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10月1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共58项
泉州崇福寺
  崇福寺位于鲤城区崇福路,古名松湾,为泉州三大丛林之一,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废后传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重修后大雄宝殿的风格保持明代规制,寺中有大钟,铸于明初,声音宏亮,“崇福晚钟”为泉州八景之一。…[详细]
漳州赵家堡
  赵家堡位于漳浦湖西乡,是一座赵宋皇族后裔-后避难隐居、具有防御功能的皇宫花园式古城堡。距漳浦县城37公里,距厦门70公里,交通便捷。公元1279年,元军攻陷南宋最后行都广东崖山(今新会县),丞相陆秀夫抱着九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殉国。宋魏王的第十代孙闽冲郡王赵若和率皇眷乘船欲逃往福州另立朝廷抗争,途遇飓风,无奈弃船在漳浦登陆,匿姓为黄,辗转隐居于此,繁衍成村落。赵若和的十世孙赵范中进士,官至知州、浙江…[详细]
泉州天后宫
  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天后宫,位干泉州市区天后路,素有“温陵圣庙”之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为了奉祀海神妈祖而建造的。根据《莆田县志·泥州志》的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娘,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生,自幼聪颖,能踩浪渡海,救过许多遇难的渔民。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在湄州岛湄屿峰上羽化升天。人们为了纪念她,当年就在…[详细]
清水岩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主要景点:1.狮喉:祖师殿后有一块巨大岩石,形似巨狮之首,释迦楼就建在“狮头”下方有石,形似狮口,可容数十人。狮口内还有圆每径近二尺的孔穴,俗称“…[详细]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崇武半岛上。是我国古代东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武半岛在我国古代的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防备海盗倭寇,江夏侯周德兴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筑时,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昼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鉴此教训,劝募大修。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详细]
东山关帝庙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东山关帝庙,是全国四大关帝庙之一,1996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关帝庙的建筑结构相当精巧。它的庙门为牌楼式,称“太子亭”,由六根圆石柱顶托着数百支纵横交错、承力均匀的斗拱,捧着一座宫殿式楼亭,亭上有各种独具闽南地方艺术特色的彩瓷剪贴雕,造型生动,千姿百态,流光溢彩。关帝庙内回廊厢房、丹墀龙陛,华表僧舍,建筑工艺精湛。庙内存有多方石碑刻、柱…[详细]
水寨大山
  又称九仙山,俗称九仙顶。在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北面。明初设铜山水寨钦依把总署,故名。是历代军事要地。戚继光、郑成功均曾先后屯兵于此,有郑成功水操台、万军井等遗迹。山临海凸起,雄踞铜山湾隘口。山上巨石垒叠,有石洞曰“铜山石室”,洞内有“仙峤记言”石碑一块,记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郑成功部将洪旭、张进、甘辉等42人捐银建观音堂事。沿洞后石窦可至瑶台仙峤。…[详细]
宝严寺大殿
  宝严寺大殿位于福建省邵武市新建路6号。大殿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始名“兴会寺”。五代梁龙德元年(921年)易名“再兴寺”。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宝严寺”。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和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两度重修。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经堂、方丈室、僧舍、花圃等建筑。现仅存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木构,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5间,通高18米,建筑面积4…[详细]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位于泰宁县城区胜利二街福堂巷,与世德堂、李氏宗祠共同构成尚书第建筑群。旁有胜利一、二街及红军街等较有代表性的老街道。尚书第建筑群为明代民居建筑精品,保持了明、清以及民国至今的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浓缩了古代建筑的生活场景;周围亦有城中留存的老街及古代民居。泰宁尚书第建筑群为明代民居建筑精品,俗称“五福堂”,位于泰宁县城区胜利二街福堂巷,为明代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是福建现存…[详细]
罗星塔
  位于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福州马尾港罗星山顶。因位于马尾镇东南、马江北岸的一个小岛罗星山上,塔即以此山得名。由于塔下山突立水中,回澜砥柱,水势旋涡,若“磨心”,所以也称“磨心塔”。原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早在明初就标绘在郑和航海图和以后的航海针经图册里。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据《闽都记》称,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七娘岭南人,李氏女,有姿色,里豪谋强夺之,设计陷害…[详细]
