈先生墓道”,下款是:“岭东友人黄琮题、浙东门人徐亮立。”墓纯三合土筑,如意形,墓位正中镌刻“明一斋陈先生墓”,上款:“向丁坐癸天启癸亥”,下款:“友人黄琮,门人徐亮造。”1991年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4.
谢肇淛墓
[
福建省
福州市
长乐区
]
谢肇淛墓位于福州城南35公里处长乐市营前镇下洋村大象山麓,占地195平方米。明崇祯十年(1637)修建。墓坐东向西,背倚大象山,面向闽江,两侧小丘,前有溪水萦绕,周围果树成林。墓埕地面为三合土和石板铺筑,封土夯筑。墓埕宽8.4米,墓埕至墓室深13.7米。封土前有祭台,台上建碑亭,内立一墓碑,高1.96米,宽0.90米,碑文:“大方伯谢公佳城,崇祯丁丑岁,季秋吉旦立”。墓圈及墓台、墓摆均以花岗石构砌…
[详细]
65.
黄道周墓
[
福建省
漳州市
漳浦县
]
黄道周墓,在漳浦县北山,即离黄道周讲学处不远的地方。黄道周墓坐南朝北,为三合土结构,宽10米,长12米,周围种满树木。墓碑题写:“明赐进士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师、吏、兵二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前詹事府经筵讲官,赠文明佰,谥忠端黄石斋先生暨配诰封正一品夫人谥考徽蔡氏之佳城。”墓侧有“四君子墓”,也座南朝北,墓碑写“殉节门人四君子之墓”。黄道周及四君子墓保存完好,经常有人前往朝拜瞻仰,回想黄道周的一…
[详细]
66.
施琅将军陵园
[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县
]
施琅墓位于惠安县黄塘镇与洛江区河市镇交界的虎窟坡地上,系施琅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茔。整座墓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石亭、石碑、石雕工艺精致、宏伟壮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碑中刻“皇清光禄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将军襄壮施公赐茔”,两侧刻“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黄氏”。此墓为石结构,墓翼逐层外扩,共三穴。墓坐北朝南,占地6.85万平方米。墓区由北而南,上下分5个坪台,依次立有文武翁仲四尊,马、虎、羊、狮、华表各…
[详细]
67.
黄慎墓
[
福建省
三明市
宁化县
]
黄慎墓,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八月,整个墓地并不大,用青砖砌成,拱护,中间立着一块花岗岩墓碑,碑前的地门堂大致可容一小圆桌。墓地坐北朝南。1987年8月重修,199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8.
福州开元寺
[
福建省
福州市
鼓楼区
]
福州开元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福建省现存较古老的寺院。始创初建时,此寺原称“灵山寺”,后改为“大云寺”,唐初又名“隆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今名。寺额“开元寺”三字,据说出自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力险劲,结体紧密,今尚存。开元寺曾是福州历史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曾数度遭灾被焚。其范围按现在的地名来说,东起井大路,西至尚宾路,南达三牧坊,北跨龙山与芝山,当年约占城区面…
[详细]
69.
伊秉绶墓
[
福建省
三明市
宁化县
]
伊秉绶墓,位于福建省宁化县曹坊镇上曹村。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建。坐西北朝东南,外观呈“风”字形,砖石结构,占地120平方米。墓碑3方并列,中间为夫妇合葬碑刻,左、右为伊秉绶墓志铭,恽敬撰文,阮元书丹。墓前有石兽4对,望柱1对。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0.
安海龙山寺
[
福建省
泉州市
晋江市
]
时代:明至清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海型厝村北的龙山之麓,故名龙山寺,该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系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142座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也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初名普现寺,又名天竺寺,俗称观音殿。相传古时该地原有一巨樟,浓荫盖地,夜发祥光,时人崇之。东汉时高僧一粒沙认为这是一棵异树神木,于是请工匠把它雕成了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隋越王…
[详细]
71.
龙纪寺
AA
[
福建省
莆田市
仙游县
]
龙纪寺位于盖尾镇后山村院里自然村,始建于唐,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瑞义祖师重建六角亭(包括玉帝殿、钟鼓楼等)和佛祖殿。当代陆续新建岳帝庙、观音亭、仁孝堂、哪吒庙和老人活动中心。坐北向南,通面阔40.1米,通进深32.5米,总面积1303平方米。六角亭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木构架。为六面坡顶式,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明间正中为八卦藻井,刻工精巧,独具一格。殿外侧六角壁上设有罗汉龛,供奉祀清末德化瓷…
[详细]
重点关注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