莆田三会寺
  位于仙游县城西5公里龙山下,相传古时有三龙相会于此,故名。唐景云年间(710-711年)创建,唐会昌年间(841-846年)遭火劫荒废,唐大中年间(847-859年)重建,恢复了旧时梵宇琼宫的堂皇面貌。虽几经损坏,但基本上保持了古时的建筑规模和风貌。现存寺院为明末清袜子重修,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法堂、僧舍等建筑,规模宏伟。大雄宝殿的梁柱斗拱,基本上保持明代风格。寺内现存文物甚多,其中有北宋…[详细]
黄阁重纶坊
  黄阁重纶枋是叶向高后裔为纪念叶向高两次入阁主政,于明崇祯元年(西元1628年)建成的。全坊由一色黛青色花岗岩构成,仿木楼阁式重檐四坡顶。通高10.07米、面阔四柱三间约11米,进深三柱两间约3米。牌坊门洞跨街,门额为巨大月梁。梁双面均浅浮雕鳌头、牡丹、双凤等图案。梁下有透雕神鳌的雀替承托。梁上置青石雕隔扇,双面镂空透雕人物3组。中组内容为抚琴、奕棋;透雕人物僧俗,长幼神态各异,袍履、须发分明。隔扇…[详细]
鼓浪屿水操台
  水操台是郑成功为收复台湾,操练水师的遗址。巨崖上“闽海雄风”四个字,圆润饱满,酣畅刚健。右前侧另一巨石上,刻着郑成功手书的一首五绝:“礼乐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城,东海酿流霞。”据说,这首诗是临摹郑成功的笔迹而刻的,底下还刻着“郑森私印”和“成功”两方印章,站在水操台,总会令人联想当年郑成功在此处指挥若定,受江上挂旗猎猎,百舸争游,壮士们为祖国的统一而摩拳擦掌的壮观的场面。其右上侧有民国七年…[详细]
龙头山寨
  龙头山寨日光岩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毁坦。台湾石国球写一篇《旭亭记》,描写日光岩“山罗海绕,极目东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为梵刹呈奇”。蹬道巨石夹峙,森严壁立,海风穿弄,顿有“九夏生寒”之意,凉意自然来自“鹭江龙窟”。“九夏”即夏季,“龙窟”乃龙住的地方,因鼓浪屿传说中曾住五条龙。这个寨门是郑成功当年屯兵鼓浪屿的“龙…[详细]
支提华严寺
  宁德霍童支提山位于宁德市区西北部40多公里处。据佛教《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载:“东南方有山名曰支提,现有天冠菩萨,与其眷属一千人俱常住说法。”“支提”系佛教术语,“谓诸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为求福故,悉皆供养恭敬”(《大日经疏》)。因此,支提山被佛教徒视为天冠菩萨讲经说法之道场,且有“不到支提枉为僧”之说。支提山,海拔700多米。方圆百里,群峰拔地,层峦叠嶂,溪涧纵流。华严寺所在之处,四周群峰…[详细]
安溪文庙(安溪县博物馆)
  安溪文庙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格局为清康熙年间重建。主体建筑贯穿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左右对称,自外至内有泮宫、“腾蛟”“起凤”石坊及泮池、照墙、棂星门、戟门、庑廊、大成殿、崇圣殿、教谕衙等,南北164米,东西宽36.5米,加上明伦堂,建筑面积达598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素有“秀甲江南”、“名冠八闽”之美誉,其建筑法式曾传…[详细]
古谯楼
  古谯楼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文献居委会步行街中间。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创建,原为子城城门楼,宋绍兴六年(1136)焚于火,知军刘登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焚于倭乱,隆庆五年(1571)武师卿重建,并匾“壶兰雄镇”。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慕大颜重修,三十一年(1692)焚于火。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府卞永嘉重建,并楼门洞上画坎卦之象以制火。嘉庆年间(1796~1820)知…[详细]
东门石坊
  位于仙游县城东东门街,由鲤城巨富陈天高始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石坊造型奇特,工艺精美,顶端双龙朝天,具有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色,是古代石雕艺术的精品。碑坊高16米、面宽8米分为三层,上层正中嵌着“玉旨”牌座,左右翼以飞龙绕柱,庄严肃穆。中层中间横嵌着御赐的“乐善好施”横匾,匾下为三组浮雕历史人物,两旁置设两座玲珑精巧的小坊亭,精雕忠、孝、廉、节人物像,与上层的“玉旨”牌座交相辉映。下层…[详细]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市东南面的海岬突出部,毗邻福建厦门大学,三面环海,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素有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之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初八,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初八,工期两年八个月。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了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详细]
福州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禁毒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三坊七巷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高尚情操,时刻激励着我们。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筹建于1961年,1982年对外开放。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文忠公祠”和…[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